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現代茶館環境設計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茶館是茶文化的環境載體,與茶密不可分,在中國茶文化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不管是茶館的功能,還是設計風格都應依循展現茶文化的內蘊,運用大量茶文化元素提升茶館的藝術品位,都是現代茶館環境設計的基本原則。本文主要對中國茶館文化、基于茶文化的現代茶館環境設計及其應注意的問題等內容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茶文化;現代茶館;茶館環境設計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茶館逐漸從滿足人們飲茶需求的物質功能衍生出審美功能、社會功能等許多空間功能,茶館已成為人們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的好去處。茶館是茶文化的環境載體,茶館環境設計是展現茶文化內蘊的載體,茶文化的內涵不僅決定著茶館的設計風格,還決定著茶館的審美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功能。因而,現代茶館環境設計必須融入中國茶文化這一重要元素。
1中國茶館文化闡釋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飲茶的方式方法、茶具的規格與中華文化內涵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的《茶經》,不僅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而且還將飲茶與生活哲理、美學情趣等融合,形成了茶文化最核心、最基礎的文化精神體系———茶道,此后,中國茶文化漸成蔚然大觀之勢,[1]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不僅將茶視為一種解渴的國飲,更視為加強自我修養、提升個人思想境界的重要手段。隨著茶文化的發展,不同風格的茶館、茶肆、茶坊、茶樓等作為茶文化的主要載體遍布街坊鬧市,販夫走卒村嫗牧童皆參與其中,茶道大興。南北宋時期,茶坊業已成熱門行業,飲茶之風逐漸風靡朝野,為招徠顧客,茶坊紛紛“張掛名人字畫,供人消遣欣賞”,可見,飲茶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性享受,而成為一種融入審美情趣的重要精神追求。伴隨著茶坊室內裝飾的漸趨考究,對飲茶器具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茗注莫妙于砂壺”“寶之過精,使與金銀比值”。隨著時代的變遷,茶館的功能逐漸多樣化、復雜化,解渴果腹的物質功能逐漸退居次要地位,休閑娛樂、社交聚會的審美功能和社會功能逐漸成為現代茶館的主要彰顯。茶館的發展反映的是茶文化的發展,可以說,茶館不僅是社會發展的縮影,也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折射。
2基于茶文化的現代茶館環境設計
茶館是茶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茶文化的環境載體。現代茶館不僅僅經營茶水,更是人們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社交聚會的重要場所。茶館是一個綜合功能的復合空間,既要追求品茗的古色古香韻味和意境,又要體現時代感,迎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行為方式和文化心理。如何將中國傳統茶文化與現代茶館環境相結合,既體現出品茗的“雅”,又不失其“新”,是設計師面臨的重要問題。
2.1設計構思
改革開放以來,各種飲茶場所層出不窮,但在環境設計上卻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如何將現代茶館設計的充滿時代氣息和文化內涵是個難點。意在筆先,構思立意是現代茶館設計的靈魂。因此,在設計之前,設計師應根據茶館文化、功能分區、顧客的個性需求等做全盤設計構思。現代茶館以弘揚中國茶文化為己任,清凈和雅是中國茶文化追求的精神意境,也是現代茶館的天然屬性定位,這就要求茶館在設計時必須圍繞中國風的感覺來進行,盡量多使用中國茶文化元素;各功能分區應根據茶館整體風格采用多樣化造型處理手法,展現中國茶文化內涵和茶道精神;一般來說光顧茶館的人主要有四類:品茗型顧客、休閑娛樂型顧客、商務型顧客以及文化活動型顧客,不同類型的顧客對茶館的環境、布局有著不同的要求,現代茶館在進行環境設計時既要考慮到不同顧客的文化認知和審美情趣,又要應盡量滿足不同顧客的個性化需求。
2.2空間布局
各區域的功能是現代茶館環境設計的立足點。前臺是茶館的門面,能給顧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因而在設計時應以清潔、親切、突出特色為原則,如老舍茶館以具有老北京風味的柜臺做前臺,較好地展示了茶館的特色;商品銷售區是茶具、茶葉等茶品展示銷售區域,為方便顧客挑選以及配合茶品雅致的特點,貨架應以玻璃柜為主,配以柔和的燈光,以突出婉約的格調;散臺區不僅要保證空間足夠寬敞,桌椅數量比例合理,而且還要保證顧客的私人空間不被打擾,舉行活動時能騰出足夠的空間;包廂區域的裝飾風格應與茶館功能和茶文化內涵相呼應。一般來說,雍容、尊貴是包廂最主要的賣點,因而在設計包廂環境時應以舒適性和高品位為原則,采用休閑沙發、綠色植物、精致器具等營造高雅、清凈的環境;洗手間是最容易暴露問題的區域,也是茶館檔次高低的直接體現,因而,必須從使用方便、物品設置合理等細節進行優化設計。同時,為突出茶館設計的文化氣息,在進行空間布局時,還可以引入亭、廊、水景等元素,使設計體現出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觀和審美觀。[2]
2.3光影形態
氛圍營造離不開光影,光影不僅具有照明的作用,還具有營造空間氛圍、表現裝飾內容和文化內涵的作用。色彩和材質作為現代裝飾環境的重要元素以及最為敏感的視覺感受離不開室內燈光,因此在進行環境設計時,應根據主體構思確定室內環境的主色調,考慮不同色彩的配置和調配。如使用暖色調材質,配以黑白灰等基調的小件擺設,營造朦朧婉約的格調;使用冷色調材質,配以高彩度的沙發靠墊等營造明麗典雅的格調。
2.4裝飾品的應用
現代茶館環境設計更強調裝飾品的應用。將古典園林中的借景、透鏡等法則運用到裝飾品的組合形式中,不僅能形成茶館空間的文化景觀,而且還能體現茶館的品位和格調,[3]可以說,裝飾品在茶館設計中起著連續貫通的作用。裝飾品分為工藝品、書畫、雕塑、金銀瓷陶器、家具等擺件和掛件兩大類,這些裝飾品對整個茶館氛圍的營造起著重要的渲染作用。如在自然風格的茶館中,經常會運用漁具、南瓜燈具有田園趣味的民俗品做裝飾;而在民族地域性茶館中,則會運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裝飾品,并按照當地特有的風俗加以布置。茶壺作為茶館不可或缺的物件,既有金屬茶壺、玻璃茶壺,也有瓷器茶壺、高分子茶壺,但最能營造氛圍的還是紫砂壺,可以說,它是茶與具的完美配合。由此可見,裝飾品在茶館環境設計中的運用,既要注重裝飾品本身的內涵,又要注重其與整體的協調。
3基于茶文化的現代茶館環境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3.1現代茶館環境設計應把握茶文化內涵的精神意蘊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的原產地,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內涵。陸羽認為精行儉德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即強調飲茶如品人,善飲茶之人多品德簡約謙遜,不卑不亢,執著持久。中國茶文化與儒道佛各家有著密切的聯系,儒家以茶勵志,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明心,雖然各家意境和價值取向不同,但與人為善、睦鄰友好、和諧平靜的本性卻是相同的。[4]對普通民眾來說,茶除了具有重要的養生健康和社交功能外,在和諧友善等修身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和諧友善是茶文化的深刻內涵。茶館是茶文化的環境載體,在現代茶館環境設計中融入茶文化深刻內涵,不僅有助于實現茶文化要素的合理運用,而且還能增添茶館的形式美感和文化內涵。
3.2現代茶館環境設計應與消費群體需求相結合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節櫛鱗比的茶館、茶樓等場所在滿足人們飲茶需要的同時,還滿足了人們交際、休閑以及審美等精神需求,但由于不同消費群體的文化價值取向、審美情趣不同,對飲茶場所,尤其是現代茶館的環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文人墨客為消費主體的茶館設計,從飲茶器具到空間裝飾都應體現考究、精妙,以營造清靜高雅的美學意境。如位于杭州市上城區的吳山茶樓,典雅古樸、動靜虛景交融得體的雅間裝飾風格,體現出深厚的茶文化底蘊,迎合了文人雅客品茗抒情、力避噪鬧、不事張揚的消費需求;面向大眾消費群體的茶館設計,應以實用樸實為主調,以順應消費者的茶文化底蘊為原則,以大廳茶座為主體,兼營各類菜肴和點心,講究文化的對接和氛圍的渲染,充分體現茶館的應用功能和商業價值。[5]如街頭巷尾規模不一的四川茶館,已不再是傳統的文化活動場所,而成為人們談天說地、對弈聽書、喝茶吃飯的休閑娛樂場所。
3.3現代茶館環境設計應與區域文化相結合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著不同的茶文化,而不同的茶文化又對茶館環境設計風格起著重大的影響。如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蘇州,不僅在虎丘山上建有紀念茶圣陸羽的陸羽樓,而且還誕生了祝枝山、徐禎卿、王世貞等茶道大家,濃郁的文化積淀,不僅使其茶文化自成體系,而且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茶形式和品茗檔次,茶文化已與社會生活習俗融為一體。因而,蘇州茶館在設計時須將蘇州地區優秀的茶文化內涵與人們的精神需求相結合,凸顯蘇州茶館的多樣化功能;北京茶館遍及京城內外,不僅數量多,種類齊全,滿足了人們消遣娛樂的目的,而且還傳達出濃郁的茶文化,充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情調。其中最有名的是以短評為主的茶館———書茶館,這種茶館將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與茶相聯系,消閑娛樂、增長見聞,老少皆宜;廣州經濟發達,生活節奏較快,因而,茶館設計主要以明快清新為主調,可以同時容納數千人的茶樓,既是人們喝茶聚會的地方,也是人們品嘗各類廣東小吃、休閑娛樂的場所;川西老茶館,在傳承濃郁的川西風土人情的同時,不斷豐富和擴展茶館功能,過去完全向街道敞開的自由開放式茶館逐漸向隔離的空間和封閉的雅間發展,雖然茶館的形式和功能發生了變化,但閑適愜意的主調卻未發生明顯變化。茶館既是人們休閑娛樂、放松身心、時尚消費的地方,也是展示中國茶文化深厚底蘊和豐富內涵的場所,將中國茶文化融入現代茶館環境設計中,營造彰顯現代茶文化的中式茶館,既能為平添茶館的意境之美,提升茶館空間的品位和內涵,又能塑造一定特定的文化氛圍,滿足顧客的個性化精神需求。
參考文獻
[1]張長征.唯求清雅不事張揚———青島茶館的設計風格評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5,(8),22.
[2]韓璐.茶文化主題觀光農業園規劃探討———以渝北石盤河茶文化主題觀光農業園規劃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9),139-144.
[3]劉培瑜.中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在現代茶館外部空間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商情,2013,(31),152-152.
[4]陳瑋然.中國茶文化與茶館設計[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5),73-75.
[5]王云海.中國茶文化的內涵和社會功能[J].貴州茶葉,2015,(3),40-41.
作者:尹麗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