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與施工要點,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市政給排水系統是城市基礎設施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重視。針對給排水工程的設計方法、設計原則、設計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施工技術要點。
關鍵詞:基礎設施;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施工要點
0引言
城市排水工程主要由排水管道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排水出入口構成,排水管道系統由排水管道及附屬構筑物共同組成,該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生活污水及雨水,將這些水按照規定路線運送到指定的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這一系列的處理流程均需市政排水工程按照城市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進而確保排水系統能夠滿足城市基本排水需求。
1給排水系統設計方法及原則
基于目前國內城市發展基本情況來看,城市化建設進程依然處在發展階段,給排水系統對城市的服務功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在進行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時,相關設計人員要不斷轉變設計觀念,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原則相結合,從而推動城市化建設進程。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市政給排水工程聯系密切,給排水系統不僅可完成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供給及生活污水排放等,并且可將地面上的雨水快速地排放出去,因此給排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居民的生活質量,在對給排水工程進行設計時要遵循以下原則:譹訛合理布置管道系統,明確劃分匯水流域,科學設計排水水流方向及相應的出口位置;譺訛全面了解城市內部道路基本情況,確保設計能夠快速排放降水;譻訛設計雨水工程時,要對該城市的雨季及道路積水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然后通過相關計算公式和徑流系數進行排水工程設計;譼訛在管道敷設時要充分考慮敷設坡度,并要根據其他因素確定管道埋設深度;譽訛合理設計排水量,綜合考慮施工要求及當地氣候條件;譾訛設計污水工程時,要充分了解城市污水排放標準,然后根據管道充滿度及水流速度等因素,確定管道敷設深度、管徑、坡度等,并在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施工成本。
2市政給排水設計存在的問題
2.1給排水管道埋深設計不合理
設計市政給排水系統時,部分設計人員對城市的基本情況了解不全面,設計時存在給排水系統排污管道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在進行設計時,由于污水提升泵站的埋深位置設計不合理,導致排污管道的埋深不合理,城市市政規劃管網的豎向高程得不到相應的保障,進而導致城市中的污水不能及時排放。因此,為使城市污水能夠及時排放,要對管道埋深進行相應的設計調整,以符合城市市政管網規劃要求,確保污水能夠及時排放。
2.2雨水排放系統設計問題
雨季來臨時,當降雨量很大時,地面雨水不能及時排走,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就目前國內基本情況來看,在雨水處理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市政雨水管線位置布置不合理、管道直徑小、排水能力低,對當地降雨量沒有明確了解等。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在雨季出現一次降雨量較大的降雨時,就會導致城市內部發生內澇。因此對于城市內澇問題,要結合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利用城市內部的公園、人行道、綠化設施解決雨水排放問題,利用城市內部的各項基礎設施,對雨水進行收集、凈化,進而減少雨水對城市造成的污染,增加城市雨水滲透能力,以緩解市政排水管線壓力,達到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目的。
2.3管道設計不合理
市政給排水系統是城市道路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對城市的其他功能起到補充和制約作用,并對城市的經濟發展有直接影響。施工單位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市政給排水施工的重要性,但目前部分從事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相關施工單位缺乏排水管道設計的理論知識,在工程施工前期未根據城市基本情況及氣候等條件進行合理設計,導致城市部分區域排水設計不合理,當城市遇到較大降雨量時,排水系統無法將雨水進行有效分流,從而給城市帶來嚴重的洪澇災害,進而嚴重影響城市健康發展。
3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
3.1道路施工技術要點
市政排水工程大部分在地下進行施工,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開挖路面,開挖路面施工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施工過程,如果路面開挖施工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不僅會對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而且會給人們帶來危險。因此,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和規定進行道路開挖施工,盡可能減少因開挖施工對路面造成的影響。此外,在對溝槽進行回填時,應將溝槽內的磚、木塊、石塊等雜物清理干凈,溝槽內不得有積水,不得帶水回填,回填材料應采用砂、砂礫、石灰土等材料,回填時應采用分層回填,并根據壓實度要求、壓實機械等,現場試驗確定壓實遍數,以確保溝槽回填質量。
3.2防護道路兩側建筑施工技術要點
給排水工程在開挖施工過程中也會對開挖面周圍建筑物的穩定性造成影響,進而影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開挖之前要對施工現場周圍的建筑物地基進行重點勘查,如果建筑物地基不滿足給排水工程開挖時,要改變設計方案,繞開建筑物進行開挖施工。除此之外,在開挖過程中如果遇到軟弱地基土時,應預先對地基進行相應的加固處理,如可利用擠密法,土基成孔后灌入砂、石等堅硬材料,以提高溝槽地基承載力;或可在軟土地基上鋪設片石石塊等材料,提高地基承載力;除此之外還可利用化學加固法、排水固結法等提高地基承載力,以降低事故發生幾率。
3.3施工材料
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與其所采用的施工材料有直接關系,因此要保證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首先要確保所采用施工材料具有較高的質量并可滿足工程施工要求。在工程開工之前要對施工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以從源頭解決工程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在控制材料質量時,首要基本要求是要購買帶有出廠合格證的材料,并在購買前要對材料進行進一步質量檢測,對管材的壁厚、直徑、長度、角度等幾何尺寸進行檢測,不同位置的管道需要承受不同的荷載,其壁厚也不同,這就需要根據設計要求,對管道壁厚進行仔細檢測,以確保管材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此外,材料進場后要配備專職材料管理人員,并制定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人,以確保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3.4施工過程控制要點
施工中最重要的內容是選擇合適的排水管材,并要對管材進行仔細檢查,確保所選用管材沒有裂縫等質量問題,在溝槽開挖成型后,下放管材之前要精準測量管材中心線、邊線、高程等數據,并且相應地放出檢查井、雨水井的位置坐標。在進行管材溝槽開挖時,管溝兩側很容易出現塌方的問題,因此在開挖時一定要對開挖深度、浸水情況及斷面質量進行重點控制,避免發生超挖泡水等現象,要確保開挖施工質量,需做好以下工作:譹訛在施工之前要對給排水工程設計規劃線路地質條件進行勘查,然后制定相應的開挖方案,確保邊坡不會發生坍塌;譺訛在進行斷面開挖時,在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質量控制工作;譻訛要嚴禁槽底存水的現象發生,敷設管材時要對松軟土體進行相應的加固處理。
3.5施工完成后相關工作要點
給排水工程竣工后要對管線進行閉水試驗,要對管材滲漏著重檢查,如果發現管材存在砂眼裂縫等問題時要采用砂漿填補,對漏水部位要用水泥漿封堵。閉水試驗完成后,管道強度達到設計要求且驗收合格后進行分段隱蔽施工,即對管溝進行回填施工,對管溝進行回填施工時要確保溝內沒有積水,還需注意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土等承載力不夠的土不能用于管溝回填,回填工作完成后進行路面恢復工作,采用瀝青混合料攤鋪,路緣石及雨水口等結構處要進行黏層油施工,并確保結構周圍瀝青混合料鋪筑均勻符合設計要求。上述所有施工過程全部完成后,要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壓實,使路面表面平整度達到設計要求。
4結語
市政給排水工程建設質量與人們日常生活及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有直接聯系,相關施工單位應重點控制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對施工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上報,不得盲目處理,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提高施工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以確保給排水工程具有較高的施工質量,為人民提供高質量服務,推動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賈衛利.市政給排水工程中設計與施工要點分析[J].居舍,2019(27):61.
[2]張安昆.市政給排水設計中設計與施工要點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1):193-194.
作者:劉芳利 單位:武漢友順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