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和居住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目前,可持續發展觀深入人心,針對建筑設計,生態建筑觀逐漸融入建筑設計過程中。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有助于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建筑節能,提升建筑設計效率,最終實現綠色化建筑。文章簡要分析了生態建筑觀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各個環節的應用。
關鍵詞:生態建筑觀;建筑設計;實際應用;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科學水平提高,科學技術為人們帶來了超高速的生產力,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隨之而來的污染和消耗大大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近幾年,霧霾天氣頻發,人們開始更加重視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在此條件之下,生態建筑觀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生態建筑觀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原則,基于該地區實際環境條件,以降低企業能源消耗、同時保障人居環境、滿足能源和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一種設計理念。將生態建筑觀融入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組織和安排,協調建筑與周邊環境的關系。生態建筑觀是整個建筑設計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建筑全過程中的重要核心。
1生態建筑觀的內涵
1.1生態建筑觀的含義
所謂的生態建筑觀,是將整個建筑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設計使得建筑內外達成一種平衡。同時,生態建筑觀還要求,建筑內部能夠將各種資源有效的循環起來,使得整個建筑能耗降低、污染減少、排放為零。在現如今的實際建筑過程中,由于建筑本身的保溫隔熱措施不到位,不論是冬季的采暖工作、還是夏季的制冷工作都有著非常大的損耗,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缺乏資源的循環利用能力。生態建筑觀要求整個建筑在使用過程中擁有自我潔凈和自我調節的功能,使其自身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建筑系統。
1.2生態建筑觀的特征
1.2.1以人為本
生態建筑觀首先要求建筑內部環境適宜,適宜人居,健康無害,能夠最大化地滿足人們的生活各項需求。建筑畢竟是為人們的實際居住服務的,所以,一切的建筑設計都需要以人為本,人的需求是建筑設計的出發點。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孫露湖南湘楚鴻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湖南長沙410000同風俗習慣等對實際的建筑設計有著不同的要求。
1.2.2以自然為核心
生態建筑觀要以自然為核心,應當協調好各種資源的利用情況,充分利用建筑周圍的自然資源。例如,在選擇建筑物朝向的時候,應當選好正確的方向,同時控制好樓間距,能夠有效提高采光效率,從而降低白天時段對于電力資源的需求,有助于提高人們居住的舒適度。
1.2.3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
生態建筑觀強調的是社會利益、經濟利益和生態利益之間的協調統一,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能夠有效地推動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1.3生態建筑觀的重要性
生態建筑觀有助于整個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有利于我國整個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將生態建筑觀融入建筑設計中,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
1.3.1生態建筑觀是未來建筑設計中的必然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生態建筑觀牢牢抓住節能環保的理念,有利于實現社會利益、經濟利益與自然環境利益的統一。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態建筑觀必將成為未來建筑設計中的重要內涵。
1.3.2生態建筑觀給整個建筑行業提供發展保障
在激烈的社會市場競爭中,生態建筑觀有助于整個建筑行業的自我提升,能夠為行業的自我創新、自我發展提供動力。再加上廣大人民群眾愈加重視自然環境與生活舒適度的協調,必然會選擇更加生態化的建筑,從而加速整個建筑行業的自我淘汰。因此,牢牢把握住生態建筑觀,能夠為建筑行業提供發展的保障,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更進一步發展。
2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生態建筑觀要結合當地實際環境
將生態建筑觀融入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當以生態學原則為指導,協調地方生態環境,牢牢把握住當地特殊的環境狀況,因地制宜,設計出合理的新時代建筑。例如,在新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綠色植物——樹木等來進行空間分割。這樣既可以提升建筑周邊綠化比例,也有助于提高人們居住的舒適度。再如,在進行建筑物重建時,應牢牢抓住原有建筑物的特點,將周圍的環境特色融入到建筑設計過程之中,有利于保持建筑物的原始風貌。在對此類建筑物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應當積極協調好原有建筑和新設計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施工方式,減少破壞,降低浪費。
2.2生態建筑觀要利用新能源新技術
生態建筑觀要求建筑盡可能的做到節能與環保,相比較而言,一些新能源的利用能夠迅速達到這一要求。例如,將太陽能板作為一些新建房屋建筑的屋頂裝飾,能夠充分吸收太陽能,將太陽能轉化為可以使用的電能,為房屋建筑內部公用照明系統和電力設備提供能量。還有一些建筑能夠有效的利用風能進行建筑物內部空氣循環。這些清潔的自然能源與一些傳統能源不同,更加安全、清潔,同時還降低了人們對于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新材料應運而生,也為生態建筑觀的實現提供了保障。一些環保材料、可再生材料成為了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優選,這些材料污染較低,甚至有些成本更加低廉。例如,房屋建筑既需要保障房屋的采光功能,同時也需要達到房屋保暖的要求,就可以將多種新型玻璃材料按照合理配置綜合使用,比較常用的有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電敏感玻璃等。
2.3生態建筑觀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建筑的目的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滿足人類的使用需求,所以在打造舒適、和諧的建筑環境的同時,應當充分尊重使用人的需求。首先,室內環境的設置。室內環境的布置要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休閑等的需求,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可以通過軟裝、壁畫等,也可以通過放置盆栽、綠植等方式來豐富人們的感官體驗。其次,室外環境的設置。合理的室外環境布置能夠有效降低室外噪聲污染和燈光污染,營造更為舒適的人居環境。在此基礎上,應當注重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的有機結合。無論是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的協調融合,還是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的鮮明對比,都應當從整體的角度來把握,確保生態建筑觀能夠有機地融入建筑設計之中。除此之外,隨著現如今私家車輛的增加,對于住宅周邊停車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應當合理設置停車場和相應停車設施,既要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也需要確保人們出行的便利。
2.4生態建筑觀要關注環境保護方面
生態建筑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完成節能減排工作。應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優質自然資源,將建筑物融入在自然環境之中,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保護生態環境與建筑的和諧。
3結語
生態建筑觀是建筑設計中的核心要點,應當牢牢把握這一觀點,強調以人為本、以自然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當地的實際環境積極利用新能源、新技術,最終完成以生態建筑觀為核心的新設計。做好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三者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常榮.對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科技風,2016(24):90.
[2]王海燕.淺析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3):21.
[3]余敏.試論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7(9):40.
[4]柴方芳,王世建.簡析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門窗,2016(8):147.
[5]董周.試析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河南建材,2016,14(1):101.
作者:孫露 單位:湖南湘楚鴻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