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兒童康復景觀設計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設計針對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的康復景觀,并應用于醫療機構設計項目。研究選取患有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作為康復景觀主要使用對象,分析患兒特點和環境中可能對他們產生刺激的因素,總結患兒需要什么樣的康復景觀。研究得出有利于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康復景觀的可行性做法。進行了項目實踐,為醫療機構戶外空間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康復景觀;呼吸系統疾病;兒童;設計
引言
空氣污染對于人群健康的威脅,在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兒童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弱,受到環境影響比成人更為嚴重。據統計,在我國醫院0-14歲兒童就診者中,呼吸系統疾病患兒數量位居前列[1]。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要針對病況給予患兒有效藥物治療,也應提供對治療有利的環境,促進康復。針對兒童特點設計的康復景觀,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多與環境互動的機會,助其克服對醫院的恐懼,減少焦慮和痛苦。目前,康復景觀研究趨勢是不斷細化,按照不同病患人群和疾病類型來做差別化設計。而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是具有代表性的兒童多發性呼吸系統疾病,受環境影響顯著。其中,過敏性鼻炎在我國3至6歲幼兒中的患病率高達11%[1]。因此,選擇針對這兩種疾病的患兒作為康復景觀設計的關聯對象是具有明確社會現實意義的。
一、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與環境的關系
兒童過敏鼻炎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鼻黏膜充血反應。兒童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持續的慢性氣道炎癥。兩者在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學、免疫病理學等方面有著密切關系,在治療方法上也有許多共同原則[2]。
(一)環境中對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產生刺激的因素。過敏性鼻炎實質上是一種環境病,引發該癥的常見吸入性過敏原多達21種[1]。一些易產生飄絮、有刺激性氣味的城市綠化常用樹種,如槐樹、銀杏等,對于過敏性鼻炎有刺激作用,可導致發病率增加。支氣管哮喘也是一種對于環境十分敏感的疾病。不同類型的哮喘發病季節不同。如花粉吸入性哮喘,多在春秋季節發病,感染型多在冬季[2]。基于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康復景觀設計研究THESTUDYOFCHILDRENHEALINGLANDSCAPEDESIGNBASEDONTWOTYPICALRESPIRATORYDISEASES
(二)有利于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兒康復的環境。過敏性支氣管哮喘與過敏性鼻炎的發病機制有很多共同點,常以相互影響的方式在同一患者身上共存。兩者對環境的需求是相似的。患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對于空氣中的可吸入性過敏原較為敏感。因此患兒所處環境空氣要控制過敏原,特別是植物花粉、飛絮等致敏物質。控制過敏原,并非完全將患兒與這些致敏物質隔離,而是采用脫敏治療。這需要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一步一步接觸過敏原。因此,在康復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具有致敏物質的植物在環境中對于患兒治療有利的最佳比例。此外,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患兒對于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環境溫度需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溫度變化要平緩。患者對于濕度和氣壓的要求也在于穩定性——濕度適宜,不能過高或過低。
二、基于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康復景觀設計方法
(一)空間環境設計。兒童的行為具有好動、好奇心強、喜歡探索和創造的特點。能夠滿足游樂、訓練、休息需求的康復景觀可以使患兒舒適地接觸自然、刺激感官、釋放壓力,從而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患兒行動能力相對較弱,康復景觀場所需具有良好的可達性。對于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的患兒來說,開闊的空間環境有利于新鮮空氣流通,舒緩由疾病產生的呼吸不暢。空間中需要特征鮮明的物體,吸引患兒注意力,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周圍環境并與之互動。室外空間要增加多樣性元素,例如沙、水、景觀小品等。這些受到兒童喜愛的元素有利于開發創造力與想象力。其設計需符合兒童的尺度。考慮到兒童的視覺認知特點與理解能力,需避免抽象化設計[3]。適宜且不激烈的運動有助于增強患兒的心肺功能。設計中需要合理規劃空間,給患兒創造適度運動的場所條件。此外,園藝療法已被證明對患兒康復發揮積極作用。參與園藝活動能夠刺激患兒的感官,增強認知能力,有助于全身活動與協調發展。簡單的園藝操作體力消耗強度不大,不會引發呼吸急促。可以在設計中提供一些可進行園藝活動的多功能場地。
(二)微氣候環境設計。由于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兒對空氣狀況及其敏感,因此,戶外景觀中的微氣候環境設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1.空氣質量:含氧量適宜、通風良好的空間對于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患兒極其重要。需盡量減少空氣中的異味、粉塵和對人體有害氣體。闊葉植物普遍有凈化空氣的作用,枝條和樹葉可捕捉空氣中的細小粒子,起濾塵、減塵、滯塵作用。植物的層次越多,對空氣的凈化效果越明顯。同時也要考慮植物的密度,保障良好的通風環境[4]。盡量選擇沒有花粉、飛絮,不會產生有害氣體或刺激性氣味的植物品種。植物對于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氯氣、二氧化硫等有一定吸收作用,合理選擇植物品種可有效提高空氣質量。2.濕度和溫度的保持: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患兒受外界環境的溫度、濕度影響較大。較適宜的濕度區間為60%至70%,適宜的溫度是21℃左右。在我國,室外溫度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和季節差異。通過設計雖不能完全消除,但卻能夠起到一定的調節環境微氣候作用。密集的灌木,能夠減緩地面水分蒸發速度,提高空氣溫度和濕度;景觀中的鋪裝材質也會影響環境溫度和濕度;水體同樣也有調節功能。3.光環境:戶外環境中,自然光環境所占比重大于人造光環境。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支氣管哮喘多在冬天發作,溫暖的環境對患兒康復更加有利。設計中要注重處理光線分布,冬季可以合理利用陽光來彌補熱量喪失,夏天則需要避免紫外線對于景觀使用者的傷害。這些都可以通過植物配置來實現[5]。避免采用過于光滑、易反光的鋪裝材質,如玻璃、磨光大理石、釉面磚等,密集使用這些材料會造成光污染,引發患兒不適甚至眩暈。夜間的光環境,需要滿足照明需求,但又不能影響到植物的生長。
三、基于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康復景觀設計實踐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南京城北的兒科特色醫院,目前正在進行改擴建工程。本研究選擇了正在修建中的兒科門診大樓前綠地,作為兒童康復景觀設計實踐項目。設計重點考慮景觀對于兩種典型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的療愈性。
(一)設計思考。設計場地位于兒科門診大樓南側,緊鄰醫院新建入口,東側為護城河。場地內可以觀賞到沿河綠化帶,視覺質量較高。場地面積有限,主要使用人群是來此就診的患兒,其中有較大比例患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支氣管哮喘。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有:(1)需要一條直線的道路溝通兒科入口與醫院入口,道路車流密集,如何確保兒童在場地中的安全?(2)什么樣的結構能吸引兒童在場地中停留?(3)患兒需要怎樣的活動空間?(4)什么樣的休息空間能夠滿足患兒和患兒的看護者?(5)什么樣的植物配置能夠使典型呼吸系統疾病的患兒感到舒適?(6)鋪裝、構筑物應當選用什么樣的材質?
(二)總體設計。場地北側為一條車行道,通往兒科樓門、急診入口,確保救護車能夠迅速到達。為保安全,車行道與場地之間設計種植高大喬木與灌木作為隔離,使患兒不能輕易進入車行道,同時有效降低噪音、尾氣和粉塵。西側城市干道與場地之間種有香樟(Cinnamomumcamphora)作為綠化隔離帶。香樟氣味清淡,無飛絮、花粉,不會對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患兒產生刺激。香樟枝葉繁茂,使道路場地的空間形成圍合感,讓使用者獲得心理安全感,如圖1。場地中央為兒童活動區,設置有彩色曲線結構花壇。色彩鮮艷的構筑物能夠轉移患兒的注意力,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曲線結構花壇采用樹脂材質,形成了弧形色彩漸變墻,如圖2。兒童可以在場地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光對于色彩的不同反射。曲線結構相較于直線結構更為柔和,心理上的壓迫感較少。曲線結構對空間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劃分,使空間更具趣味性。裝置內部設有音響,可播放大自然中的風吹樹葉聲、溪澗流水聲、蟬鳴等。舒緩患兒心情,釋放壓力。場地中設有旱噴,防止揚塵。此外,在硬質鋪裝場地上靈活擺放一些活動器材,供患兒玩耍。場地中有三部分草坪,均設計為高低起伏的狀態。西側草坪內部穿插一條健身步道,適合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患兒做一些上下坡運動,接收場地高低起伏帶來的環境變化信息。東側場地的兩個草坡平緩、開闊,患兒可以在醫護人員、家屬的帶領下進行一些簡單園藝活動,如除草、松土、澆水。使其提升動手能力,愉悅心情。休息空間設置在場地邊緣。座椅采用餐廳卡座模式,方便交談,如圖3。每組座椅兩側均種有香樟,樹蔭濃密,避免了夏季過熱或冬季過冷,利于保溫保濕。患兒可近距離接觸植物。看護者處在休息區,視線能夠觀察到場地中活動的患兒,確保安全[6]。
(三)種植設計。植物配置的原則是選用無飛絮、花粉、刺激性氣味的植物,控制誘發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的過敏原。植物顏色搭配和諧鮮艷,富有變化,能夠對患兒的治療起到積極作用。喬木:香樟、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銀杏(Ginkgobiloba)、廣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等。香樟氣味清香,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香樟和廣玉蘭葉片較寬,可起滯塵作用。有效吸收空氣中的大顆粒粉塵,過濾空氣中的過敏原。銀杏、水杉株形高大,能隔離噪音,給患兒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如圖4。灌木:海桐(Pittosporumtobira),紅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天竺葵(Pelargoniumhortorum)等。海桐、紅花檵木顏色較為鮮艷,能夠吸引患兒注意力。天竺葵有鎮定神經、消除疲勞、助眠的功效,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患兒常常因呼吸不暢而表現出煩躁,天竺葵可以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草坪:大花蔥(Alliumgiganteum)、多葉羽扇豆(Lupinuspolyphyllus)等。大花蔥的顏色鮮艷,具有類似洋蔥的氣味卻不沖鼻,能夠幫助過敏性鼻炎患兒緩解鼻塞。菊科植物都具有一定安神驅蟲功效,能改善頭痛、感冒和視力模糊。對于過敏性鼻炎的患兒來說,在鼻炎發作時,這些不刺激的清香有助于緩解鼻塞癥狀。此外,靠近城市道路一側種植高大喬木,有利于隔絕噪音。夏季能夠隔絕更多熱量,冬季可抵御冷空氣,形成保溫保濕的微氣候,保障患兒們戶外活動舒適性。
四、結語
康復景觀設計是具有學科交叉性的研究方向,在合理規劃空間的同時,也要運用一定的醫學知識。環境對于兒童的作用,較之成人表現得更加明顯。因此,在針對兒童多發的兩種呼吸系統疾病的康復景觀設計過程中,需綜合考慮兩種疾病的醫學基本原理,以及環境對于患兒的正、負面影響及其作用途徑。將這些因素結合進兒童康復花園的設計中,才能使之更加專業,對于呼吸系統疾病患兒才能真正有效。從研究趨勢來說,由于使用者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康復景觀設計會繼續細分化。總體上覆蓋的疾病范圍會更廣,可適用的場地類型也會增加,讓更多專科醫療機構在景觀建設中得以參考。
作者:季建樂 方睿 杜欣玥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