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形式美法則下交互海報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海報是通過圖片、文字、色彩等元素構建而成的藝術品,是大眾信息的傳媒方式和視覺傳達表現的重要手段。通過設計元素的搭配和變化,海報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語言和新的創意。在形式美法則指導下構思動態交互海報,并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使之達到互動的目的。以此為基礎,對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強調了將美學、交互方式與人的視覺高度融合的“動態海報”新理念,進而預測了未來動態交互海報設計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動態交互海報設計;形式美法則;交互方式;視覺感
一、引言
近年來,“動態交互海報”已經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且不斷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動態交互海報的使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企業宣傳、產品展示、公益廣告都會與其關聯。尤其是伴隨著交互設計與可持續設計理念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設計師都會關注作品與大眾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體驗感受,因而將設計創意重點投向了人的感受,其目的不僅僅要在視覺上吸引觀眾,更多的是要在觸覺、嗅覺等感官及大腦的聯想力方面左右觀眾。如此設計就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動、活力滿滿,就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強烈的震撼力。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進入人類大腦的信息約有85%來自眼睛、10%來自耳朵,余下的5%則來自其他的器官[1]。這就證明人的感官反應不再停留在視覺方面,而其他的感覺也起到了協助作用。毋庸置疑,具有交互性質的動態設計產品更能擴大觀眾的愉悅感及其審美能力。因此,這種以視覺形式美法則為基礎并且加入了“動態交互性”元素的設計理念所形成的藝術品,就可以定義為“動態交互設計”。動態交互設計在藝術設計領域尤其是海報設計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基于此,本文擬從傳統海報的定義及特點入手,擴展至動態交互海報的定義及特點,將兩者對比,借以考察新的設計方法,進而以相關的動態交互海報作為案例,對其中關鍵性的設計思維進行分析與探討,并預測動態交互海報的發展前景。
二、傳統海報的定義及特點
1.定義
中國的“海報”最早問世于上海。它是伴隨著商業活動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登上歷史舞臺的,至今已經成了一種社會化的傳播工具,具有向大眾介紹某一物品、事件的屬性;海報也是從視覺傳達中派生出來的平面設計形式與信息交互傳達相互結合的產物[2]。從嚴格意義上講,海報是以形象化的語言和藝術美的形式傳遞信息并作用于大眾的一種工具[3]11。
2.特點
(1)視覺沖擊力。視覺沖擊力是人情感的瞬間產物。海報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在固有媒體制約下制造出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在頃刻間就能夠抓住人的視覺感受,并且讓其迅速理解具體的內容。根據“視覺停留”理念,其含義為人的眼睛在觀看某種物體時,停留時間的長短,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顏色都能夠給人的大腦記憶系統留下深刻的印象[4]。因為現代社會的快速度和高頻率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據研究,人的視覺接觸物品的時間正在逐步縮短,而在海報上停留的時間也在成正比例的減少,因此海報的特點之一就是要求視覺上具有沖擊力,在短時間內能夠有效地吸引人的眼球,并盡可能地延長其停留的時間。
(2)制作手段的多樣性。傳統海報的制作是沒有方法限制的,也沒有大小、尺寸等的統一規定。也就是說海報可以讓設計師隨心所欲,既能設計巨幅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而且在制作手法上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絲網版畫印刷、手繪形式、攝影形式或者借助計算機軟件。海報的制作在空間上沒有任何限制,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法和途徑以實施設計,達到有效傳遞信息的目的。海報制作手法的多樣性也證實了海報設計的包容性,即根據不同的手法與所使用的元素將視覺屬性中的顏色、形狀、位置等進行組合與設計,最終以圖形或圖案的形式闡述相關的內容。利用視覺暗示和啟示的手法將信息傳達給大眾,使大眾的心理行為與海報的視覺目的高度配合,這也是傳統海報的特點之一。
三、動態交互海報的定義及特點
動態交互海報對觀者有著強烈的吸引力,“2016年上海藝術設計展”中展示的“設計之變——動態交互海報”提升了整個展會的觀賞價值,使會場充滿了新媒體的藝術氣息;因其強大的視覺沖擊力,使觀者隨時隨地地體驗著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設計之變”展覽充分證明動態交互設計為人的視聽生活帶來的變化與創新。這種將圖形、圖案有機結合的設計,通過聲音以及畫面的不斷變化,產生的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情景,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故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由此可見,動態交互海報已然成了一種新型的信息傳達手段,它可以極大地增強人們對藝術和美學的理解與欣賞以及心理的需求,使動態交互設計擁有了最為廣闊的前途。
1.定義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多媒體藝術的發展,海報的展現形式也從傳統的二維模式轉變為以人為本、融入現代科技并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三維立體化形態[3]17。所謂的“動態交互海報”是借助強烈的動態和具有交互性能的畫面而引發人的注意力的一種海報形式,其圖形、圖案和顏色通過“不斷運動”所產生的變化而形成的新的畫面,既能迅速吸引人的眼球,更能喚起觀賞者的思考直至高度交互。其目的是為了更好、更容易地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讓其產生興趣,因此在數字化時代對動態交互海報認真研究就十分必要了。
2.特點
(1)設計元素的變化具有方向性。孫辛欣在《基于移動終端應用軟件的動態交互設計研究》中指出,“方向運動指代的是物體從起始點到最終點的位置,其中位移的趨勢稱之為運動走向,其運動方向有著多樣性,指示性和隱喻性。”[5]這一特性也適用于動態交互海報的設計。也就是說,在動態交互海報設計中,設計元素的動態變化控制著整個畫面的節奏,設計元素在方向上的變化是信息傳達必須依靠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向性是一個變量,所以在動態交互海報的設計中,針對圖形形狀,方向性變化就成了一種傳達矢量的工具,因為它可以使設計作品更趨向于統一化、科技化,能與觀者的心理活動緊密契合。
(2)圖形變化的交互性。圖形不僅僅在包裝、廣告等設計中有著特別的作用,在如今的新媒體設計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圖形在整個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既包括格調、風格和品牌信息的傳達,也能使圖形所表達的信息更加清晰化和更具可讀性。圖形的變化是信息傳達的一種方式,觀者對圖形或圖案變化的理解經過大腦的加工,其所得到信息的這一過程稱之為“圖形變化的交互方式過程”。圖形變化的交互性是動態交互海報設計的重要目標之一;正確的、統一的向眾多的觀者傳遞動態的交互變化的表達形式而形成的設計理念是極具挑戰力的。
四、動態交互海報與傳統海報的差異性比對
通過對傳統海報和動態交互海報定義和特點的探討及分析,大致能夠看出兩者的差異。
1.真實變化成虛擬
傳統海報是設計師依靠筆和紙進行設計然后通過排版等方式制作并印刷而成,動態交互海報則是基于計算機軟件的設計活動,是一種真實存在卻不需要借助紙張進行的設計與制作,之后通過計算機或者電子屏幕給予展示與,即以網絡和數字技術為手段將圖形、文字等巨量的信息傳遞給人們。虛擬化、場景化是其最大的特點。
2.靜態變化成動態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海報的展示形態從靜止的狀態到動畫的狀態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動態交互海報則是通過二維或者三維的形式從各個角度以及細節反復設計,并以動畫的形式展示,亦即加入了連貫性的圖像、聲音等多元化的因素,從觸覺、聽覺和一些特殊的感官信息中,能使海報真實、生動并且富有運動感。以往那種固定的、靜態的形式正在向動態感豐富、主體性明確、畫面流動性特強的展示方式轉化。
五、動態交互海報設計基于形式美法則的延伸以及相關案例
劉勰的《文心雕龍》就有“望今制奇,參古定法”的觀點,其大意是說創新要在原有事物的基礎上進行,并在相應理論支持下,經過創新思維與反復創作之后才能獲得新的創造物或者新的產品。動態交互海報就是在基于形式美法則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創新與提高,而所形成的新的交互方式與信息傳達手段,不僅滿足了人們在視覺上的美感需求,而且體現了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形式美法則的構成原理作基礎,對圖形與動態效果不斷變化,而形成的新的信息圖像的一種交互方式。動態交互設計的含義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用科技手段表達海報的內容以及人文情懷;第二,在對形式美法則認可與肯定的基礎上再對設計理念與方法進行延伸,即運用交互理念實施重構和解析,進而派生出新的設計思維與設計聯想。因此在展現手法上還可以作如下的歸納。
1.對比與統一
在形式美法則指導下的對比與統一所表達的是根據基本的定型技巧,將不同的事物、形體、色彩等進行對比,即把兩個明顯對立的元素置放在同一空間之中,經過設計,使其既對立又和諧,既矛盾又統一,通過強烈反差獲得鮮明對比,以求得互補和互助的效果[6]89-92。“上海”的字體設計直接使用了對比與統一的手段,即將藍色斜條圖案與黃色方形圖案拼貼而成的中文文字進行了形狀上的統一與視覺上的強烈對比,以此為基礎再加入紅色的英文字母,而變化的方向及過程則采用統一的自下而上的變換方式。在最終展現的形式上其設計元素仍然是統一的方塊及斜條圖案樣式,但是其顏色和位置卻具有了動態的交互變化。
2.分散與交融
形式美法則對“對稱”問題是這樣表述的:對稱的構成能表達秩序、安靜和穩定、莊重與威嚴等心理感覺,并能給人以美感[6]92。在動態交互海報中,以藍色點狀作為最基本的設計元素,通過分散和交融的方式實施變化。在整個變化的過程中,將藍色的點狀匯集而形成了字母“h”。這就是典型的分散和交融手法的綜合應用,其結果展示的是一種字體。分散的藍色點狀和字母h兩種元素相結合,創造出新的圖案,能夠給觀者的視覺造就運動感,于是也就創造了多種思維的可能。
3.拆解與重構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美學的訴求與鑒賞能力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一些動態交互海報對設計元素的加工、提煉以及處理,創作出新形象的藝術形式,能夠增強海報的視覺沖擊力,也能夠滿足人的審美需要以及美學訴求。在形式美法則中強調節奏與韻律,不僅要求畫面具有統一的節奏感還要求畫面具有統一的韻律感,如此,就可以使整個畫面在結構上具有故事性以及強烈的運動氛圍。在圖3的動態交互海報中,其設計元素都是人們習見的標點符號,在設計師的安排下,將同一畫面中的標點符號實施方向和角度的變化甚至是拆分,即對順序進行重構,而安排符號的運動軌跡和運動方向。在重構的最后階段拼湊出新的圖案。此種拆解與重構的設計手法也能體現現代人的審美意識,更能體現形式美法則。
4.夸張與變形
夸張與變形的基礎都是針對客觀事物和客觀現象的一種具有人類強烈情感因素的再次創作。將不同的設計元素重新組合,運用獨特的交互方式推動運動和畫面的不斷變化,通過圖形化設計將設計理念借助創新手段進行展示。如海報是要告訴人們電影“港?”在18天后上映。在這個動態的交互電影海報中,運用日本浮世繪的藝術手段傳達其視覺效果,將所要的18天之后電影上映的信息借助海報中的燈籠給予展現,下部的海浪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在視覺上緊緊抓住觀者的同時,也將重要的信息傳遞出去了。這個動態的電影海報運用夸張和變形的手法展示了設計師的設計思維和設計理念。又如瑞典的一家藥店品牌Apotek海報也是運用夸張的手法將內容展示得淋漓盡致的。這張海報安置在地鐵站,其目的是要推廣藥店的護發素產品。在列車沒有抵達車站時,海報中模特的發型是固定的;當列車即將駛入時,由于特定的感應裝置激活了廣告牌中的相關元素,動態交互開始,隨之著重介紹產品的性能、特點和用法。在視覺和觸覺上能夠給觀者提供一種錯覺,以為海報真的可以隨著列車的運行而不斷運動和變化。
六、動態交互海報的發展趨勢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動態海報的廣泛應用可以為廣告帶來更多的商業利益[7]。動態海報能夠借助多維的動感體驗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表達主題,在滿足人的審美需求的同時,也能夠讓人在動態交互海報中接受和尋找更多的信息。在人們的生活中,經常能夠和“H5頁面廣告”打交道,這則根基于智能手機的使用,可以說H5頁面開啟了動態海報設計的歷史。通過人機互動,海報與動態與交互有機結合,亦即通過交互方式的變化和用戶的參與感覺,甚至可以讓用戶加入到動態海報的設計活動之中,形成全新的、個體意識強烈的創作效果。動態交互海報不僅推動了動態交互海報的設計,甚至加速了互聯網設計的步伐。
七、語結
在大數據的影響下,人們對視覺沖擊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視覺美感和動態感以及參與感的結合也更加緊密。因此設計師再也不能將動態和畫面截然分成兩個對立的部分,動態交互設計可以與任何設計實行視覺和觸覺上的高度結合。如今,數字化設計是當今設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動態交互海報設計也是廣告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作者:王芷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注釋
①圖1來源:ShanghaiType動態字體秀.
②圖2來源:ShanghaiType動態字體秀.
③圖3來源:ShanghaiType動態字體秀
④圖4來源:港?電影宣傳海報.
⑤圖5來自:瑞典兒童癌癥基金會.
參考文獻
[1]周旭.談視覺感知特征與包裝設計表現[J].裝飾,200(64):116-117.
[2]百度百科.海報的概念[EB/OL].(2013-03-31)[2016-01-20]
[3]孟娟.數字動態海報設計與展示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8:11.
[4]百度百科.視覺停留的概念[EB/OL].(2008-04-23)[2016-02-09]
[5]孫辛欣.基于移動終端應用軟件的動態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201(432):35-36.
[6]胡守海.設計美學原理[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89-92.
[7]昌佳,王玉紅.動態電影海報的設計特征[J].電影評介,201(4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