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針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的性質及要求,以行程式評估代替單一考試考核,強化過程考核為導向,根據課程內容及環節,細分教學模塊,創新考核制度,建立完成的行程式的考核體系;從而促使教師優化課程內容,改變教學方式方法,更改教學成果的輸出方式,探索園林專業課程改革的新模式。
關鍵詞: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行程式評估;課程改革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是石河子大學園林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要求學生將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理論知識與景觀設計的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的設計思維和良好的實踐能力,是教學工作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課程改革的目的意義
隨著園林行業的內涵拓展及課程體系的發展,《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在培養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原來的教學大綱中,考核中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占70%,理論考試是主要的考核形式,課程中的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過程考核體系還不夠健全;同時造成學生注重期末考試,忽視平時學習過程的積累等問題均存在,不利于培養學生建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對于以培養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的園林專業來說,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創新意識才是該課程的培養目標,因此以考試環節的改革來帶動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改革是本課題目的所在。本次課程改革以行程式評估代替單一考試考核,強化過程考核為導向,創新考核制度,增強學生自主性,從而促使教師優化課程內容,進而改變教學方式方法,為培養更多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的創新型專業人才。擬采用的行程式評估更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要求教師把教學過程模塊化、細化,既能夠檢驗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又可以考量學生的綜合素質,最終以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培養目的。
二行程式評估解讀
行程式評估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可以進行的動態及系統性過程評估,主要方式是通過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觀察、教室討論活動、學生學業分析等方面展開,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能動性以及實踐能力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行程式評估的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索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思路,強調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合作者,要求教師要從向學生傳遞知識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同時也強調學生角色的轉變,強化學習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現象調查總結,自己探索問題,教師傾聽、引導他們對當前問題表達看法并提出思路,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解釋。
三改革的內容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1.調整學時安排
現有課程實驗學時安排相對較少,僅12學時,學生獲得實踐鍛煉機會偏少,因此重新調整實踐課程學時安排,將實驗課學時增大至24學時,通過實地植物種類調查及植物景觀項目設計兩個部分重點來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而理論課學時減少,保證總學時不變。
2.完善教學內容,劃分教學模塊
根據課程性質與教學目標,把課程內容劃分為4大模塊,從理論教學、現場教學、實際問題演練3個階段的教與學,細化每一階段的評價方式及評分標準,形成由考核形式改變帶來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的教學程序改革,具體模塊及方法見表1。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針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授課內容的改革,進而改變教學方式方法,采用翻轉課堂、項目導向法、體驗式教學、案例法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改教學成果的輸出方式,探索園林專業設計類課程的新教學模式及方法,為培養更多全面的園林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案例教學法
植物景觀要素是園林要素中唯一的、有生命的要素,隨著地域、氣候、土壤等環境的差異,植物種類、配置模式都有很大的變化,學生掌握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通過案例環境來解讀設計步驟、方法、分析角度,還要隨著行業內涵的演變來增強案例的時代性與代表性,讓學生更感興趣,更直觀地理解掌握理論知識。
2.項目導向法
以真實項目為導向,給學生布置實際的、有實踐價值的項目來完成,要求學生以項目實施為設計目標,在一定時間內以全套完整規劃圖紙的形式去提交規劃設計內容。
3.情景體驗法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去現實的園林綠地去調研,在真實的場景去體驗,從小氣候調查、周邊環境解讀、人文環境訪談等方面,去掌握植物景觀設計的步驟與內容。
4.頭腦風暴法
這是一種創造能力的集體訓練法。教師安排具體的設計任務,學生根據目標和任務自行組隊,團隊內部自己安排角色與分解任務,對場地現狀進行討論與解讀,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評價體系的建立
1.考核內容及方式的調整
在考核內容上,不僅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握,對實踐技能的應用情況,還要增加學生對場地問題分析解讀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考察,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考核,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己朔绞椒譃槿N:團隊協作能力、答辯能力考核、評價成果考核。
2.考核比例的調整
(1)出勤(10%):遲到、早退一次扣2分;病假、事假一次扣2分;曠課一次扣5分,若不出勤學時達到1/4學時將不計成績。(2)理論知識及課上討論(10%):課堂表現及提問,課上討論。(3)場地調研(10%):對設計案例場地實際情況進行踏勘,并分析調查現狀,分組討論總結出石河子地區適宜的園林植物種類,對實際案例進行現狀解讀,并完成調研報告。(4)案例匯報(10%):小組合理分工并進行討論,總結案例中代表性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特征。(5)方案設計練習(40%),其中:完成植物造景項目的場地分析及現狀解讀(10%);總體布局(方案)(10%):要求方案主題明確、空間比例合適、功能完善,具有一定創新性及實用性;設計表達(10%):圖紙表達規范,能全面反應設計意圖,圖面從構圖、色彩、比例、層次等多方面反映藝術設計感;綜合(10%):要求通過圖紙邏輯關系、幻燈匯報等方式綜合表達出整體設計思想,使設計內容具有完整性。(6)快題考試(20%):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給定的條件進行植物造景設計專項訓練,快速構思完成總體方案及效果圖表達,具體要求包括:根據場地特點選擇合適園林植物樹種、完成植物配置空間功能劃分、注重圖紙表達的藝術美感等。
3.評分標準細則制定
通過問卷調查及文獻查閱,選取合適的評價指標,分別制定詳細的評分標準,針對環節有:案例匯報幻燈評分標準、調查報告評分標準、方案文本評分標準及快題考試圖紙評分標準,針對團隊有組長評價的評分標準和組員評價的評分標準,做到每個環節、每個團隊做出的工作都有詳細的評分依據,加強了評分的公平性。
4.教學成果展示的改革
在授課期間規范學生作業,可完成課程設計作品展,并展出,增強學生的專業認知、自信心及成就感,并將其做成作品集,作為網上展廳的重要內容,增加專業的知名度。在學期末的園林工程實習中,要求學生親自動手設計場地,搭配植物空間,栽植養護,來增強學生學習的系統性,并全面地增強學生對于場地的設計能力、動手能力。
四總結
(一)本課程以行程式評估為導向,通過強調過程評價來豐富考核形式,最終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主要通過對學習過程進行系統動態評價,具體通過場地實地踏勘、項目前期分析、主題構思、圖紙表達、創新性、團隊協作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增強考試形式的多元化,增強公平性,最終增加學習主動性。
(二)細化考核的內容、形式及評分標準,增加了作業的規范性及考核的公平性
根據學生平時表現、調查報告、實地調研、小組討論、方案設計表現都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并將評分標準細化,公布給學生,增加考核的公平性。根據任務,布置明確的任務書,明確每項作業的任務要求,統一作業規格及要求,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設計任務及成果形式,培養良好的專業素養。
(三)由考核評估的形式改變帶動了教學模式的改革,細化教學過程,帶動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系列改革
1.以學生為主體,創造學生講的機會,增強表達能力
根據課程內容,細化和分解學習環節,使得不同環節得到不同能力的訓練。比如溝通表達能力訓練,體現在多個環節中。在現場踏勘結束后,要求學生分組探討對場地的不同理解,得到了口頭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的訓練,同事還需要通過分析圖紙將思路通過圖紙的形式表達出來,圖紙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在方案草圖設計階段,讓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匯報其設計思路,使得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設計最終成果階段選擇優秀的學生通過PPT來正式匯報,既增加其成果表達的形式,注重其在口頭表達能力上的提高。
2.倡導教師引導學習,促使學生通過各種手段
不斷進行拓展學習,增強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次改革重點是強化學生過程學習的投入性和主動性,因此根據課程內容安排了不同模塊,可根據踏勘后、案例講解后、理論知識點總結后,分別根據內容拋出問題,要求學生分組準備專題,教師根據專題推薦合適的資料獲取渠道,讓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協作,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3.強化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
給學生布置真實的、有可操作性的項目來實踐,選取的項目特色均涉及行業中的熱點問題,全過程地把控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提高設計鍛煉的實戰性及目的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強化學生與行業的接軌,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得到了訓練。本次改革針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的性質及要求,以行程式評估代替單一考試考核,強化過程考核為導向,根據《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內容及環節,細分教學模塊,強化實踐教學;選取詳細的考核指標,創新考核制度,建立完成的行程式的考核體系;從而促使教師優化課程內容,改變教學方式方法,采用翻轉課堂、項目導向法、體驗式教學、案例法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改教學成果的輸出方式,探索園林專業設計類課程的新教學模式,為培養更多理論知識豐富、實踐動手能力強、有創新意識、有學習能力的園林專業綜合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琴,孫皓,陳燁,等.高等工科院校風景園林專業“園林植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以湖北工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8,36(01):46-49.
[2]王琳.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嵌入式”教學方法探討[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0):44-45.
[3]邵煒丹,徐永順.行程式評估教學在高校家具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23):132-133.
[4]楊淑梅.風景園林專業“園林植物種植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87-88.
[5]尹豪,袁濤.植物景觀類課程體系的優化——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6,34(06):70-73.
[6]郝培堯,李冠衡,尹豪,等.北京林業大學“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課程教學組織優化初探[J].中國林業教育,2015,33(01):68-70.
[7]武文麗,韓衛民.園林設計課程研討型改革的探索[J].時代教育,2015,7:66-67.
作者:武文麗 單位:石河子大學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