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綠色建筑理念下的養老建筑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圍繞綠色建筑理念下的養老建筑設計展開探討,分析了當前養老院的主要需求,提出綠色背景下優化養老院設計的主要策略,以期完善養老院建筑設施,為老人提供優質服務。
關鍵詞:綠色建筑;養老建筑;設計策略
如今我國家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養老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轉變。21世紀以來,選擇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數量不斷增多,為了給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很多設計師將綠色建筑理念應用于養老建筑的設計中。
1養老建筑需求性分析
1.1熱環境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較差,新陳代謝緩慢,身體免疫力較低,因此老年人對室內熱環境的要求明顯高于年輕人。在設計養老建筑時,應將室內溫度的控制作為重要內容,縮短室內空調的使用時間。而且在室外還應設置遮擋物,有效確保室外的熱舒適性。
1.2光環境
光環境主要涵蓋了日照、采光、照明。老年人喜愛太陽,得到充足的光照可增強老年人的抵抗力,降低患病的幾率。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的空間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照和長時間的日光照射,并做好遮陽管理,提高室內的舒適度。
1.3無障礙設計
老年人身體不夠靈活,腿腳不便,因此要不斷完善室內外的基礎設施。在設計的過程中可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無障礙設計,充分考慮室內外的過渡設計。
2綠色建筑背景下優化養老設施的意義
優化養老設施是為了方便老年人的生活。設計人員需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采取有效的設計方式設計養老設施,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綠色建筑堅持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為老年人創造舒適的生活空間。且始終堅持科學選址、完善建筑設計和工程建設及維護,兼顧了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綠色建筑理念背景下的養老建筑設計策略
3.1保證建筑選址的科學性
老年人的各項機能均呈現退化趨勢,養老建筑應選擇在地勢平坦,陡坡較少的位置,且場地要與交通干線保持一定的距離,減少老年人與車輛和行人的接觸,同時也可為老年人營造更加安靜且宜居的生活空間。
3.2合理應用能源
3.2.1地板輻射采暖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新陳代謝和體溫調節功能也在逐漸衰退,因此在設計中要保證采暖設計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南方冬季采暖時主要采用空調或小型的取暖設備。其需消耗大量的電能,且容易導致室內干燥,人處于這種環境也容易上火,同時還可能出現漏電等安全隱患。而地熱采暖是舒適性最高的采暖方式,室內地表的溫度均勻性較強,室溫呈遞減的形式,腳熱,頭涼,可充分滿足老年人養生的需求。
3.2.2優化照明系統
老年人視力較差,因此其對室內的照明要求較為嚴格。在設計中,應符合設計規范中對照明度的要求,利用室外的自然光,從而在滿足老年人照明需求的基礎上,降低非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在頻繁利用的房間,應結合老年人的要求設置局部照明和燈光調節設施。在公共交通區域,可利用聲控或光控電燈,這樣既可滿足老年人的照明需求,也能節約能源。
3.2.3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就圍護結構而言,應加強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優化室內自然通風,以減少夏季空調的使用。外墻宜采用外保溫或自保溫體系,避免內保溫體系形成的熱橋及結露的影響。外窗使用金屬窗框時,應有斷橋設置,避免窗框部位結露以及形成的熱橋導致室內熱量的散失。另外,屋頂可采用種植屋面,如圖1所示,該設計一方面拓展了室內空間,另一方面也優化了屋頂的熱舒適性。且設置外遮陽能夠有效調節頂層的溫度,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夏季陽光直射所帶來的不適感,也可以減少炫光對老年人視覺的影響。
3.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3.3.1嚴格控制超壓出流
在給水系統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其壓力分區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并結合實際采取有效的減壓措施,有效規避超壓出流的問題,這樣既能夠減少水資源的消耗,也可提高建筑的舒適性。
3.3.2充分利用雨水
通常老年人在閑暇時間會做一些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事情,參加活動。在設計中,設計人員可與景觀設計相結合。采用科學合理的儲水設施來實現雨水的有效收集。收集的雨水能夠應用于綠化灌溉,清潔庭院及路面,一方面為老年人的生活帶去了更為豐富的色彩,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節約用水的作用。
3.4充分利用材料資源
隨著我國現如今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家庭內使用空間的格局也將隨之變化,所以在進行室內空間設計時,應全面的考慮到其靈活性、多變性,并為未來空間的使用營造多種可能性。為此,設計人員應采取有效措施增強空間的靈活性,從而為日后空間的調整和處理創造條件。在設計中,室內的墻體需大面積采用輕質材料,以此提高空間變化的便捷性。為了有效降低資源消耗,可合理選擇再循環材料。此外,老年人的身體素質較差,故而要大范圍應用綠色環保型材料。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較從前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因此廚房和衛生間的設施應便于老年人應用。空間設計方面,需為老年人預留出充足的活動空間,這就要求廚房和衛生間采用整體定制設計,利用整體廚房或整體衛浴設施。在地面材料方面,要選擇具有良好抗磨防滑性能的材料,這樣一方面保證了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材料的過度消耗。
3.5提高室內環境質量
3.5.1科學設計聲光熱環境
通風和光照設計的合理性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著直接影響,科學的建筑布局可完善建筑的光照和通風水平。在建筑設計中,建筑朝向多選擇南北朝向,相鄰建筑的間距要科學合理,避免遮擋視線。在設計中,設計人員可合理應用建筑環境模擬軟件和計算機系統完成室內設計,提高設計的質量和效率。在養老建筑設計中,應盡可能降低噪聲對室內環境的影響,營造一個良好的休閑空間。現階段,最常使用的降噪措施為:一是拉開與噪聲聲源的距離,以減少外界噪聲對內部環境的影響。二是通過新型建筑材料或者隔音設備的使用來減少噪聲污染的生成。例如,在建筑外墻結構中設置隔音設施、提高門窗的密閉效果等。三是利用同層排水設計的方式來緩解管道運行中產生的噪聲影響,從而提高室內環境質量,優化老年人的居住水平。
3.5.2采取人性化的無障礙設計
老年人的方向感相對較差,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有效規避單一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環境。加強細部設計和控制,突出肌理與色彩的變化,以材料和色彩的變化營造個性化的空間,并設置相應的路標為老年人提供指引,減少迷路問題的產生。另外,老年人很容易摔倒,所以在路面和衛浴空間的設置上,需要增加扶手等防滑設備,保證老年人的安全,如圖2所示。再者,設計人員還需在樓梯、走廊的兩側和浴室內設置扶手,扶手可選擇鮮艷的顏色,從而更好地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設計人員可在居住單元、公共場所和綠地景觀之間建立人行系統,并嚴格控制路面的高度差,臺階設計中需采用防滑設計。為了減輕老年人的疲勞感,需結合小花園、步行道四周的景觀來布設座椅,為老年人提供休息和遮陽區域。
3.6發展智慧養老服務
智慧養老服務是智慧社區的分支,在養老建筑設計中必須合理應用智能養老服務。智慧社區是應用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技術,為居民打造舒適安全居住環境的全新管理模式社區。在社區發展中,需要為老年人建立完善的健康檔案信息,這樣在發生危險時,救護人員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老年人提供救助服務,減少傷亡。且設計中要為居家養老的老人設置專門的手持無線終端,讓老年人按照服務模式按動按鈕,服務站在接收到信息后便可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4結語
當前綠色建筑理念日益成為建筑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因此,在養老建筑的設計中,需要積極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全面優化建筑設計綜合水平,減少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并最終為老年人提供最優質的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陳磊.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養老建筑立體綠化設計[J].居業,2018,122(3):56-57.
[2]王明杰.綠色建筑理念下的養老建筑設計方法分析[J].建筑知識,2017(1):98-99.
[3]張從新.關于綠色建筑理念下的養老建筑設計策略的研究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2017(21):123-125.
[4]程根.基于綠色建筑理念的養老建筑設計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69-70.
[5]陳少軍.基于綠色建筑理念的養老建筑設計策略分析[J].居業,2017(8):135-136.
作者:馮新友 單位:太原供水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