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壓花藝術在設計構成教學中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壓花藝術是利用各種經過脫水干燥并壓制后的平面花材為原料,制作裝飾畫、卡片等植物制品的一門藝術。壓花藝術在中國內地的普及率并不高,因此對于藝術設計院校和專業而言尚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空間。筆者嘗試將壓花藝術引入設計構成課程的教學中,認為壓花藝術在該課程中的應用具有開創新的邏輯思維訓練方式、加強制作技能培養的優勢,還可提升學生對相關課程和專業領域的認識。
【關鍵詞】壓花設計;設計構成;教學;操作;應用思路
壓花藝術也被稱為押花藝術,最初起源于歐洲,19世紀以來得到了廣泛傳播,在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不同歐洲國家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壓花藝術流派和作品。20世紀50年代后,壓花藝術開始在日本流行,80年代后在中國臺灣興起并逐漸傳播到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但在中國內地,壓花藝術的普及率總體來說并不高,傳播范圍也比較有限。壓花藝術的入門門檻不高,對于藝術設計類院校和專業來說,尚有較大的推廣和應用空間。壓花藝術(PressedFlowerArt)是利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將植物材料包括根、莖、葉、花、果、樹皮等經脫水、保色、壓制和干燥處理而成平面花材,經過巧妙構思,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裝飾畫、卡片和生活日用品等植物制品的一門藝術。同傳統繪畫藝術用水彩、油彩等原材料一樣,壓花藝術是以壓制好的花材為創作的基本材料,是植物科學和藝術二者相結合的產物。壓花是指將新鮮花材經過烘烤、脫水等方式處理成干燥的平面花材的過程,是壓花藝術活動的基礎但不是目的。壓花藝術品是用壓制好的花材作為原料,選擇顏色、造型合適的花材,通過適當剪切、合理構圖組織成全新的藝術作品,在作品創作過程中,需要有想法有創意,要胸有成竹且合理地駕馭各種色彩肌理的花材。壓花材料來自自然界,可以說所有的植物都能作為壓花材料,在創作過程中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質感和外形增加其附加值,發揮最大作用,所以壓花藝術是一個天然而又環保的藝術門類,其最大特點就是源于大自然、回歸大自然,而其返璞歸真的理念更與現代人的追求非常吻合。設計構成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被統稱為三大構成。設計構成課程是藝術設計類專業各方向的重要基礎課程,在不同專業的教學中,有時會分開講授,有時也會三大構成同時講授,在實訓過程中,三大構成的內容和方法相互穿插應用。在構成教學中,為了在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基礎實訓的有限課堂時間里讓學生們既打好造型基礎又能對后續主干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實訓方式有所了解,教師當統籌全局,應該也必須將該專業后續主干課程的內容適當引入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教學課堂中。在很多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使用恰當的材料、工具設備進行工藝制作,是十分重要的訓練內容,壓花藝術作為一種使用事先準備好的素材,借助恰當工藝,推崇動手制作的休閑技藝,通過適當的嫁接而進入設計類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應用于設計構成,是十分必要的。筆者嘗試將壓花藝術引入設計構成的課程教學中,通過實踐,認為如此操作具有開創新的邏輯思維訓練方式、加強制作技能培養的優勢,還可提升學生對相關課程和專業領域的認識。遵循這條思路,筆者將設計構成課程中的實訓課題與壓花藝術的內容進行適當銜接,在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壓花藝術在設計構成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開創
新的邏輯思維訓練方式設計構成中的平面、色彩、立體三大構成是相輔相成的,但也是自成一體的,教學中往往需要分解而又需要組合進行,很多時候往往是色彩構成中可以看到平面構成元素,立體構成中可以看到色彩構成元素。設計構成對于專業課教學的基本意義就在于讓學生們知道很多事物肉眼看上去沒有感覺,而動手制作、組合、設計才有深切的感觸,這也是心理意義上的感受。心理的感觸可以直接演化為對物質形態和造型設計的感悟,還可以促進邏輯思維的養成。在色彩的構成教學中,因為筆者所授班級多為室內設計專業,而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需引導學生了解多方面知識并提升綜合素養,提高邏輯思維水平;故壓花藝術應用于色彩構成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依據自己專業實訓的特點,充分考慮設計內容所應當表達的精神功能需求,通過使用特定的色彩素材來為使用者打造一個舒適的空間。在色彩構成的實訓教學中使用花材素材,需謹遵空間構圖原則,有效發揮出花材色彩和肌理對空間的美化功能,處理好素材肌理與主題之間的關系,從而讓設計作品既能呈現花材的肌理材質美,也能恰當表現出室內的色彩主題。邏輯思維在壓花藝術素材使用中的體現,即合理選擇適當的花材,并加以想象從而準確地使用。壓花藝術將經過干燥的花材作為造型元素,花材來源廣泛,進行壓花藝術時除了使用購買的真空包裝、內容豐富的專用藝術花材外,還可以自行收集花材,且花材只是一個通俗的說法,事實上很多樹葉、草葉也算是花材的一部分。在設計構成教學中,筆者會要求學生自行收集整理一些花材,從路邊摘采黃、綠、紅等多種顏色和多種形狀的樹葉,并購買少量鮮花等,自行分解成小片或相對較大的塊狀,用厚實的書本壓平,待學生們收集整理的花材達到一定數量后,筆者再帶領他們統一使用微波爐進行快速烘干,再壓平,完成素材制作后就可以應用在設計構成教學中了。在收集整理花材的過程中,選擇花材以及確定花瓣、樹葉的形態,本身就是一次構圖和設計的過程。就課堂教學應用而言,壓花藝術元素主要還是在色彩構成中使用居多,在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中使用相對較少;在立體構成中主要是應用于作業造型的表面裝飾,在平面構成中則是使用單一顏色的花和樹葉進行擺放造型,用有顏色的花材代替常規的黑色筆墨圖畫,能提升作品的展示效果,這種實訓形式更重要的目的是開創新的邏輯思維訓練方式。
二、壓花藝術在設計構成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加強制作技能培養
在不同專業的基礎課程中,設計構成的思維訓練具有相同性,引導學生將各種具象抽象的元素在某種思維模式下串聯起來,并恰當運用于各種設計的媒介場合。例如在室內設計中合理運用三大構成,可以使室內空間、光線和質感得到改進。不過這種改變不能實際改變室內物理尺寸,而是讓使用者產生一種心理錯覺。由于每個人的社會閱歷以及文化程度均不相同,因此對于肌理和色彩的偏愛各不相同。在對空間環境進行設計時,必須要考慮使用者的實際喜好,以及環境的具體功能,從而選擇相應的肌理和色彩,而在這種情況下,合理選擇訓練方式,并應用于設計構成的平面、色彩教學中,就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們的制作能力,對多樣化設計思維理念的形成有所推動。壓花藝術所創作的圖畫都是平面的,但具有肌理和層次感,也因為如此,可以將其運用于臺燈燈罩、畫框、首飾等多種展示媒介和載體上。在室內設計專業中,壓花藝術也可以運用到室內裝飾畫等媒介上。不過這些都是表象,筆者認為,壓花藝術對于環境藝術等藝術專業的啟示在于制作能力的強化和培養。壓花工藝的過程包括對完成后的花材作品及其媒介進行裝裱處理,有冷裱和熱裱等不同方式,也有機器裝裱和手工裝裱等形式。這些操作也是很多藝術設計專業工作中所必備的操作技能。還有平面設計專業中的包裝盒樣品制作、書籍裝幀樣品制作等操作技能,在學習并熟練后都可以遷移應用至壓花藝術等其他藝術設計門類和領域中,因此藝術設計各專業方向的教學都應當加強對學生制作技能的指導和培養。
三、壓花藝術中的工具材料可以提升學生對相關課程和專業領域的認識
在過去數年來的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們曾多次向學生展示過經過局部UV、過塑等工藝處理的工藝品實物,并結合視頻向學生們展示過UV工藝,但UV膠這種常見于印刷后期加工和工藝品制作中的輔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見,且相關工藝行業中進行局部UV的工藝可由專用設備自動化完成,而在壓花工藝品的制作過程中,手工涂抹UV膠的制作方式,可以讓學生對UV膠的工藝特性和固化過程有更深的了解,也便于學生將其應用于設計構成作業的制作中。筆者認為教師本人對于實際工藝生產流程中的原料和技術應當有足夠的了解,重在熟悉其性能,方可有效引導學生們在相關課程的學習中盡早熟悉工藝流程,為今后的專業課學習做準備。在設計構成課程的學習中,除了需要了解構成的概念原理、觀摩教材和網絡上的相關案例作品外,動手實訓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需要掌握點線面的排列、變化、肌理等效果和色彩的對比、調和、推移、透疊、主題等,以及二維半、三維的立體造型創作等。在過去的構成教學中,學生們只要按照教材和各類資料中的實例來模仿或稍作變化并認真繪圖著色,作業即可有模有樣,但這樣的作業很難讓學生從中真正領悟出什么,往往無法留下多少印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領會基礎課程之所學與專業主干課程、專業領域間的關系,方可令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壓花藝術的應用,正好為設計構成教學提供了一種提升內涵并指引方向的新途徑。
四、結論
壓花藝術是利用各種經過脫水干燥并壓制后的平面花材為原料,制作裝飾畫、卡片等植物制品的一門藝術。壓花藝術在中國內地的普及率并不高,因此對于藝術設計院校和專業而言尚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空間。筆者嘗試將壓花藝術引入設計構成課程的教學中,認為壓花藝術在該課程中的應用具有開創新的邏輯思維訓練方式、加強制作技能培養的優勢,還可提升學生對相關課程和專業領域的認識。以上是筆者對壓花藝術應用于設計構成教學的一點思考,筆者將盡力從中提取可以應用于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有益元素,論述有不周之處則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潘祖平.拓展現代設計語言與元素——設計基礎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04):76.
[2]王可.激光雕刻機在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湖南包裝,2018,(6):108.
[3]李雪蓮.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08):137.
作者:張麗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