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動物微生物及免疫》教學單元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成果導向教學模式課程的單元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前達成課程能力指標和單元教學目標,研究擬訂的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設計,是學生單元學習活動歷程的方案。本文就個人對高職成果導向課程《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的單元教學設計談了設計要點及體會。
成果導向教學模式課程的單元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前達成課程能力指標和單元教學目標,研究擬訂的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設計,是學生單元學習活動歷程的方案,其最終幫助學生實現預期學習成果。下面就作者對高職成果導向課程《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的單元教學設計談談設計要點及體會。
1 單元教學設計結構
其基本項目包括課程名稱、授課類型、單元名稱、學生學習條件分析、教學方法手段、教學資源、能力指標、教學目標、課前準備、單元活動歷程、學習評量、課后作業(yè)及教學后記。
2 單元教學設計遵循要點
在遵守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在引導問題、教學方法、學習方法、評量方法及活動歷程等方面有所側重。體現工作性。引導問題均從生產實際中和時事中取材,八個學習單元的引導問題均為獸醫(yī)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以此為切入點即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貼進生產實際;評量方式跳出傳統(tǒng)方法轉向檢驗工作方案設計和動手操作,強調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知識內涵架構完整和學生能力支架的完整。設計中將知識與技能結合,并保證知識內涵架構完整。各學習單元均是以完成具體任務為線索,將新知識和新技能巧妙的融入到教師設計的具體任務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或協(xié)作完成任務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強化小組討論、實操及成果,注重對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活動歷程設計上更多的設置以問題為核心的活動歷程,通過探究引導學生改變思考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多設置學生實操和實作,讓學生在實作中體驗,并將自己的行動與結果聯(lián)系起來,強調規(guī)范操作,強化正確經驗。體現方法性和法則性。在教法和學法上,根據課程單元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資源配備等情況等選擇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并且制定明確的課堂規(guī)則,明確獎勵機制,規(guī)范教學秩序。
3 單元設計體會《動物微生物及免疫》成果導向單元教學設計
內涵較傳統(tǒng)教案有明顯區(qū)別,反應在能力指標納入、過程設計與補救教學。同時顧及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多元化評量理念。《動物微生物及免疫》成果導向單元設計與傳統(tǒng)教學設計關注點不同。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成果體現為教案,教案將設計重心放在書本知識的組織上,強調圍繞書本知識的傳遞與接受來構建傳授式教學模式,并設計規(guī)范性的教學行為,這類教案突出的是教師如何教,不關注學生如何學,更不關注學生在學習后得到的學習成果和掌握的能力。《動物微生物及免疫》成果導向單元設計追求包容性成功,做到單元教學設計從根本上反對傳統(tǒng)教學設計的規(guī)范性行為。為實現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要求教師將關注焦點從書本知識的傳授轉移到學生做事的能力上。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如何學”成了引導教師思考的唯一議題,學習過程成為教師設計的主要對象。總之,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不嚴格要求單元設計格式一致,課程性質不同其單元設計的特點也會不同,只要能夠引導學生依其個別差異與需求來學習,幫助學生實現預期的學習成果就都是科學合理的單元設計。在教改的路上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提高自身教學勝任力,才能更好的滿足教學的需要,培養(yǎng)出適合崗位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作者:金璐娟 單位:黑龍江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