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程設計檔案信息化管理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引言
工程設計檔案承載著項目勘察、測繪、規劃、設計等大量基礎資料和設計成果,包含大量的工程檔案信息資源以及設計文本圖紙。只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創新檔案資料管理模式,才能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工程設計檔案管理特點及信息化管理現狀
工程設計檔案指的是在項目建設活動中所形成的檔案資料,應收集項目立項至竣工驗收完成的全過程信息。主要具備以下特點:(1)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長,一般跨度都是幾年,個別大型工程因為政策因素等原因甚至跨度達到十數年,期間所產生的工程設計檔案數量繁多,包括地質勘察、地形測繪、水文水能等基礎資料、原始計算底稿、文本、圖紙、文件。(2)工程設計檔案牽涉面廣,其中工程項目選址方案、建設區域勘探結果、生態環境報告、移民安置方案、區域經濟發展調查報告、各級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批復文件等,往往跨越數個市縣,甚至跨越省份,造成檔案收集周期長、變更較多、復雜程度也比較高。(3)工程設計檔案應用程度比較高。工程設計檔案是對于設計活動的全過程記錄,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項目的施工、監理、竣工階段都會使用。另外,在項目建設完成后,可能還存在后續設計和施工,比如災后重建、病害整治等,在此過程中必然需要原設計檔案的支持。迄今,一些設計單位的檔案管理方式還停留在傳統的檔案收集、整理、鑒定、保管、檢索、統計、編研和利用上。另一些則是以單位網絡平臺建設和信息技術為手段,初步完成了基于內部局域網的檔案資源管理。但隨著工程建設飛躍式的發展,檔案數量呈幾何倍數遞增,以某大型設計單位為例,需要數字化的庫存檔案有90余萬件,底圖31余萬張、藍圖31余萬張,而且增量檔案還在以每年約3萬件的速度持續增加。雖然單位已經開始投入資金建設檔案信息化系統,但目前使用的ECM系統已經不能滿足工程建設的利用需求。不難想象,隨著設計工作對檔案利用需求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對檔案信息化程度的更高要求。目前,檔案管理正朝著多樣化、開放化以及信息查閱平臺便捷化等方向發展,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深入研究信息化技術在工程設計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已迫在眉睫。
3工程設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幾點思考
爭取單位領導對檔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工程設計單位檔案部門應主動爭取領導對檔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視與支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改變思想觀念,統籌規劃,根據單位檔案管理實際需要,合理增加經費投入,配置先進的管理設施、設備和軟件等,解決關鍵問題,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檔案信息化工作。配備高素質人才,建設創新型檔案人才隊伍。設計單位應為檔案部門配備高素質的檔案人才,要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加強檔案工作人員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他們在檔案基礎業務、檔案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和綜合素質,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創新型檔案人才隊伍提供保障。檔案工作人員應自覺改變傳統的工作思維,樹立勇于創新的工作理念,加強對新技術、新理論的學習應用,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技能。完善檔案信息化設施設備。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技術基礎及設施設備,以保證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開展。若單位原有檔案信息化的起步較高,則可以充分采用大數據技術,加快工程檔案的數字化平臺建設,以提高對檔案數據信息分析和處理的科學性。同時,還可以建立健全管理服務模式,根據不同用戶需求,通過合理應用數據庫系統為專業技術人員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是大限度推進信息交流與共享。若單位起點較低,則可以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第一,建立健全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在計算機系統技術升級以及功能擴展中,可同步組織實施檔案信息系統更新。第二,加速推進傳統紙質檔案數字化。第三,充分利用先進的檔案管理和信息化技術,對工程設計檔案進行收集、整理、排列和自動分類,以提升工程設計檔案存儲、傳播和檢索水平。
4結語
綜上所述,工程設計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管理模式以及高效率儲存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設計檔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減少管理成本,促進工程設計檔案管理的信息化與規范化。為此,應積極構建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創新檔案管理模式,以提升工程設計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及時準確地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要。
參考文獻:
[1]徐冰.信息時代對傳統檔案信息管理模式的挑戰[J].科學技術創新,2014,6(17):158-158.
[2]潘曉露.信息化時代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J].卷宗,2015,8(2):36-37.
[3]李霞.信息時代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模式[J].商,2015,2(11):192-192.
作者:張海燕 單位:四川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