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鄉村建設公路景觀設計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在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鄉村公路建設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為了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需求,建設最美新農村,公路建設除了要具備交通運輸功能外,還要注重對周圍環境的改善與優化。所以,做好鄉村公路景觀設計工作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當前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公路景觀設計原則對其設計模式進行探討,以此來為日后公路景觀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鄉村建設;公路;景觀設計
在當前農村建設與發展中,公路景觀設計占據著重要地位,直接關系著農村的整體風貌,所以,如何做好鄉村公路景觀設計成為了相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問題。但由于我國當前與公路景觀設計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多集中在城市公路景觀設計上,從而導致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的整體效果并不理想,未能達到鄉村建設的根本需求。所以,對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現有問題有效解決至關重要,需要相關部門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1當前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的現狀分析
盡管鄉村公路景觀設計工作被各級政府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并結合鄉村建設的實際情況對設計模式進行了優化與完善,但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從而使得實際設計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可觀性。
鄉村公路景觀設計與城市不同,不能按照同一標準進行設計。一直以來,國內與公路景觀設計相關的理論和實踐都集中在城市公路景觀設計上,很少有針對鄉村公路建設的理論基礎。正因為缺少理論和實踐基礎,從而導致當前鄉村公路景觀設計存在綠化模式單一、綠化面積小、藝術效果差等問題,不能達到最佳的設計效果,影響了鄉村整體風貌。
(2)缺乏特色性。
據調查,我國當前農村公路景觀設計模式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在公路入口擺放景觀置石,公路路面均以混凝土地面為主,道路兩側所選用的綠化樹種也有相同之處,地域特色表現并不明顯,同質化問題十分嚴重。
(3)缺乏鄉土性。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對鄉村公路景觀設計所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很多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公路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將城市公路建設模式照搬過來,使得鄉村公路景觀設計城市化特征日益明顯。比如說,在開展綠化設計的時候,沒有將大自然的元素充分利用,盲目模仿城市建設模式,使得淳樸的鄉土氣息離我們越來越遠。
(4)缺乏協調性。
由于受到地域條件的限制,從而導致鄉村公路的建設環境要更加復雜。所以,為了將公路景觀設計目標順利實現,設計師除了要確保公路建設滿足交通需求之外,還要使其具備相應的服務功能和景觀功能,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對景觀設計進行規劃的時候,要綜合考慮鄉村公路系統中各個方面的因素,如照明、標識、綠化、安全等,并在此基礎上將這些因素進行有效協調,實現景觀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但就目前此方面的工作來看,卻存在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大多設計師將設計重點放在景觀設計上,卻忽略了公路主體功能的體現。
(5)缺乏科學管理。
公路管理工作是否能夠有效開展對公路景觀的好壞具有決定作用,由于大多數農民綜合素質不高,缺乏環境保護意識,所以在公路周邊我們經常能看到車輛隨意停放、電線電纜縱橫林立等現象,不僅影響了公路美觀,而且還給公路的正常使用帶來了困難。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科學管理導致的。
2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的原則
2.1安全性原則
安全是公路景觀設計必須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對于鄉村公路景觀設計而言,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植被色彩的選擇、搭配和小品的設置上,這些內容的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會對司機的視覺及視線產生直接影響。
2.2經濟性原則
以最低的成本創造最佳的景觀環境是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的最終目標。所以,在景觀設計規劃中,設計師應具備成本控制意識,對設計元素進行選擇的時候,應本著經濟、合理的原則。景觀設計的經濟性并不單單體現在建設成本上,而且還可體現在對生態環境的維護上。設計師應該實現污染、破壞最小化。尊重自然、高于自然,達到鄉村地區的自然美化。只有在做好成本控制的同時,不斷提升生態效益,鄉村公路景觀設計才算的上科學、有效。
2.3區域文化性原則
目前,城市公路景觀設計需要符合城市建設的根本需求,要與城市發展風格相統一。與城市公路建設一樣,鄉村公路景觀設計也要將鄉土特色凸顯出來,實現對鄉土文化的傳承。比如說,海南的街道以熱帶特有的椰子為行道樹,河北、山東則以高大的響葉楊為行道樹,人們可以通過公路景觀設計風格感受當地的文化特色,不僅會給人獨特的視覺效果,而且對區域文化的弘揚也具有推動意義。
3美麗鄉村建設下的鄉村公路景觀設計模式
3.1路—水景觀模式
水是當前鄉村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因素,水是大自然的代表,將水元素合理應用到公路景觀設計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觀的觀賞性。路—水景觀模式的吸引力在于蜿蜒曲折的溪流、清澈見底的溪水以及水和橋的有機結合。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村居民在環保意識上有所欠缺,從而導致原本山清水秀的鄉村面貌大改。路—水景觀模式的優勢在于,不僅可以實現對農村水資源的重新規劃和整治,而且還可以構建一個良好的公路美景。
3.2路—田景觀模式
鄉村公路景觀設計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將公路景觀與田園風光的有效結合。在農村,農田隨處可見,但人們對農田的認識卻并不充分,從而導致農田整體規劃雜亂無章,失去了原有的觀賞性。路—田景觀模式的生命力主要通過鄉村公路景觀空間的營建來構造。設計師在對公路景觀進行規劃的時候,需要結合當地農田資源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將路、田進行有效融合,科學利用光照作用,為農作物生長營造最佳的生活環境,同時也為過往車輛提供最佳的觀賞視角,創造和諧自然的鄉村公路景觀。
3.3路—居景觀模式
路—居景觀模式也是當前公路景觀設計常采用的一種模式,該模式的吸引力在于將公路景觀與鄉村建筑風格有效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公路景觀。比如說,內蒙古的蒙古包、西南的吊腳樓以及云南的傣族竹樓等,將公路景觀與上述建筑風格保持一致,可以提升公路整體景觀的觀賞性,有利于促進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目標的順利實現。
4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景觀設計是當前新農村建設與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美麗鄉村”的一個主要途徑。然而從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前鄉村公路景觀設計的整體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所以,在未來的時間里,景觀設計人員需要結合當前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對公路景觀設計模式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以此來將現有問題有效解決,為美麗新農村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楊文韜 單位:湖南省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徐文杰,徐文輝.美麗鄉村建設下鄉村公路景觀設計模式初探[J].廣東園林,2015(02).
[2]華程.美麗鄉村建設下鄉村公路景觀設計模式的探析[J].建筑:建材,2015(12).
[3]李娟.美麗鄉村建設中的農村公路景觀提升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