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基于服務設計理念的文創產品設計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隨著社會由經濟富足需求向精神富足需求的轉變,文化創意產業應時而生。借由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鄉村文創產品得以蓬勃發展。一方面,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保護與傳承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而鄉村文創產品恰好契合了鄉村文化走向大眾的內生需求;另一方面,鄉村文化憑借其內容多元性和價值厚重性成為文創產品設計的“靈感寶庫”,能為鄉村文化產品的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文創產業在我國農村起步較晚,經歷了由上層市場下沉的歷時性過程。目前,我國的鄉村文創產品的發展總體向好,但在理念、實踐層面還存在一定的掣肘。一是產品導向設計。其缺乏消費者立場,在產品理念向服務理念的過渡上略顯乏力。二是產品內容設計。其沒有深耕本土資源,缺乏地方特色,文創產品同質化泛濫。三是產品市場設計。其缺乏宏觀視角,產品分發通路受堵,消費者畫像匱乏也使得渠道被困在本土。產品思維占優、服務理念示弱,導致當前我國鄉村文創產品設計存在諸多桎梏。而服務設計理念的介入,恰好可以疏通鄉村文創產品設計的堵點。
“服務設計”一詞最早出現于 20 世紀 90 年代,它是伴隨世界經濟轉型而誕生于當代設計領域的全新概念。在由國際設計協會于 2008 年主持出版的《設計詞典》一書中,服務設計是這樣定義的:從客戶的角度來設置服務的功能和形式,讓客戶覺得可用、有用、想用。服務設計理念倡導參與者共同合作、切入痛點提升服務質量、重塑價值并建立情感連接,這些新理念給鄉村文創產品設計帶來了新的思路,即:摒棄孤立的產品思維,拓展廣泛的服務思維。一是鄉村文創產品的外觀設計要優化產品視覺形象。文創產品外觀很大程度地決定了消費者對產品的“眼緣”,因此必須提煉當地最具民俗文化代表性的視覺藝術元素,在材質選用、色彩搭配上“精耕細作”,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賞。二是鄉村文創產品的內涵設計要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文創的根基是文化,文創產品的意義正在于將創意融入產品,由此架起文化溝通的橋梁、奉上文化享受的盛宴,這才是鄉村文創產品設計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因此,鄉村文創產品應特別注重對當地文化的挖掘和提煉,就地取材、返璞歸真,增強產品的內在黏合力。如,皮影和年畫的融入可為鄉村文創產品設計增色不少。三是在鄉村文創產品的流程設計要建立產品服務系統。針對產品產業鏈并結合當地服務業,如結合旅游業等不斷優化鄉村文創產品設計戰略、生產、管理、流通、回收等各環節的系統性設計。這些舉措可以使文創設計的微觀環節立體化呈現,讓無形的服務物質化、具體化及可視化。
從文創設計的認識論上回歸到文創產品的本體論上,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是不斷挖掘和追尋文化、民族、地域等特殊元素的過程,也是使用典型元素實現創意、文化、內涵的多重表達過程。它與普通產品的差異本質上在于其對文化性和審美性的突出強調。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鄉村文創產品所包含的審美價值和情感價值才是觸發其購買行動的主要誘因。因此,當談及基于服務設計理念的鄉村文創產品設計策略時,我們所探討的其實是鄉村文創產品如何回歸消費者審美與情感的設計初衷。鄉村振興背景下,下至具體產品、上至服務鏈條,鄉村文創產品設計亟待服務設計理念的引進與革新。但如何讓服務設計理念在鄉村文創產品設計上“活性長存”,實現鄉村文創產品“自我造血式”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一個“進行時”話題。對此,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出版了《文創產品設計及應用研究》一書,為探究當下鄉村文創產品設計的發展進路提供了新的視角。全書共 5 個章節,先追溯文化產業的起源,逐步深入至具體設計元素的提煉和創新,如插畫藝術、剪紙藝術等的創新性發展,為我們承繼鄉村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此外,該書還探討了基于移情法的文創產品設計,為我們提供了鄉村文創產業發展新的理論切口??傊?,該書框架結構清晰、案例選取得當,可為我國鄉村文創產品設計帶來啟示,并為整個鄉村文創產業發展帶來契機。
作者:李翠 吳寒 單位:武昌首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