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兒童功能性服裝設計解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兒童功能性脊椎矯正服裝設計研究是針對日常生活中“脊椎微畸形兒童”,通過對其在已畸形或者存在畸形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從而設計研發的一種功能性產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脊椎;服裝;兒童
0引言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的問題,因此功能性服裝的需求大大增長。功能性服裝的發展前景確實是不可估量的,根據專家預測,21世紀全球服裝業將發生巨大變化[1]。這些服裝在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同時還利用科學技術增加了與生活的聯系。在一個大范圍內,同樣是功能性服裝,但是它們針對的消費者年齡階段不同,對于0~14周歲兒童,其身體在生長過程中脊椎往往受不正確的姿勢影響發生改變,兒童功能性脊椎矯正服裝可以很有效地預防及解決此類問題,為此,把科技運用在服裝中是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1項目研究背景
人的身體機能是從哪里開始開始變老的呢?有的人說是從頭發,有的人說是從腿部,也有的人說先從眼睛開始。其實,人的變化是先從脊柱開始的。科學家預測,跟隨時代的發展,當代人的壽命本應在120歲左右。但實際上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卻不到80歲,因為脊椎病讓人的壽命縮短了三分之一。在實際生活中,許多老年人的思維還是很靈活,但身體上的變化使他們卻步難行,當遇到各種疾病往往會產生諸多麻煩,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脊椎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體骨骼結構中最復雜也是最重要的“支柱”,它支撐整個人體的重量,是人體神經系統的總干道,由于脊椎和骨盆在力學上緊密聯系,其中有的部分對整個脊椎起主導作用。所以,每一塊椎體發生變化,都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脊椎在人體骨骼結構中具有環環相扣的特殊功能。腦神經都經由脊椎到達人體的各個器官,它也是人體的控制中心。一旦“控制中心”有了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神經產生壓迫,從而影響人體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因此,脊椎的健康與否關系著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長短[2]。將頭和軀干的重力及彎矩傳遞給骨盆;保證肌體、頭、軀干和骨盆充分的生理活動;保護脊髓免遭外力損傷,并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及脊柱的內外平衡。這是決定脊椎健康與否的3個要素。這種機能是人一生都需要的,但是從兒童學習走路時起,就開始對自己的脊柱進行著挑戰。并且很容易在日常生活、學習、運動和工作中受到影響,所以近年來脊柱相關疾病越來越普遍,并呈低齡化發展。許多兒童由于脊椎的位移產生了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和頸肩腰疼痛等癥狀,但由于人們對脊柱病缺乏全面深入的認識,常常錯過對脊椎病的最佳治療時間,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脊椎位移加重,椎間盤退變突出,脊柱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等危及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的脊椎疾病。因此,預防脊柱疾病的發生首先從兒童抓起。如加強正確的姿勢訓練來保持脊柱的相對穩定,并要求兒童盡可能遠離一些現代科技產品,如電腦、電視、電話和空調等。盡可能參加一些有氧運動和不超過脊椎生理曲度活動功能的運動,在平時生活中養成坐正、站直和躺平的好習慣,注重頸背部及腰部肌肉的鍛煉。因為兒童時期是人生中的成長發育期,也是脊柱的快速成長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脊柱健康的基本保證,所以要倡導脊柱健康新理念應從兒童時期樹立起來,這樣才有利于人體生理健康。
2兒童功能服設計的研究內容
兒童功能性矯正服裝的原理是利用外力達到矯正脊椎的目的。眾所周知,兒童時期的脊椎最容易發生改變,必須要在這個階段預防及矯正。以下為4種常見脊椎問題。常見的脊椎變形示意圖如圖2(圖片來自王西嶺教授的網絡文章)所示。從左到右依次為胸段脊椎側彎;胸腰段脊椎側彎;腰段脊椎側彎;雙側彎。兒童功能性矯正服裝的作用大致分為2種環境,一為物理環境,二為生理環境。
2.1物理環境
2.1.1脊椎矯正
大多數的兒童在生活過程中受不正確的引導,例如玩游戲機、手機和電腦等,在此過程中不正確的姿勢促使脊椎發生改變,從而形成脊椎的三維畸形。借鑒“背背佳”以及醫學專業輔助產品,將其應用到衣物中,在原有的“三維力系”矯姿法的基礎上,遵循人體生物力學的“脊椎三維整體活動模式”[2],利用矯姿法達到矯正脊椎的目的。在上衣的內里,縫制含有錦綸的拉伸帶,加寬肩部的部分減少壓力使兒童能舒適地佩戴,拉伸肩部可以有效治療脊椎前傾,控制左右側粘合帶可以治療脊椎側彎,松緊度根據佩戴者脊椎彎曲程度由其自己掌控,治療可分為適應、調整和固定3個過程。
2.1.2防寒保暖和調溫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皮膚表面最舒適的溫度為33~34℃,如果外來溫度與之相差1~3℃,人體則不會感覺溫度有什么變化,但如果外來物與之相差4~5℃人體則會有過冷或過熱的感覺,兒童功能性矯正服裝選擇的面料正可以把溫度差控制在3℃以內。選擇一款特殊纖維材料作為主體面料,材質輕盈同時保溫性能較強,跟以往的保暖內衣不同,這款材料同時具有調溫功能,可隨著環境氣溫降低或升高,產生雙向變化,自動調控其保暖能力及散熱透氣能力,使衣下微氣候保持恒定的溫濕度,穿著既舒適溫暖又透氣涼爽。當天氣變冷時,纖維中的特殊液體會分解出氣體,形成氣泡,使纖維膨脹,孔眼關閉,織物變得蓬松,保溫能力提高,穿著十分暖和。一旦天氣轉暖,氣泡又還原成液滴,于是纖維收縮,孔眼張開,使織物的透氣散熱能力提高,穿著涼爽透氣。又有人擔心,這纖維中的特殊液體在日常換洗和晾曬中會不會流失或蒸發,對于這個問題完全不用擔心,這是面料的自有屬性,像棉、羽絨、聚酯纖維和氨綸等經過換洗和晾曬不會發生改變一樣。總的來說所謂的調溫功能,其實就是利用面料自身“熱脹冷縮”的屬性來調整穿著者皮膚表面的溫度。
2.1.3耐磨
一般來說最耐磨的當然是化纖面料,但是要是純化纖肯定也有很多的缺點,例如怕火星、不透氣、不吸汗和不舒適等。兒童的肌膚比年齡較大的人來說必定是嬌嫩的,所以要區別對待。對于耐磨面料,要求最高的一般運用于軍事方面,如作戰服的面料構成就是尼龍與棉各占一半,這種組合能做到最高要求的透氣、耐磨和耐火功效。除了面料本身的材質構成之外,面料的紡織方式也很重要,如斜紋布就是耐磨面料的代表,生活中流行的牛仔褲以及工作服都是選擇了斜紋布,但是斜紋布明顯的缺點是厚,于是人們發明了帶橫豎加強織紋的防刮布,輕薄結實。兒童功能性矯正服裝選擇最耐磨的化纖尼龍面料,50%尼龍+50%棉,在重要部位(肘部、膝蓋)添加面料,與其他面料進行拼接,使衣服在日常生活中既能保證耐磨耐用的功能同時還能具有一定的舒適性。
2.2生理環境
2.2.1防跌倒受傷
在人面臨跌倒的時候,大多數的人會用手臂護住頭部,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在服裝的肘關節、小手臂背部、肩部和膝蓋等人體易受傷部位,加入了尼龍、布、塑料、硅膠、高分子材料、橡膠和聚酯纖維等化學合成物,使這些部位具有抗拉伸、透氣好、舒適和堅韌等特點,尤其是兒童衣服的關節處采用了英國工程師理查德發明的D30凝膠,它可以被擠壓成任意形狀,當兒童不慎跌倒或遭遇其他意外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到兒童的身體,讓兒童不至于面臨太大的危險。
2.2.2防丟失
在衣物的領口處印上根據兒童基本信息生成的二維碼,同時采用鮮艷的顏色,可以引起家長的注意,衣服上的圖案可選擇當下流行的動漫人物。
3結語
兒童功能性矯正服裝得益于當今時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對預防和治療兒童脊椎問題有著明顯的效果,遵循人體生物力學的“脊椎三維整體活動模式”,利用矯姿法達到矯正脊椎的目的,還有各種輔助功能。
參考文獻
[1]周路菡.智能服裝大踏步而來[J].新經濟導刊,2015(8):24-29.
[2]李莉穎.脊柱健康,你關注了么?[J].綠色中國,2007(14):112-114.
作者:仲鈺潔 許曉楓 郝瑞閩 單位:常熟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