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設計再造教學環境設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美學價值
我們可以沿著傳統的美學觀點進行再造設計,如利用廢舊物品的結構、形態、材料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將廢舊物品進行恰當的改造,摒棄其丑的缺點,放大某方面美的特征,打破取材過程中的常規,創新設計理念,這樣運用于室內外環境塑造中則更能巧妙地表達設計者所要傳達的設計理念。
2.文化價值
廢舊物品為人們曾經所使用,于人們產生感情與記憶,因此廢舊物品具有一定的情感文化價值。當把廢舊物品應用于室內外環境設計時,往往會激發人們的懷舊情感,甚至產生熟悉、美好、懷念的情緒,使人們更加關注老物件的文化內涵,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認可其情感文化價值。
3.環保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時尚的定義也在日益更新,這導致了室內外環境塑造的使用周期越來越短,大部分人們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設施與空間不斷被淘汰,成為環境的污染源。面對全球環境問題,以環保、可持續和安全等發展性為主題的設計產品逐漸成為設計界的主流。“設計再造”活動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主張通過設計手段來改造、更新和再利用廢舊物品。
4.商業價值
將“設計再造”應用于室內外環境設計,體現的是懷舊營銷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如今,在專賣店、酒吧、家具、電影等行業中都無處不見還舊營銷的身影,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產業。目前,無論是實體店鋪還是網絡店鋪,二手物品的價格都是呈水漲船高的趨勢。這說明,“設計再造”產品具有十分可觀的商業應用價值。
二、“設計再造”教學活動的意義
將“設計再造”教學活動引入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通過舊物改造,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社會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逐步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設計責任感。為其以后能順利地走進企業各項崗位及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1.提高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緊密結合的學科,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其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將“設計再造”引入教學活動,其實是鼓勵學生關注自身的生活環境,在學習和工作的氛圍中尋找命題、搜集材料,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去切實關注自己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中來找尋設計靈感。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更加艱難,這是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學校和社會共同來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環境設計教育需要培養最具創造力的人才,并且為他們的學習、探索和創造性活動提供機會,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作為環境設計教育,提倡學生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設計,嘗試開發廢舊物品的剩余價值,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探索求新、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
2.引導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心
讓設計引導更好的生活方式是近年來新提出的熱門話題,設計藝術的初衷各不相同,但最終都是為了讓人類的社會生活更美好,這就是設計師的社會責任。因而,設計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應該從學校抓起。在課堂教學中,教育者們更加應當注重引導和關注學生的成長心理,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利用“設計再造”活動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心社會發展動向,提煉出有價值的設計主題和元素,將環保的生活理念融入生活和學習中,主動積極思考,造出豐富多彩的環保生活方式,從而加強做一名優秀設計師的社會責任心。
3.有效控制環境設計專業學習成本,創造商業價值
我們將廢棄的舊物品進行回收,通過再造設計,提升舊物件的審美附加值,同時也必將為其科技含量注入新鮮的力量,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由于設計類專業學習的特殊性,對該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成本相對于其他專業都要高一些,部分學生家庭經濟壓力較大。“設計再造”活動在實踐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在為學生設計實驗經費的節儉做積極的探索。例如,通過“設計再造”創意展活動,鼓勵學生利用自己和其他同學不要的老物品或廢舊材料重新制作為家居用品。在發現了老物件用品市場的潛力后,充分挖掘老物件的設計元素,結合自己的實踐特長,動手做出一系列新的家居用品,并在展會上積極推銷,從而有效控制環境設計專業學習成本,創造一定的商業價值。這也恰恰是知識經濟價值的體現和生態設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趨勢。
三、結語
當今社會大力倡導低碳生活、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等觀念,設計師們也致力于將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通過各式各樣的設計產品融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將“設計再造”引入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既能激發學生熱愛專業、關心生活的熱情和科學創新力,又實現了設計服務于社會這一宗旨,這對學生的專業基技能、創新實踐能力及社會責任感的塑造有很大的幫助,并為他們將來在這一領域走得更長遠奠定基礎。
作者:陳菁菁 單位:應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