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微課資源教學設計淺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引言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教學資源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對促進教學方式變革、構建學習型社會有重要意義。微課資源是開展微課的前提條件,是微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微課是教學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其數量日益豐富多樣,如何提高微課的教學利用率,以更好地服務教學活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主要對微課資源應用到教學中進行設計。
2基本概念
最早運用微課資源的是北愛荷華大學教授,他為了讓非專業人員也能夠了解化學知識,提出了60秒有機化學課程。隨后可汗學院提出了在線微視頻學習資源,這一舉動引起教育工作者對微課的可行性探索。黎加厚教授:微課是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并能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時間短小的課程。焦建利教授:微課是一種以闡釋某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煉簡單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的教學視頻。黎加厚教授和焦建利教授主要從微課的“微”角度認識微課,而余勝泉教授:“在‘課’的基礎上,強調微課本身不只是一種學習資源,而是包含了學習內容、教學活動評價等要素的教學服務。”盡管研究者對微課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共同點都是將微課看成一種新型的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的教學資源。
3微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要運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做好相關的教學設計。以下七個方面是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要素。
3.1微課資源設計與開發
微課是針對課堂教學中的某一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進行設計,用來解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問題。在微課資源的設計與開發中要遵循多媒體學習的認知原則,選擇適當的資源及媒體組織形式,以呈現學習內容,使學習者進行有意義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2教學環境分析
教學環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微課資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要考慮學校的多媒體設備、教室以及教室的場景布置,為學習者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要考慮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充分利用資源,使學習者順利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3.3教學內容分析
微課資源是以某個知識點呈現相關內容,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認真備課,分析教學重難點,熟悉教學內容,并做好教學內容與微課之間的銜接和過渡,利用教學環境氛圍恰當呈現微課資源,加強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3.4授課教師技能分析
微課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產生的,這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將微課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按照教學計劃實施教學活動。這對教師有兩點要求,一是,教師要認真備課,做好教學內容與微課之間的過渡和銜接教學。二是對于非教育技術專業的教師需要提高自身多方面技能,包括計算機知識、技能,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能培訓,也可以自己探索學習,熟練操作多媒體,以實現教學目標。
3.5學習者認知結構分析
無論是傳統的課堂教學還是信息化條件下運用其他教學資源和教學媒體,都需要對學習者的特征進行分析,達到知己知彼,提高教學效果。在微課資源的教學設計中要了解學習者的原認知結構,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風格,考慮學習者之間差異等要素,從學習者角度出發,以學習者為中心,精心分析和選擇微課資源。
3.6微課資源教學試用設計
針對知識點的重難點和疑點,設計和開發出微課視頻,將設計的微課用在教學活動中,觀察微課使用效果,做好微課資源運用效果記錄,并與傳統教學進行比較,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7微課資源評價、修改設計
依據微課評價標準對微課做出評價,發現微課設計中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活動,這個過程中主要是針對存在的不足進行修改,進一步完善,再將之應用于教學中,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4結束語
微課作為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產物,如今已引起很多微資源愛好者、學者和專家的關注。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如何將微課更好更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于教學中為學習者服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筆者認為將微課運用到教學中,以激發學習者興趣,提高學習者學習效果,發揮教育信息化優勢,是所有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魏建琴 單位: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