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人防工程設計要點與綜合效益解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由于人防工程具有平戰結合的特點,與普通建筑工程相比,人防工程設計需要考慮局部建筑與整體環境關系的同時滿足特定的防護要求。結合部分人防工程設計項目,分析人防工程設計的一些要點以及其對戰備、社會經濟、生態等綜合效益的影響。
[關鍵詞]人防工程;平戰結合;綜合效益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了土地資源緊張、地面環境惡化等問題,而人防工程的合理規劃設計有助于地下空間的科學開發和利用,緩解地面擁擠等問題。在進行單建式人防工程或人防地下室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研究其內部空間合理布局、安全性、經濟性及未來新技術新材料應用等方面的問題,使其既能滿足平戰轉換需求,又能帶來一定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1人防工程設計應實現戰備效益
人防工程是戰爭、災害等重大危機發生時,能及時進行人員動員、疏解、掩蔽的重要基礎設施,在非戰爭狀態時,人防工程可用于物資儲運、書店展覽及支撐部分商業活動等功能,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由于人防工程需要滿足平戰結合的要求,因此不能只關注空間活動的便利性而忽視了其戰備屬性。如很多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沒有結合戰備需求而使其整體抗力等級偏低,那么就會在遭遇空襲時導致過多的人員傷亡和裝備破壞。也有個別人防工程設計人員認為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偏遠,在戰爭時期遭受打擊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是滿足平時使用功能或為了節省成本的需求,在設計的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建成的人防工程質量不過關。因此,人防工程在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最新規范和技術要求確定其抗力等級并嚴格審查設計圖紙和監管施工過程。相對于普通建筑物,人防工程為達到較好的防護效果,往往在結構設置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以達到較高的承載力。出入口是在戰時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及發生破壞的部位,不能單純地參考普通地下室建筑。其出于安全考慮有額外的結構設計要求,不能僅因成本預算等問題忽視人防功能需求。同時,在人防工程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單元循環系統的獨立運行以及與口部墻體、防火墻等之間的關聯,做好配套電站和通風井設置,保證工程空間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時落實好安全設計理念,達到平戰結合的要求。人防地下室的設計中,主要口部的選定和結構布置十分重要,主次口的確定是重點也是起點。依據規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3.3.1條規定,防空地下室的每個防護單元不應少于2個出入口(不包含豎井式出入口、防護單元之間的連通口),其中至少有一個室外出入口(豎井式除外)。在現今的項目中,開發商越來越注重景觀設計,注重建筑的外立面美感,注重工程的整體空間和諧,作為主要口的直通室外的出入口無疑會破壞整體景觀設計,甚至有的項目不具備設置直通室外出入口的條件,現有的汽車坡道和非機動車坡道成了主要口部的首選。以南京奧體新城社區中心項目為例,該項目基地位于南京市建鄴區奧體板塊北側,在建筑空間設計上,地塊面向興隆大街沿街面近300m,卻僅有50m進深,基地極其狹長卻需要滿足復雜交通和功能的需求。在城市空間貢獻上,其作為社區綜合體存在的同時,需要創造獨特的城市形象,提供嶄新的立體城市空間,打造充滿城市活力的街區。該項目的人防地下室位于地下3層,無直通室外的出入口,也沒有條件布置直通室外的出入口,縱觀全局,唯一的室外出入口便是地下1層通往室外的汽車坡道。設計者通過在室外汽車坡道旁布置了一個從地下3層通往地下1層直達室外汽車坡道的樓梯,這樣位于地下3層的人防地下室便可以利用直通室外的汽車坡道作為主要出入口了。
2人防工程工程設計應充分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
人防工程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及平時功能中的便利性是負責工程建設的行政部門和房地產開發商都非常看重的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明確規定:“人民防空實行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貫徹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在人防工程設計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其與片區總體規劃、上層建筑物、地下空間中其他商業活動以及工程內部不同分區和單元之間的關系。平戰結合就是人民防空建設要在平時和戰時發揮作用,實現戰備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寸土寸金的當下,人防工程設計不僅要滿足防護的要求,更應充分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改善區域環境。隨著2019年1月1日人防新規的出臺,更多的戰時房間、設備等需要在平時就砌筑到位,便于平戰轉換,這意味著再次提高了對平戰結合的設計要求。目前地下室平戰結合比較常見的就是地下汽車庫(平時功能)與人防地下室(二等人員掩蔽部)的結合,此類項目設計要求主要有2點:(1)滿足戰時設計功能;(2)提高停車效率。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在滿足戰時防護要求的基礎上提高停車效率。以某工程為例,圖1和圖2分別展示了某工程次要口的平、戰時平面圖,由于新規明確了除干廁以外的戰時房間必須全部砌筑到位,則戰時進風機房布置在車道上就很不合理,導致停車效率大打折扣。如果調整一下次要口部的布置,則這個戰時進風機房就可以布置在側邊,調整方法如圖3所示,原布置看似不占車位,實則影響了6個車位,修改后的布置看似占了2個車位,實則與原布置相比多停了4輛車。這里僅將次要口的擴散室往里推,鏡像除塵室,采暖通風專業的戰時進風機房就可以布置在側邊了。在新規下,各專業的溝通協調顯得尤為重要。
3人防工程應注重發揮綠色建筑環保效益
綠色建筑是指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在地下空間開發過程中,著眼于工程的長遠使用價值,應在人防工程設計過程中積極融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解決地面空間擁堵環境等問題,為人們創造環保、舒適的生活環境。人防工程在布局和設計方面也應注重與周圍環境布局的有機和諧統一,實現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選擇有利的地形地貌。盡量利用現有地貌,減少人工偽裝,有利的地形地貌也可以降低施工難度、節約工程造價、方便對工程維護運行。(2)交通便利。方便引接水源、電源。良好的交通條件便于戰時人員的疏散,而水電是維持人防工程運行和人員生命的必須能源。(3)每個區域的人防工程建設應成體系配套,功能齊全、規模協調。(4)相鄰的人防工程宜相互連通,形成一座四通八達的地下城。地上綠色建筑的發展以及科技進步等因素也促進了綠色理念在地下空間中的應用。在地下空間設計過程引入集成化設計等理念,促進了綠色理念貫穿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全過程。在綠色生態建筑視角下,應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合理規劃地下建筑的形態布局,使其能滿足使用、視覺、感官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以及通過科學的空間結構布置以及恰當的下沉庭院、天窗與光導管設計、智能空調系統和新能源技術等,保證地下空間的采光度并及時排出有害氣體,給人們更舒適的體驗感。實際上,地下空間資源非常寶貴,在人防建筑設計的全過程中,要提前做好合理規劃,避免過多重建和返工,爭取將地下空間高效利用起來。同時,將地面建筑、結構、采暖通風、給排水、電氣等各專業新理念、新工藝、新材料等積極地加以運用,因地制宜促進人防工程的節能和長遠的環保效益,不能讓建成的人防工程成為一座座“空城”,使人防工程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促進地下空間開發的可持續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防工程在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符合現有的最新規范標準,既要達到其戰時的防護要求,又要滿足平時的使用功能和消防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根據人防工程所處環境和總體規劃,通過合理設計增強空間利用效率,更好地發揮工程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同時,人防工程應注重綠色工程理念,更好地發揮其環保效益,促進地下空間有效開發。
參考文獻
[1]梁世明.地下室建筑設計在人防工程中存在的問題[J].四川建材,2007(6):91–92.
[2]曾艷.地下室建筑設計在人防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117.
[3]莊偉杰.地下室人防建筑的設計要點分析[J].江西建材,2015(9):33,36.
[4]賀俊威.高層居住建筑地下室人防建筑布局形式比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5]徐曉春,李迪.人防地下室建筑設計及效益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16):27–28.
[6]王海濱.綠色生態建筑視域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J].城市住宅,2019,26(4):20–22.
[7]洪辰玥.地下公共空間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8.
作者:黃思婷 單位:南京市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