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封面設計文學童書造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封面的造境之美對文學童書裝幀設計的意義。方法以闡述造境的內涵為切入點,從文學童書封面的圖形、色彩、文字和材料4個方面出發,分析文學童書封面的造境方法,探討文學童書封面的造境之美。結論文學童書封面的造境要具備文學性與藝術性,只有讓封面內容的精神美和藝術的形式美相互滲透實現完美統一,才能使孩子們通過封面藝術準確領會文學書籍的內涵與氣質,帶領讀者進入充滿藝術氣息的情感世界,感受文學童書封面的造境之美。
關鍵詞:
封面;文學童書;造境
文學童書是影響兒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長的教育載體,而童書封面則是孩子了解書籍內容的主要渠道,在書籍設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當前,在琳瑯滿目的書海中,人們對書籍封面提出更高的審美要求,優秀的文學童書封面要結合書籍的內涵,分析研究文學童書封面的造境之美,引領孩子進入一個意想的情感世界,從而極大地滿足兒童的“悅讀”需要。
1造境與文學童書封面設計的內涵
1.1造境的含義
何為造境?“造境是指人們在審美意識支配下塑造的‘第二自然’。這‘第二自然’是一種理想化了的自然,它可以使人暫時超越自我,無所顧忌地追求美、體驗美,從中得到一種心靈滿足[1]。”具體來說,意境是在具象的基礎上,想盡辦法營造一種特定的情境,引發人們體會其豐富的內涵,產生情感共鳴,因此,造境即為創造意境[2]。那么,意境又是什么?唐代畫家張璪曾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創作理論,明確提出了自然的美無法自動成為藝術美,要重視主體的抒情表現,讓造化與心源高度統一。人在審美過程中,通過對意象組合的描繪,誘發人們產生審美想象空間,從而呈現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因此,意境是一種情感體驗,是研究和表現中國美學審美意識的重要范疇,是創造、品評作品的標準,是藝術家追求藝術美的最高境界。
1.2文學童書封面造境的內涵
文學童書作為特定的精神產品,其本身就包含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它在意境美的表現上與中國傳統書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3]。文學童書的封面也是如此,除了具有保護書籍的功能之外,還可以讓讀者通過封面的藝術形象來預測書籍的故事,反映文學童書的內在精神,這種精神其實就是藝術家追求的意境美,所以說,封面的設計過程也是造境的過程,“借景造景,以境感人”應伴隨始終[4]。由于在兒童欣賞閱讀的過程中,不具備正確的評價審美的能力,只能被動接受封面的各種設計,因此文學童書的封面設計要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傳達出特有的文化意蘊,既要體現出激發兒童閱讀興趣的藝術氛圍,又要凝練特有的意境美。這樣才能第一時間贏得小讀者對書籍的認知和贊譽,使孩子從閱讀到體會,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孩子們的閱讀欲,以此來啟迪兒童的心智,陶冶兒童美感,培養正確的審美意識。
2文學童書封面的造境方法
創設意境雖然是客觀的情景空間,但是其依賴物象而存在,正確運用封面的各種元素,去營造文學童書封面藝術的意境之美,可體現文學童書內在的精神內涵與審美追求。在文學童書封面設計的造境過程,要結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從書籍本身的主題與內涵出發,通過想象封面中形象化的文字、色彩、圖像、材質等元素,營造出特定的意念情景,這種創造性的思想活動,就是意境美的具體表達。
2.1以形造境
以形造境就是用封面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表達主觀情感而營造的藝術境界,也是中國美學特征中“以形寫意”的藝術表現[5]。“形”是事物的表象,“意”是揭示事物內在的本質。形是意存在的依托,意是賦予形的生命,兩者之間強調表里相輔,相互依存,相互為用,意形交融合二而一,因此,在書籍設計中“以形表意,以意傳情”是創設意境美的主要手法,文學童書封面的意境美,正是運用圖形本身蘊含的特定韻味和情境所營造的。文學童書封面中的插圖是兒童獲取書籍信息的主要途徑,是體現書籍內涵的外在展現。圖像不但能將書籍中的知識形象傳遞給孩子,還可以通過自身直觀的藝術形象生動、清晰地呈現給孩子們,引發孩子們的意境聯想,對營造封面的意境美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大自然的聲音》封面設計,書中用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孩子們去親近大自然,聆聽動物們與大自然的不同聲音的故事,因此人物與森林中的動物就成了封面圖形的主體,設計師采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動物與人的和諧相處,在尋找合適的表達方式上,所有圖形的藝術處理都沒有脫離書籍的內涵和氣質。如果選擇寫實的人物和風景來表現,則過于直白,有損文學童書的童趣和意蘊;如果選擇太抽象的造型,則又很難傳達親近大自然、認識大自然、聆聽大自然的奇思妙想,因此,用插畫的藝術形式對封面進行了處理,整體畫面在表達兒童活潑趣味性的同時,融入藝術氣息,增加文學筆墨的韻味。至此,封面圖形通過插畫的藝術表達,巧妙地將“意”引入到形式美中,讓圖形的傳情達意得到讀者的認可。
2.2以色造境
色彩是感情的語言,是“眼睛的誘餌”,是揭示書籍中心思想,點亮書籍靈魂的重要元素[6]。中國傳統色彩理論中的“陰陽五色”學說,將黃、青、赤、黑、白為正色的五色說與土、木、火、水、金的五行說相聯系,色彩并非僅僅是物理性、生理性的視覺元素,更多偏向于民族文化觀念的表達,使色彩超越了視覺的范疇,擁有了神秘而特殊的隱意[7]。從中可以看出,自然界的色彩被人們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人們從色彩中獲取靈感,營造特有的意境,極具意趣。對于文學童書封面設計而言,色彩對營造意境美的表達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沒有色彩的封面,孩子們就無法感受到五彩繽紛的書籍內容,相反,如果有意識地去安排色彩,將有助于培養孩子們色彩感知的能力,勾起孩子們愉快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文學童書封面設計中對于色彩的選用,不僅受兒童心理特征的影響,同時也受文學書籍內涵的影響。首先,兒童時期好奇心強,都是憑借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選擇事物,活潑新鮮、簡潔明快的顏色,能快速激起孩子們內心的活動并激發愉悅的聯想,其中,紅、黃、綠、橙、藍、白、黑、紫色是孩子相對喜歡的顏色。其次,色彩可以通過自身性格來擴充書籍內容,強化文學書籍的內涵和意蘊。封面的色彩要充分表現文學書籍的內涵,設計師要善于用色彩塑造整體文學氣氛,依據色彩的性格來抒發特定的文化意境,讓孩子僅憑封面就能沉浸在文學童書的意蘊中。紅色給人熱情活力、黃色給人溫暖快樂、綠色給人安全健康……《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封面設計見圖2,是一部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封面色調以藍色為主,藍色給孩子一種活潑、理性、寬廣之感符合孩子的童趣心理,同時,藍色又充滿科幻、智慧的信息,這與書籍的主題和創意相呼應,并用虛虛實實的山峰營造出魔幻般的浩瀚空間,引發小讀者無限的想象。
2.3以文造境
文字作為獨特的審美對象,本身就是一種形式抽象但極具內涵的美學符號[8]。它以自由多樣的線條變化和空間構造來表現字形,抒發特有的情感,用于表情達意,由此將抽象的線條升華為藝術的高度,使讀者在優美的點線之中體味形體姿態、情感意境。正如著名書畫篆刻家、裝幀藝術大家錢君匋先生所說:“學書法,與裝幀更有直接的關系[9]。“由此可見,文字對中國的書籍設計從品格樣式到文化理念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文字的藝術化不僅能吸引讀者的注意,還能賦予書籍特有的情感魅力,從而使書籍煥發出璀璨的生命力。在文學童書的封面中,文字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具有表情和美感功能,通過直覺經驗與孩子們進行溝通,影響著孩子們的閱讀心理,讓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進入與主題相符的意境中。封面中的文字包括:書名、編著人、出版社等信息,主要是幫助孩子了解書籍中所傳達的主題,然而在審美意識支配下,文字有了更多的內涵,通過對文字設計,能引發誘發孩子們的審美想象空間,呈現出情景交融的文學意境。如何在封面設計中運用好文字造境,要取決于設計師對文字藝術和文學童書內涵的準確把握。當前,文學童書封面的文字造境主要圍繞文學的體裁和兒童的性格展開,由此文字造境可大致分為:書法文字和卡通文字兩類。書法文字具有高度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意境,以其古樸清雅的藝術風格,讓書籍富有氣韻生動的文化氣息,在文學書籍中被大量使用。封面中書法文字往往是富有和諧節律的,字形結構、章法的旋律,用筆、用墨、線條的節奏,這些都能營造出生動有趣的藝術魅力。《小巴掌童話》封面設計見圖3,作為中國兒童文學的經典書籍,封面設計中準確運用書法藝術,用清新多姿的字形結構,健美的筆法變化,搭配滄桑感的淡黃色調烘托出濃厚的歷史氛圍,同時也表現出優美清雅的通篇氣象,并給人耐人尋味的文化感悟,引領孩子進入一個真善美的童話王國。其次,卡通文字的造境主要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進行的,充滿童趣的文字能拉近孩子與書籍之間的距離,讓封面充滿天真浪漫的想象,從而達到引導孩子動手探索書籍內容的目的。《神奇的造字工廠》封面設計,封面采用了幼稚的書寫風格,筆畫與空間互動,形神合一。整個封面活潑生動,意蘊十足,用獨具匠心的文字傳達出有趣的故事,從而讓孩子們可以產生奇妙的聯想,讓其在津津有味的閱讀中感受封面所帶來的神秘意境。
2.4以材造境
材料是設計造物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種強有力的設計語言[10]。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材料美的觀點,手工業技術文獻《考工記》中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由此可看出材料自身擁有獨特的審美價值,材料之美直接影響到設計造物的優良。材料具有物質性與精神傳遞相融合的特點,是藝術家掘美的重點,不同的材料屬性能引發視覺和觸覺感受,進而帶來各種聯想和精神暗示。對于文學童書封面而言,材料對造境的影響是根本的和永久的,關系到書籍的印刷工藝和兒童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官體驗。在封面的設計過程中,“量體裁衣”不能追求純粹的形式裝飾,忽略根本所在,應以兒童的閱讀特點為入手點,把握材料的精神屬性,運用特殊的質感肌理去表現特定的文學意境,這一過程就是精神物化的軌跡,即以材造境的過程。“一切景語皆情語”,是中國傳統繪畫座右銘式的法則,以材料去引發情感是設計中常用手法。材料不僅能給孩子們帶來物理感受,也能產生心理反應。如:布質的封面能引發樸實懷舊,木質的書籍封面能引發自然和沉穩,金屬材質的封面又能帶來科技夢幻……不同的材料可以營造不同的意境。因考慮到成本價格、印刷工藝等問題,書籍封面中運用特殊材料只能作為輔助材料使用,一般情況下紙張運用最為廣泛,而紙張的肌理、厚度就成了營造特定意境的關鍵因素。周建明設計的《葉圣陶兒童文學全集》封面,整個封面除了書籍名稱以外,只有簡單的花紋元素點綴,設計風格較為簡潔,但簡潔不代表簡單,其關鍵在于書籍封面選用肌理較強的藝術紙,搭配燙金元素的裝飾,瞬間給人經典、寧靜、低調、奢華的厚重感,這樣材質的選擇符合書籍內容的精神氣質,能將小讀者帶進文學的意境中。
3兒童書籍封面的造境感悟
首先,造“整體”之境。《荀子•勸學篇》:“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強調從“全面”和“純粹”兩個方面追求完美的美學原理,從中窺見出整體在審美活動中的重要性[11],因此,運用封面營造書籍的意境美也要考慮整體,注重封面意境與書籍內涵的完美統一。文學童書是兒童的精神食糧,書籍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文化氣質,文學童書的封面要結合書籍的內涵進行藝術創作,使封面與小讀者進行思想交流,體現作品凝練的藝術意境。其次,造“情感”之境。學者蘇珊•朗格曾說“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藝術品從創作到誕生,整個過程是藝術家對自然表象真實的心理體驗,藝術品的各種視覺語言又都是藝術家情感外化的結果。對于文學童書封面而言,封面的意境實際上是理智和情感復合物,是利用色彩、圖像、材質、文字等形象與情感相互交融,從而形成“情不虛情,情皆可景,景非滯景,景總含情”,因此,造境離不開讀者的情感交流,只有從情感入手,把握孩子們的視覺心理感受,才能帶領孩子進入一種富有童趣的意想世界。
4結語
造境是書籍設計的最高境界,文學童書封面的造境又是美化書籍的關鍵,只有充分運用各種藝術語言,將書籍的內容與精神融入到封面中,才能提升文學童書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層次,營造出文學童書封面的意境之美。
作者:張曉輝 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積成.淺談造境[N].美術報,2013-06-29.
[2]曹輝.色彩的意境與視覺沖擊[J].裝飾,2003(4):92.
[3]蔣敦明.審美意象與科技圖書封面設計[J].中國出版,1994,(10):52—53.
[4]閻鶴.書籍設計多維度空間形態的表現研究[J].包裝工程,2015,36(2):38—41.
[5]蔡淑蘭.論兒童文學的情感教育意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5—8.
[6]劉萍,韋照紅.瑤族民俗文化書籍設計[J].包裝工程,2015,36(2):141.
[7]童俐.兒童家具情感化設計原則之解析[J].裝飾,2012(2):102—103.
[8]翟建平.市場經濟下的書籍設計探究[J].包裝工程,2014,35(10):99—102.
[9]應艷.書籍裝幀設計的文化內涵[J].包裝工程,2014,35(22):81—84.
[10]周楊,張宇紅.情感化設計中的記憶符號分析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4):70—74.
[11]李靜,黃生.現代竹家具情感化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5(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