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人防醫療工程暖通設計問題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從濾毒通風量的確定、清潔通風量的確定、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排風等方面,介紹了當前人防醫療工程通風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期對人防醫療工程通風空調設計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人防醫療救護工程,通風設計,解決措施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是我國人民防空建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戰爭時期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救治、早期治療和專科治療工作的人防工事,是戰時保存戰爭潛力的強有力保證,是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我省的人防專項規劃及行政審批工作中,地下人民防空醫療救護工程一般會結合地面的醫療機構設置,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考慮到人防工程“戰備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發展思路,既要兼顧到戰時防空的需要,又要兼顧平時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屬于平戰結合工程,具有平戰雙重功能;二是考慮到這樣做有利于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平戰轉換,人防醫療救護工程考慮到地下環境的特殊性,大部分功能及設備設施平時都沒有到位,這就存在了大量的平戰轉換工程量,結合地面醫療機構設置,平戰轉換中可充分利用其設備設施及醫療救護人員力量,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由平時功能向戰時功能的迅速轉換。人防醫療救護工程作為戰時主要承擔對傷員緊急救治的戰時醫療救護的場所,首先必須確保戰時的防護要求,并滿足戰時及平時的使用要求。其具體做法應分別執行GB50225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和GB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由于人防工程埋于地下,內部封閉,其蓄熱能力強,夏季工事內部容易結露,空氣非常潮濕,因而必須采用通風空調措施來保證工事內的溫濕度要求。人防醫療工程空調多采用調溫除濕的原理,室外新風經過過濾、濾毒之后與室內回風混合,經過調溫除濕處理,達到工事內部對室內空氣的溫濕度要求之后,再送入工事內部。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空氣處理過程與平時民用工程一次回風空氣處理過程類似。由于我省近幾年新建人防醫療工程較少,有相當多的設計人員對RFJ005—2011人民防空醫療救護工程設計標準了解不透徹,再加之對RFJ013—2010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了解也不夠深入,造成了人防醫療工程設計中出現了好多問題,結合筆者多年在人防暖通設計和施工圖評審中發現的一些問題,與從事人防工程暖通設計人員進行探討,以期待共同提高人防暖通專業的設計水平和質量。
1濾毒通風量的確定問題
戰時濾毒通風量的確定應考慮三部分的內容:1)濾毒通風量按戰時室內人員新風量標準5m3/h~7m3/h來計算,實際可取大值;2)濾毒通風量按戰時人員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50h-1計算,同時附加室內保持超壓時的漏風量,《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規定人防醫療工程的防化級別為乙級,故室內保持超壓時的漏風量應按清潔區容積的7%計算,這點應引起大家的注意;3)濾毒通風量按第一密閉區分類廳的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40h-1來計算。經計算這三部分取值哪個大哪個即確定為戰時濾毒通風量。實際工程中,濾毒通風量都是按第一密閉區分類廳的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40h-1來計算確定的。但是建筑專業應注意,設計時分類廳的面積不宜過大,應按《人民防空醫療救護工程設計標準》中規定的來確定,還可以通過在分類廳設計吊頂來控制分類廳的體積,一般分類廳至少要保證2.6m的凈高。因為分類廳的面積過大造成濾毒通風量非常大,甚至超過了清潔通風量,一方面造成設備初投資增加,另一方面造成防毒通道內風速也過大,這點尤其應注意。救護站和急救醫院計算濾毒通風量時,第二防毒通道與電站防毒通道可按不同時使用考慮,但當設計戰時中心醫院時,因為中心醫院不止一個人員出入口且不止一個防毒通道,在計算濾毒通風的總進風量時,應考慮所有這些防毒通道同時滿足其換氣次數要求50h-1時的所需的排風量。
2清潔通風量的確定問題
戰時清潔通風量的確定應考慮兩部分的內容:1)清潔通風量按戰時室內人員新風量標準15m3/h~20m3/h來計算。2)戰時清潔式通風時,工程內部排風房間采用負壓排風,房間排風換氣次數查閱《人民防空醫療救護工程設計標準》中表4.3.8。但為了保證戰時人防醫療工程內部保持正壓,所以當戰時清潔通風計算的總排風量大于按人員新風量計算的總進風量時,工程設計總進風量按總排風量的1.05倍~1.1倍確定。當清潔通風量(新風量)確定后,可根據工事室內外空調設計參數,經過結合焓濕圖按消除余熱余濕計算,來確定空調總送風量、回風量等參數。
3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排風問題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排風系統也分為清潔式、濾毒式和隔絕式防護通風三種通風方式,戰時排風原理圖如圖1所示。戰時清潔通風時,第一、二密閉區內的排風機啟動進行排風,排風機風量按清潔式進風量與室內保持超壓時的漏風量之差進行計算確定;濾毒通風時,一般采用全工程超壓的方式進行排風,只有建筑布局不具備條件時,才采用局部超壓方式進行排風。濾毒通風時的排風通過第一防毒通道內設置的手、電動密閉閥門和通風短管直接排入擴散室內,此時排風機房內的排風機全部關閉。濾毒通風時的排風量則是按照濾毒式進風量與室內保持超壓時的漏風量之差進行計算確定;隔絕式防護通風時,排風機房內的排風機全部關閉。評審中多次發現,設計人員對人防醫療工程濾毒通風時的超壓排風理解有誤。超壓性能是指濾毒通風時,工程清潔區的空氣壓力大于工程外的空氣壓力的一種狀態。超壓是防止工程外染毒空氣在風壓和超壓作用下,沿工程口部及縫隙滲入工程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證洗消間和防毒通道通風換氣的重要保證。大多數工程均采用全工程超壓,即要求整個工程的清潔區超壓都要達到設計超壓值。針對圖1,超壓排風時,關閉手、電動密閉閥門M1,M2,M4,打開手、電動密閉閥門M3,M5,M6,M7,空氣超壓進入第二防毒通道,經過第二防毒通道和檢查穿衣室之間門下的百葉進入檢查穿衣室,再經過通風短管進入淋浴間,之后通過淋浴間和脫衣間之間防護墻上設置的自動超壓排氣活門,空氣超壓至脫衣間,再通過脫衣間門下的百葉進入第一密閉區(分類廳),最后空氣經過手、電動密閉閥門M6,M5,M7排至位于第一防毒通道的擴散室排至室外,完成整個工程的超壓排風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點:1)超壓排風過程中經過的密閉閥門、門下百葉及通風短管管徑按風速不超過4m/s確定。2)由于濾毒通風量按第一密閉區分類廳的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40h-1來計算確定的,濾毒通風時的排風量非常大,如果分類廳的排風全部通過防毒通道排風,則防毒通道內的風速將過大,在這種情況下,可增加一路管路,如圖1中的M8,M9管路,直接通過擴散室排至室外,此管路可分擔一部分排風量,解決第一防毒通道風速過大的問題。同時還應注意的是,人防醫療工程的清潔式排風應考慮按不同的衛生要求來設置排風系統,衛生間一定要單獨設置排風系統,不能與工事內部的排風系統混用,建筑專業可以通過增加排風口的辦法來解決。
4空調室外機防護室的設置問題
為了保證人防醫療工程內部的空氣環境適于傷病員救治,工程內部一般都需設置空調系統。當前人防醫療工程空調主機一般均采用風冷熱泵型單元空調機組或地下工程除濕空調機組,為保證空調系統戰時能連續正常運行,應對空調冷熱源采取防護措施,使其不被爆炸沖擊波破壞。因此空調機組的室外機必須設置在空調室外機防護室內。室外機防護室必需滿足防爆波要求,必需設置獨立的進排風系統以及相應的通風口防護措施。空調室外機防護室內的懸板活門選型應根據風冷空調室外機冷凝風機循環風量確定。由于人防醫療工程建筑面積有所限制,當沒有足夠的面積設置室外機防護室的進排風通道時,風冷空調室外機組也可設在柴油發電機房內,通過柴油發電機房的冷卻系統對其進行冷卻,但選用風機時應考慮附加風冷空調室外機冷凝風機循環風量。
5毒劑報警器的設置問題
按照防化規范的相關規定,乙級防化級別的人防工程應設置毒劑報警設施。毒劑報警設施主要由探頭、主機和連接電纜組成,主機應設置在防化通信值班室內,而毒劑報警器探頭的設置應根據戰時進風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位置,具體設置按防化規范7.1.6條的規定執行。探頭外殼要有接地措施。設置中還應注意三個問題:1)探頭與防爆波活門之間有距離的要求,參見防化規范7.1.6條的規定,即距離要大于豎井內清潔式通風平均風速與電動閥門關閉時間+5的乘積;2)壁龕的寬度大于500mm,深度大于500mm,高度要大于600mm,原則上還應設置抗沖擊波防護措施;3)毒劑報警器的探頭與主機的連接電纜穿管應預埋內徑為DN50的鍍鋅鋼管。以上這些內容設計人員一般都未考慮。空氣監測設施主要包括空氣放射性、染毒性和空氣質量監測三個主要方面,規范要求乙級防化級別的人防工程應設置空氣放射性和染毒監測,丙級要求是宜設置空氣放射性核染毒監測;乙級、丙級以及丁級防化級別的人防工程應設置空氣質量監測。醫療救護工程中的中心醫院應采用自動監測方式,其中毒劑監測儀設置在濾毒進風系統合并設置出入口的最后一道密閉門內側的壁龕內。
6有關人防醫療工程防化說明的問題
在施工圖評審中發現,大多數的設計院對防化知識了解不夠,說明中沒有防化說明。筆者認為對于防化級別為乙級的人防醫療工程,應在圖紙中單獨對防化部分做說明,內容包含以下幾點:1)人防醫療工程防護單元的防化級別為乙級,應設空氣放射性監測、空氣染毒監測和空氣質量監測,且應設置毒劑報警器,分主機及探頭兩部分,主機位于防化值班室內,探頭位于壁龕內,兩者的連接電纜不得裸露在外,其穿管應預埋內徑為DN50的鍍鋅鋼管。2)空氣放射性監測由取樣和測量組成。空氣放射性監測儀設在濾毒室,取樣操作點設在濾毒室內。3)空氣質量監測儀設置在工程主體內,距地宜為1.5m。4)在自動檢測儀器安裝處均設置220V5A三孔電源插座一個。
7結語
人防醫療工程通風設計中主要存在以上幾個問題,設計人員應認真學習《人民防空醫療救護工程設計標準》和《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這兩本規范,充分領會規范精神,在設計中認真執行規范的相關內容和要求,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好滿足規范的人防醫療工程暖通設計。
參考文獻:
[1]RFJ005—2011,人民防空醫療救護工程設計標準[S].
[2]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S].
[3]RFJ013—2010,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S].
[4]管亞君.新規范下人防救護站戰時通風空調設計的探討[J].建筑施工,2014(8):988-990.
作者:黨衛民 單位:山西省人防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