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美術教學設計翻轉課堂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小學生由于自主能力不強,在美術課學習過程中往往依賴性較強。本文在分析翻轉課堂的基礎上闡述了如何在美術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并詳細說明了教學設計各階段的關鍵工作。
關鍵詞
由于小學生自主能力不強,依賴心理較強。在美術課上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包括教師準備工作不足、學生上課精神不集中、學習目的不明確等,因此教師要盡量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同一個班級里,必然存在著學生美術能力強弱不同的情況,能力強的學生需要更深的指導,而能力弱的學生則需要基礎指導。但是美術教師在課堂上只能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無力顧及全體學生,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實現個性化教學與分層教學,而翻轉課堂卻可以有效彌補這一缺陷。
一、美術教學設計原則
(一)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比較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過程的顛倒安排,使學生成為了學習過程的主體,學生能自己掌控學習的進度。它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個性化教學的實現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原則
1.以學生為主。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不僅僅要獨立完成作業,而且要參與到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中,在協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深入掌握知識。因此,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視學生為認知的主體,教師只對學生的知識建構起促進作用。
2.有效交流。
課堂互動交流是指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對課堂互動交流應該有準確的定位和深入的理解,不能只著眼于交流的數量,應當重視課堂交流的質量,并根據學生的課前知識掌握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以確保課堂互動交流的有效性。
3.輸出結果。
教學設計中應強調“作品展示”環節,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課堂作業的展示機會,這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美術教學流程設計
(一)美術教學流程階段劃分
美術教學流程可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對教師而言,三個階段的任務分別是:課程開發、知識傳授和評價反思。對學生而言,三個階段的任務分別是:任務、交流和評價。其中,教師和學生的三個階段任務是一一對應的,且三個階段完成之后又進入下一循環。
1.課前階段。
課前階段的任務核心是“作業”。此“作業”是課前教師安排的自主學習內容,之后會在課堂用來開展活動,應有利于促進學生內化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課程設置精心準備作業,然后再圍繞作業制作相應視頻。每個視頻針對一到兩個特定的問題,供學生課前觀看學習。教師應在課前將作業和導學視頻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完成相應要求。學生則應按教師的要求觀看視頻并完成作業,同時根據自己完成作業的情況總結出經驗和困難,以便上課時與教師進行交流。
2.課中階段。
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就自己在課前知識建構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向教師請教。教師則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疑惑,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供學生選擇探究。問題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而定,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深度的問題,以便盡可能開發學生的美術潛能。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相結合的方式:(1)通過自主探索,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2)通過小組協作,在相互學習和借鑒的過程中拓展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并提高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課后階段。
課后階段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成果展示。通過成果展示來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師生相互評價,進而實現課程開發的反饋、修改和提升。同時促使學生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從而實現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目的,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學生課后如果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次觀看視頻,也可以向教師或是同學請教。
三、結語
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的關鍵在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所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適用于美術教學的,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能實現個性化教學,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能讓教師及時獲得反饋,從而不斷完善教學過程,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改革。
作者:李瑛潔 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國防科技大學附屬小學
參考文獻
[1]郭紹青,楊濱.高校微課“趨同進化”教學設計促進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4).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2012(4):46-51.
[3]劉健智,王丹.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實踐評述[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