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口腔護理課程教學設計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項目教學法是一種突破傳統“教師為主”的教學理念,全面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通過以具體任務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最終提高學生自主能力等的教學方法。虛擬仿真技術是用一個虛擬的系統模仿另一個真實系統的技術,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虛擬仿真技術護理操作訓練,能有效幫助學生身臨臨床一線護理場景,解決時間和空間的問題。筆者通過虛擬仿真技術結合項目教學法,以特殊口腔護理為例,結合護理崗位要求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情,從教學分析、策略選擇、過程實施和效果反思4個方面對其進行教學探討
[關鍵詞]口腔護理;項目教學法;虛擬仿真技術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該方法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去參與完成一個項目的全過程。該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組織協調能力,能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在很大程度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課程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1]。虛擬仿真技術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仿真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虛擬仿真技術具有沉浸性、虛擬性、逼真性及交互性等特點。它以構建全系統統一、完整的虛擬環境為典型特征,充分滿足了現代仿真技術的發展需求[2]。筆者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結合項目教學法,結合護理崗位要求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情,利用學習通線上學習平臺,從教學分析、策略選擇、過程實施和效果反思4個方面對其進行教學探討。
1教學分析
1.1內容分析。本次課選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職業教育教材《護理綜合實訓》情景三基本生活支持技能——任務四口腔護理。該教材實用性強,聯合臨床實際案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口腔護理操作技能是臨床護理操作中應用較廣泛的一項,也是護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
1.2學情分析。本次授課的對象為高職護理專業二年級學生。一年級學生已學過口腔護理理論基礎,已經掌握了口腔解剖的相關知識,期待融合臨床案例進行實踐操作,對技能及虛擬仿真技術的學習很感興趣,為本次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1.3教學目標分析。1.3.1知識目標熟悉口腔護理的目的,熟知口腔護理的注意事項。1.3.2能力目標正確實施口腔清潔護理的操作方法,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1.3.3素質目標培養職業道德,樹立人文關懷。
1.4教學重難點分析。(1)重點口腔護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2)難點口腔護理的操作方法。
2策略選擇
2.1教學環境。采用高級模擬病房,內配置虛擬仿真技術,仿真醫院臨床環境,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內設高級成人護理教學系統與考核訓練系統。教師機設有護理情景病例編輯功能。
2.2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2.2.1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情景模擬法。2.2.2學習方法自主探究法、角色扮演法、虛擬仿真訓練。
2.3任務設置。2.3.1任務一口腔清潔護理的目的及評估內容。2.3.2任務二正確實施口腔清潔護理的實施步驟和擦洗的順序。2.3.3任務三闡述口腔清潔護理的注意事項。2.3.4任務四對病人進行有關口腔清潔護理的健康宣教。
2.4教學手段。微信、網絡、微課、虛擬仿真技術、學習通。
2.5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模擬病房、口腔護理用物。
3過程實施
3.1課前準備。3.1.1確立項目、布置任務課前一周,通過學習通線上平臺,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確定組長,確定“口腔護理”這個項目,把項目分成四個子項目,按任務形式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寫成項目內容。第一組:口腔清潔護理的目的及評估內容。第二組:正確實施口腔清潔護理的實施步驟和擦洗的順序。第三組:闡述口腔清潔護理的注意事項。第四組:對病人進行有關口腔清潔護理的健康宣教。3.1.2通過學習通上傳操作視頻微課3D視頻、課件課前兩天,各組形成項目內容交教師審核,準備課堂展示項目成果。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觀看網絡視頻,引導學生利用護理程序,提供用物及實驗室,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自主探究去實施項目,激發學生積極能動性。
3.2課中實踐。3.2.1環節一案例展示,導入新課(2min)。通過學習通展示臨床案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導入新課。3.2.2環節二創設情境,仿真教學(18min)。①走進高級模擬病房,創設以上臨床案例情景,利用高級模擬病房進行虛擬仿真教學。②學生展示項目成果。第一組學生講述口腔護理評估,第二組學生組內學生采取角色扮演法,分別扮演護士和病人實施口腔護理操作,組內其他學生補充用物準備等相關理論,第三組學生闡述口腔清潔護理的注意事項,第四組學生對病人進行有關口腔清潔護理的健康宣教。③所有項目成果展示完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點評,再由教師對學生成果展示進行點評和補充細節示教。3.2.3環節三仿真訓練,錄制技能(20min)。兩人一組,在高級模擬病房里練習,一人扮演護士,一人扮演病人,讓學生在臨床仿真環境中進行仿真實操訓練,相互糾正操作中的問題。教師認真觀看每個學生操作步驟,對個別細節問題及時給予糾正,記錄共性問題待小結,讓學生利用高級模擬病房攝像頭裝置進行錄制操作,課后可反復觀看,強化學生操作問題。3.2.4環節四解答疑問,鞏固知識(3min)。學生經過仿真訓練及錄制后可觀看自己操作的視頻,發現問題,教師解答疑問。教師通過課件給出相關習題檢驗學生掌握口腔護理的情況。3.2.5環節五評價總結,知識拓展(2min)。①通過微信問卷星完成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②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并完成對本次課的回顧總結,強化本次課學習內容。教師結合學生的綜合表現評定平時成績,完成對學生的本次課評價。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介紹器具的革新,如細毛牙刷、電動牙刷、海綿刷等。3.3課后提升強化訓練、知識宣講。實訓室對學生開放。學生可利用課后時間加強實訓練習,錄制視頻相互糾正,強化細節訓練;鏈接臨床,帶學生走訪學院附屬醫院臨床見習;組織志愿者走進社區進行口腔護理宣講。
4效果反思
4.1教學效果。本次教學設計,項目教學法結合虛擬仿真技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虛擬仿真病房讓學院學生融合臨床一線護理場景,護理技能大大提高,同時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信息化教學優勢,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4.2教學反思。①教師通過微信上傳視頻、課件、任務,學生與教師交流互動方便有效。②利用高級模擬病房、虛擬仿真技術,創設情景教學。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感同身受,學會換位思考,鍛煉了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③通過高級模擬病房攝像頭錄制學生操作,學生可以回顧自己操作視頻。教師通過視頻可以更清晰看清楚每個學生的細節操作,延伸教師的教學功能,可以實施個別差異教學,優化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巖燕,岳軍琳.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20(5):36.
[2]景博,張建平.虛擬現實與仿真技術在火控系統中的應用[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0,25(1):14-17.
作者:徐燕菊 曾燕玲 周秋意 陳金燕 呂紅霞 黎少娥 李茜 單位: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