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老齡家居產品包容性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情。在老齡化的時代背景下,老年人面對的各種生活問題亟待解決。市場不僅缺乏老齡家居產品,而且也缺少對老年人心理情感關懷的產品設計。包容性設計理念在家居產品設計領域的引入,對于解決老年人使用產品時,因生理機能衰退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深入探究老年人的特征,同時結合產品案例的對比分析,提出包容性老齡家居產品的設計策略,為后續的設計實踐提供理論建議。
關鍵詞:老齡化;包容性設計;家居產品;案例分析;設計策略
引言
現今全球老齡化趨勢明顯,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21世紀的中國社會也將經歷不可逆轉的老齡化。根據《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中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1)中國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從2001年至2100年,中國人口將從快速老齡化階段(2001-2020)逐步過渡到加速老齡化階段(2021-2050),進而發展為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2051-2100)。(2)重度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經過50年左右的快速增長期,到21世紀下半葉,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4.37億的峰值,約于少兒人口2倍。屆時,我國進入高度老齡化時期,老齡化水平約穩定在31%,25%-30%的人口將為80歲以上高齡老人。(3)中國面臨人口總量過多和人口老齡化的雙重壓力。人口基數大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總人口過多的壓力長期存在。同時,生活、醫療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均壽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也開始顯現。在雙重壓力之下,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形勢嚴峻。從世界人口老齡化發展的歷史表明,人口老齡化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其他國家相比,人口老齡化主要面臨人口規模巨大、老齡化進程迅速、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倒置、女性老齡人口多于男性和老齡化超前于現代化等問題。我國正在逐步開展對老齡社會的前瞻性、戰略性研究,以求做好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各項準備。同時,健全和完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老齡產業等方面的工作也日益緊迫地進行[1]。
一、老齡化背景下包容性設計的應用意義
國外進入老齡化社會比我國早,也較早地面對了老齡化社會的各種問題。近年來,各種關于老齡化問題的設計理論相繼產生,包括無障礙設計(DesignforAccessibility)、通用設計(UniversalDesign)、設計為人人(DesignforAll)、包容性設計(InclusiveDesign)等。其內容雖然存在差異,但總體都是為了解決類似老年人等特定用戶平等融入日常生活的問題。包容性設計(InclusiveDesign)理念最早提出于歐洲國家,是一種全面的、綜合性的設計方法,其目的是讓產品和服務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各種用戶的需求,同時用設計消除對社會特定群體的歧視,給用戶以平等的機會參與、互動和分享[2]。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經濟水平也在逐步改善,但老齡家居產品市場卻接近空白,老齡家居產品研發水平較西方發達國家而言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老年人在社會階級關系中處于經常被忽視的群體。中國是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是認真思考老年人在現代生活中面臨或即將面臨的各種問題,解決老齡化背景之下老年人的生活問題,以及老年群體和其他群體之間共同生活的問題。引入包容性設計的理念,目的在于消除平等差異,從心理層面讓老年人能夠更加自然和諧地融入社會群體當中,不因為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衰退而被特殊化對待、被看作特定的弱勢群體。通過對包容性設計理論的深入研究,開發設計出的產品能為盡可能多的人群使用,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對老年人的特殊歧視,同時也沒有給其他用戶的使用造成不便。將包容性設計理念引入家居產品設計領域,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老年群體的生活幸福感,改善現代老年人因為孤獨、生理衰退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問題。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老齡化不斷深入,老齡產業也將不斷發展,配套的老齡產品和創新服務需求將會非常巨大,研究成果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老齡產品市場的相對空白;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說,包容性家居產品設計可以為老齡用戶進行系統的需求分析和創新服務,解決老齡人口不斷增多的背景下,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養老資源匱乏等問題;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來說,包容性的設計可以有效解決老年人的心理問題,讓老年人不再覺得被區別對待,消除特殊歧視,對于促進社會平等和諧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二、與家居產品相關的老齡用戶特征分析
(一)老齡用戶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因生理機能的天然衰退,所表現出的生理障礙體現為肢體無力和軀體疾病兩個主要因素所帶來的各種生活上的不便。根據對廣州某基層社區老年人的調研數據顯示,軀體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視覺障礙(62.2%)、聽覺障礙(47%)和高血壓(40.1%)[3],其中視覺障礙和老年人家居生活的質量最為密切相關。同時,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也有大幅下降,家居產品的操作或使用方法如果過于復雜,也會增加老年人的生活難度。據調查,老年人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超過50%都與產品的設計存在潛在關聯。因此,在家居產品的設計上應下足功夫,尤其要關注和思考各種生理障礙給老人帶來的各種生活問題,尋求合適的解決辦法。
(二)老齡用戶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因生理機能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容易出現比較大的落差與恐慌。尤其是退休之后,從工作狀態轉變為休閑狀態的居家生活,許多老年人心理上難以適應,產生了衰老和空虛的感覺。在家庭關系中,他們由原先的當家人轉變為被贍養人。在社會關系中,也逐步列入被關照、被特殊對待的行列。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現階段全球抑郁癥患病率約為3%-5%,在發達國家接近6%,中國達到6.9%,并且還以每年113%的增長率遞增。老年抑郁癥患者是自殺的高危人群,截止到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預防與緩解方法,給社會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已有文獻資料表明,相比于諸如醫學疾病和殘疾等傳統的風險因素,關注心理變化對于了解老年人抑郁癥有更為重要的作用[4]。所以,設計師進行產品設計時,更需要在心理情感上多給予老齡群體足夠的關懷。以往的產品設計,更多關注的是老年人的生理問題,而沒有關注到老年人經歷角色變換,以及被特殊對待后,其情感上的適應性。例如,國內老年公寓造型色彩的構成過于僵硬,大面積使用警示性或刺激性的顏色,將老年人的特殊性過分解讀,將其社會弱勢群體的定位表達得過于夸張,無疑大大傷害了老齡群體的自尊心[5]。因此,家居產品的設計既需要在功能上滿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也需要充分考慮老年群體的心理、行為需求,讓他們擁有健康向上的心態積極投入生活,發揮余熱。
(三)老齡用戶的行為特征
老年人行為特征受生理、心理特征和社會情況的綜合影響。首先,退休后休閑時間比較充裕,老年人會因各種不同的興趣或話題而聚集。其次,老年人的戶外活動時間和場所相對固定,比較傾向于同年齡層次之間的交往,彼此之間容易產生經歷、興趣、情感等方面的共鳴。同時,由于現今年輕人生活壓力較大,工作忙碌,而且伴隨二孩政策的開放,老年人也會面臨幫助兒女照顧下一代的問題。因此,家居產品的設計也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活動場所、興趣愛好和老少同堂等情況。
三、老齡家居產品包容性設計案例分析
生活中有許多產品雖然滿足老齡用戶的需求,但并不屬于包容性設計。例如,前些年風靡市場的老年手機是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產品,因老年人視覺、聽覺上的障礙以及認知能力的衰退,無法和中、青年人一樣使用操作系統過于復雜的手機。這時,老年機恰當彌補了市場空缺,以其簡單的幾個按鍵、飽和度較高的顏色、超大型字體和超大音頻,曾一度獲得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的青睞,(如圖1)所示。但隨著科技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資源的共享,老年人對產品的態度,也逐步從“湊合用用”轉變為“追求品質”。老年機定位低端、功能匱乏,雖屬于老齡產品,但對用戶群體的定位不太全面,沒有辦法滿足盡可能多用戶的使用需求。首先,老年機系統陳舊、功能匱乏,讓許多追求時尚的老齡用戶感到使用不便。現今許多老年人愿意接受新事物,且認知能力較強,他們逐漸接受諸如“微信”、“支付寶”等新型手機軟件,也樂于像年輕人一樣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或是選擇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新型的智能手機功能多樣、交互界面有趣且人性化,能夠讓老年人的生活變得方便而又多姿多彩,從而有效地緩解了孤獨,獲得較好的用戶體驗;再者,老年機不能滿足空巢老人這一用戶群體跟兒女視頻的最基本需求。現如今空巢老人的比例逐年上升,與在外打拼的兒女相聚的時間也越發短暫。因此,手機中視頻、語音等功能的完備是他們更為看重的。智能手機與聊天軟件的搭配,很好地滿足了空巢老人用戶群體的需求;同時,智能手機商家也根據老年人特征開發出了相應的老年界面。(如圖2)所示,交互界面簡潔明了,讓老年人容易操作,能較好地滿足了老齡用戶的基本使用。智能手機的發展,滿足了不同年齡段、不同使用需求和不同審美需求用戶的正常使用,是比較符合包容性設計理念的產品設計。包容性設計并不等同于專門為弱勢群體所做的設計。它旨在為盡可能多的人做設計,并且更加關注人的心理,不會讓弱勢群體感覺被拋棄或者被特殊對待,也不會因照顧弱勢群體,而讓其他群體感到生活上存在不便。在家居產品的設計中,既要照顧到老齡用戶的生理、行為特征與使用困難,又要照顧到老齡用戶的心理狀況,讓產品可以獨立使用,不需要借助別人的幫助。與此同時,該產品也滿足了正常人群的使用,不會讓他們感到任何的不便與不適。例如,UnLavabos盥洗盆就很好地利用了包容性設計的理念,完美地解決了各類人群共同使用無障礙的問題。盥洗池的設計一般在外觀造型和材質上沒有太多差異,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高度和位置都會固定,一般正常身材的人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存在問題。但一般的盥洗池高度,對于肢體退化無力、需要坐輪椅的老齡用戶,以及下肢殘障的其他人士,都是非常不便的。(如圖3)所示,在此次設計中,設計師一改傳統盥洗盆的外觀造型,削去部分底部輪廓,使盥洗盆可以在平置和前傾兩種模式間靈活切換,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正常人群可以平放使用,老齡用戶、下肢殘障人士、身材矮小的人群和兒童可以前傾使用,且前傾時底面也比較穩定,不會發生傾覆。該設計完美體現了包容性設計對老齡用戶等弱勢群體的生理關懷,而且很充分地照顧了弱勢群體的心理情感,使得產品的使用價值大大增加[6]。
四、老齡家居產品的包容性設計策略
包容性設計的關注群體不是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的各種因素,可以使人產生不同性質的障礙或不便,主要包括永久性障礙、暫時性障礙和情境性障礙等。例如,從肢體行為障礙的角度分析,手臂殘疾屬于永久性障礙;因骨折、皮肉外傷等原因引起短期內生活不便的,則屬于暫時性障礙;而因懷抱嬰兒、手中拎有大量物品等因素引起的肢體障礙,則僅僅屬于情境性障礙,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會發生。因此,在進行包容性家居產品設計時,應深入分析用戶群體、準確定位,同時需要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做綜合性考量。根據對老齡用戶群體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的分析,結合包容性設計實際應用案例的對比分析,可以知道對于包容性老齡家居產品設計而言,應該注意遵循以下的設計策略:
(一)安全舒適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衰退,認知能力下降等原因,對產品的質量要求要高于中、青年人。安全性始終都處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是滿足老年人使用的首要前提。設計前需要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細節,從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出發,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色彩搭配,外觀造型和結構功能的合理優化,從視覺和體驗兩個方面給使用者傳遞安全性。產品的舒適性可以通過人體工程學的參數調整,以及對材質、結構、色彩、造型等元素的把控,來滿足老齡用戶等特定用戶群體的特殊需求。
(二)公平使用
設計師需要用心做好前期調研,充分關注差異化的用戶群體、用戶需求,保證設計的產品既可以滿足老齡用戶等特定用戶群體的使用,不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是被特殊關照的,也不會給其他用戶群體帶來使用負擔和不愉快的用戶體驗,讓產品能夠得到大眾的充分接受。
(三)簡單易用
設計師想要做到設計的產品簡單易用,并非易事。包容性家居產品的使用人群十分廣泛,涉及特定的用戶群體,如老齡用戶;以及非特定用戶群體,如殘障人士、中青年居家使用者、兒童使用者等。老齡用戶間還細分為不同生理特征、不同人體工程學尺寸、不同認知能力、不同生活需求等使用情況[7]。因此,需要科學合理的設計研究過程,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將包容性的需求體現在一件具體產品上。老齡用戶群體作為認知能力衰退的弱勢用戶群體,產品的設計應該滿足去復雜性,比較容易地讓他們掌握具體的操作和使用過程,用較短的時間就可以摸索出使用方法。或者即使進行了錯誤操作,也不會引起事故和比較容易恢復等[8]。
(四)經濟、可持續
老年人大多有著勤儉持家的人生態度,日常生活也更加關注健康、養生。所以產品價格適中、綠色環保是他們尤為關注的,設計簡潔、材料環保、經濟實用、耗能量低的產品更容易受到他們的青睞。現在市面上許多家居產品的目標消費群體是中、青年人,產品中追求貴重材料,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奢華裝飾元素,來抬高產品價格。此舉不僅造成了資源和能源的浪費,也不符合老年人一貫的物質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因此,產品的外觀造型簡約、質樸為主,盡量使用綠色、可再生材料,避免不必要的裝飾。既可以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理念,也使產品充滿親和力,更適合老年人的使用。
五、結語
在老齡化的時代背景下,妥善解決老年人面對的各種生活問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等同于解決了一個持續性的社會問題。包容性設計理念在家居產品設計領域的引入,很好地平衡了老年人在家居生活中因生理衰退而產生的心理問題。現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隨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同時結合具體的產品案例,對比分析包容性設計與普通老年產品設計的區別與聯系,明確了包容性設計的內涵與意義。繼而提出老齡家居產品的包容性設計策略,為今后的設計實踐打下理論基礎。隨著研究不斷深入地進行,后續的老齡家居產品包容性設計策略會不斷豐富和完善,設計開發的產品會日益增多,為老年人的生活帶來更多福音。
參考文獻
[1]肖游.全國老齡辦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J].人權,2006(02):60.
[2]董華.包容性設計:英國跨學科工程研究的新實踐[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1.3(01):19-25.
[3]龔新華,王華,邵曉冬.老年軀體疾病與抑郁癥的調查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10):77-79.
[4]袁東.老年公寓造型色彩構成的范式解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7(21):11-12.
[5]徐旭.基于包容性設計理念的老年家居產品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7.
[6]羅京艷.面向老年用戶的家居類福祉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10):42-45.
[7]山川,張強.基于我國老年人需求特征的輔助產品設計研究[J].設計,2016,29(3):106-107.
[8]呂明,沈海泳,丁曉雯.基于人機工學的老年人手機界面研究與設計[J].設計,2016,29(5):26-27.
[9]趙超.老齡化設計:包容性立場與批判性態度[J].裝飾,2012(09):16-21.
作者:梁驍 劉潤熙 全源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 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