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審計課程教學設計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職審計是會計專業難教難學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面臨著教與學的困境。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審計課程的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課前教學材料的準備、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信息反饋、課堂中互動學習的情境建構、課后教學效果的評價四方面對審計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設計,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強調知識的內化,能提升他們的積極主動性與學習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審計;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所謂的“翻轉”,就是將傳統的“先教后學”轉換成“先學后教”,在知識傳遞過程中,強調知識的內化。教師在課前制作教學資料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中針對重點難點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教與學的互動。Bergmannetal.指出翻轉課堂不僅翻轉了“知識傳遞-知識內化”的傳統模式,而且優化了課堂內的教學效果。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首先在課前獲取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這種自主學習比傳統的課前預習更深入更系統;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提問、演示,通過針對知識疑點的互動學習,深化學生的認知。Enfield調查翻轉課堂的實踐效果發現,這種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習自主性和學習效果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國內中小學最早應用翻轉課堂教學,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相對于中小學校,高職院校具備更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勢,高職學生有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更適合翻轉課堂教學。高職審計課程是高職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該課程以《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01號———注冊會計師的總體目標和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為依據,以社會審計的理論、方法、程序為主線,系統介紹審計理論、審計方法與手段、審計流程等知識,并應用于工業企業的生產、采購、銷售等日常業務的循環審計過程,是一門實踐性與理論性高度結合的課程,挑戰著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學習能力。傳統的先教后學,教師講授理論,學生被動接受,沒有掌握內涵方法,無法培養學生在現實環境中應對審計實務的能力,審計難教,審計難學,在師生中達成了共識。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審計課程的教學,下面以“存貨的監盤”為例,重新設計高職審計課程的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實務應用能力。
1課前教學材料設計
內容陳舊枯燥是審計教材的通病,學生預習教材找不到重點,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提煉加工有效信息并重新制作教學材料,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翻轉課堂的第一步是制作電子教學材料。教師如何開發教學資源,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學習形式。教師在設計教學材料的過程中,既要使學生理解基本知識點,又要引導學生思考現實案例,準備下一步的課堂情景教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材料通常采用微視頻的形式呈現,微視頻短小精悍,一般不超過15分鐘,每一段微視頻能完整講解某個知識點。這些微視頻,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從網絡上下載,也可以利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PPT。教學內容包括基本知識的認知學習,和案例分析的探究性學習。以“存貨的監盤”為例。微視頻或PPT材料盡量簡潔,使學生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快速高效地抓住要點。例如存貨盤點調查表,可以展現一張完整的樣表,選擇其中兩三項調查內容進行講解,例如實地觀察,可以采用圖示的方式讓學生產生直觀的感受。完成基本知識點的解讀之后,提出拓展性問題,要求學生進行下一步的思考,表2所列問題,要求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思考商業領域的真實案例。
2學生自主學習的信息反饋機制設計
翻轉課堂顛倒了教學過程,教師與學生的地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機械地傳授知識,而是組織教學活動。教師提供網絡資源與教學視頻,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知識,學生自主決定學習的時間和進度,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盡量自己解決,理解消化。學生利用教學材料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問題需要得到教師及時的解答與指導,這就需要翻轉課堂具備動態生成資源的能力,對于超出教師預期的新情況、新問題,翻轉課堂能持續發揮作用。現代通訊工具為我們提供了QQ群、微信群、課堂派等方式,學生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向教師提問,教師能及時解答,并根據相關信息調整教學材料。以學習“存貨的監盤”為例,由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已經掌握了存貨監盤的六個基本知識點,對于后面教師列出的兩個拓展性問題,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查找資料。教師可以做進一步的案例設計,引導學生的討論。例如第一個問題“存貨監盤對于哪些行業的企業審計尤其重要?舉例說明。”在搜尋這個問題的答案時,學生可能會關注到近期發生的“獐子島的扇貝又逃跑了”這一在資本市場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教師可以將這一事件制作成“獐子島存貨監盤案例”用于課堂的案例討論,這一案例影響巨大,且近期發生,具有時效性,相關的新聞報道與詳細資料,學生很容易從網絡上獲取。
3學生互動學習的課堂情境建構設計
課堂上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掌握知識,教師起到幫助和促進的作用。課堂的互動交流不僅僅是提問,可以有多種方式,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授人以漁”,教學生學會“求知”。沒有人可以在課堂上學會所有的知識,翻轉課堂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翻轉課堂的本質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其中起著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在課前已經掌握了基本知識,課堂中深入學習重點與難點,加強知識的內化。如果教師能構建一個真實的商業情境,將有助于學生獲取知識。例如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審計人員,模擬審計實施的過程,完成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讓學生對實務工作有切身的體會與深刻的了解。再如,采用案例教學法,提供現實的案例,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學習。
4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翻轉課堂沒有約定俗成的統一模式,作為一個新型的教學方式,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經驗,不斷補充與完善,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種教學模式的優劣,需要學生與教師的評價,學生對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的評價。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評價,教師每完成一次翻轉課堂,都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自評,并改進薄弱環節,同時全面細致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如表5所示。翻轉課堂一開始就應該制定考核形式,并告知學生,使學生的學習目標與教師的教學目標達成一致,這樣才能保證更好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評價是以過程為導向,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可以依據學生自主學習的反饋情況、小組討論記錄、展示的討論成果等。
5結束語
翻轉課堂在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應用還剛剛起步,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以及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非常適合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90后或00后大學生。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翻轉課堂,充分體現了課堂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翻轉課堂要求學生用更多的時間自覺學習與獨立思考,教師不再照本宣科,更像是陪練,當學生遇到疑點時提供幫助。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掌握信息化技術,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將翻轉課堂引入到審計課程的教學,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的學習,在不斷實踐中逐步提升教學效果。翻轉課堂創新了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觀念,從先教后學到先學后教,調換了教師與學生的主人公地位。高職院校應該選擇適合課程內容與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分析結合起來。翻轉課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型的教學思路和做法。設計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互動學習、課后評價反饋的教學流程,利用視頻、PPT、討論、角色扮演等多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與手段,科學設計考核方案,將素質教育、技能教育、理論教育融為一體,培養應用型、實踐型、技能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海龍.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46-49.
[2]王小彥.基于翻轉課堂的個性化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6):12-14.
[3]唐麗.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137-138.
作者:曾潔容 陸宏如 單位: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