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獨立學院本科教學創意設計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獨立學院的學生雖然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較普通高校而言,更應關注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崗位適應能力。特別是較為強調動手能力的創意設計類本科專業,研究其實踐教學環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獨立學院;創意設計;實踐教學
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高等院校對人才的培養模式。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際高教界逐漸形成了一股新潮流,即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國的諸多高校近年也紛紛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實踐環境的強化。人們已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本科教育屬于高等教育中的基礎教育,目的是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對于創意設計類專業而言,創意設計實踐是本科教學中的關鍵環節。重視實踐教學在中國高校已形成了一股潮流,但是對實踐教學體系的學理研究遠遠沒有跟上實踐教學的發展。本科教學創意設計實踐的學理研究對國家創意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社會進步的意義重大,如何建立并完善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探尋一條符合創意設計教育發展,能夠適應社會、適應區域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新之路,應該是教育界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一、“中國創造”對創意設計人才的需求
創意經濟時代,創意就是生產力。近年來,我國將文化創意產業推到了國家戰略高度。2009年7月22日,中國國務院頒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里,已把創意產業推向了與十大振興產業相當的戰略高度。《規劃》從國家戰略的層面提出要重點推進包括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形態的發展,使創意產業首次進入到了國家宏觀視野,標志著創意產業作為產業形態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具有高知識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高端服務業發展,促進設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培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發展創新型經濟、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內在要求。由上面分析得出,創意設計人才成為我國重要的發展資源,然而,也有不少人拋出了創意設計人才“供大于求”的言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聲音,或許是因為只看到結果而不究其原因。誠然,從世界范圍來看,開辦藝術類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且招生規模也越來越大。例如,中國大陸每年創意設計類專業的畢業生都超過10萬人,這的確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是除了學生人數激增,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另一面,那就是全世界很多國家的創意設計類專業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偏學術型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導致了設計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脫節,這是一個易被忽略的造成部分學生“畢業即失業”的關鍵因素。因此,如何順應行業發展,改革現有實踐教學模式,培養符合行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則成為高校設計教育的焦點問題。
二、獨立學院本科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是按照新的機制和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這種全新辦學模式的獨立學院有別于純民辦的高等教育機構,它是在公立高校的學生數量接近飽及資金投入不足的背景下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建設的產物。自1999年浙江大學與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創辦我國第一所獨立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以來,截止2012年3月29日,全國共有獨立學院303所。總體來看,我國市場化進程和經濟發展較快的中東部地區特別是沿海省市是獨立學院發展最迅速的地域。可以說,獨立學院是改革開放后一種新的辦學模式,是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政策下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亮點。《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指出,將持續穩步擴大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到2020年,各類高等教育在校人數達到3300萬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40%左右。伴隨著獨立學院的快速成長,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在我國目前303所獨立學院中,近300所院校相繼開設了創意設計類本科相關專業。然而,由于獨立學院普遍都很“年輕”,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其所開藝術類專業多為“母校”或其它普通高校的成熟專業。如果一味照搬普通高校的辦學模式,勢必導致同質化發展。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更應偏向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雖然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比普通高校更要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具體到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一定是以學生的專業知識為導向,以與社會生活及市場接軌的各類設計實踐課題為內容。創意設計等相關專業本身就是應用性極強的專業,為加強應用型本科的實踐教學環節,本著設計實踐教學必須與社會接軌、與市場接軌、與國際接軌、與時代接軌的原則,下面針對獨立學院創意設計類本科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些分析。
(一)移植的實踐教學體系
移植普通高校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際上是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的表現。雖然諸多獨立學院在創意設計教學過程中都一直打著“我們比公立高校更注重動手實踐能力”的口號,然而卻發現他們一邊在喊“口號”,一邊亦步亦趨地“移植”了普通高校甚至重點高校的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體系。如果說高等教育正在從“后大眾化時代”向“普及化”時代邁進的話,那么設計教育更是走在了“普及化”時代的前列。高校中每年藝術生入學報道時可謂人頭攢動,大多數學生都接受著“拷貝”而來的“模式化”訓練。創意設計實踐是個性化教育,其實踐教學體系更不容無目的的“拷貝”。
(二)紙上談兵的實踐教學
藝術來源于生活,創意設計與社會生活結合緊密。在創意設計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更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面向社會、面向生活。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中,學生有很多參與實際課題制作的機會。而多數獨立學院因自身的條件限制,很大程度上只能是進行虛擬課題的設計。紙上談兵的實踐教學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無助于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三)強調“教師拽著學生走”
在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中,獨立學院往往過于強調教師的作用。學生學的不好,其責任都在老師身上,完全忽視了學生本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尤其在提倡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并讓“教師拽著學生走”的方式極大抑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四)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保障獨立學院專職教師大多認為自己的地位一般或較低,那么實踐教學教師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教師培訓工作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面,而很多獨立學院的創意設計實踐教師自畢業后就從來沒接觸過設計企業,也沒有參加過任何業務培訓。除此之外,獨立學院在設計實踐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和開放式實踐教學兩個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
(五)缺乏合理完善的激勵機制
獨立學院在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中缺乏對師生的激勵措施。如學生的創新設計作品獲獎后,獨立學院很少對該學生及其指導教師進行適當的獎勵或進行其它形式的激勵。
三、獨立學院創意設計實踐新思考
普通高校的擴招行為勢必會影響藝術生占很大比例的獨立學院的招生人數。在這樣嚴峻的競爭形勢下,比普通高校更應注重實踐教學環節的獨立學院校需在應用性極強的創意設計類專業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如此才能與時代接軌、與市場接軌,進而提升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一)開展工作室(組)實踐教學
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不應只限定在教室,而應將其擴展到實訓室、工作室及企業,有條件的學校應在校外建立實習基地,建立以實際課題為中心的、以與社會生活及市場接軌的各類創意設計實踐課題為內容的實踐教學體系。對于獨立學院的在校生來說,成本投入并不高的設計工作室(組)能使學生建立起團隊協作的觀念,有“拖后腿”習慣的學生也能從整個團隊利益出發,相對高效地完成任務。此外,成員之間還能相互學習有關專業甚至人格品質上的優點,如此就培養了其專業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實際操作中,負責組織、引導和審核任務的實踐指導教師表面是以小組成員的角色參與到項目設計中去的,有助于鼓舞設計團隊的氣勢,提升凝聚力和激發團隊創造力。尤其在多個老師同時帶同一批項目時,這種效果更加明顯。讓真實的課題規范工作室(組)創意設計實踐教學。在具體實施中,可以先嘗試為學校內部完成力所能及的設計任務:如為教學樓、食堂等公共場所提出切實可行的裝飾方案或進行環境導示系統的設計;為學校的日常宣傳設計海報及各院系的Logo等;承接校方文藝活動的舞美設計;協助學校完成形象宣傳片或招生宣傳片、各種會議、演出及學生社團活動中的片頭動畫、視頻剪輯。有了在學校設計實踐的堅實基礎,工作室成員可利用多方面資源考慮承接社會上的商業項目。有商業項目任務的實踐指導教師可將自己承接的設計命題交給學生,讓每個工作組拿出自己的創意方案,最后再由指導教師進行統籌修改。學生會在與老師進行不斷修改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商業鑒賞能力,因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工作室(組)創意設計實踐教學避免了“教師拽著學生走”的惡性循環。工作室(組)的一種新嘗試,即院校間、院校與社會間利用優勢互補的原則,聯合建立工作室(組)。在人才培養、設計創作和應用等方面,上海視平面藝術創新工作室等八所工作室走在了國內前列。它們是在上海市教委領導和資助下設立的高校藝術人文創新工作室,由多所高校的師生和社會上的設計師組成。“年輕”的獨立院校同樣可以學習類似工作室的成功經驗,本著優勢互補的出發點,合力組成聯合工作室,也是對創意設計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的新探索。
(二)“以賽代練”提升實踐能力
“以賽代練”——顧名思義,即以參加比賽的方式代替作業與練習。參與具有實際命題的設計比賽實際上也是一種“項目式教學”。在實踐教學中適時引入各種賽事,通過實戰性較強的比賽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引領學生到當代設計的前沿去拼搏。教師在完成實踐教學任務的同時,學生也在“以賽代練”的過程中接受了“實戰性”訓練。例如由中國廣告協會主辦的深受高校師生喜愛的“學院獎”,其歷屆命題全部是為中國著名企業做命題創意設計作品,這樣就避免了以往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中紙上談兵的弊端,使實踐教學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今天,諸多賽事都對比賽項目規定了較為真實、詳盡的設計要求,這些項目都可以引入“以賽代練”的創意設計實踐教學課堂。在實戰中增強競爭意識。北京印刷學院通過將“以賽代練”的理念引入創意設計實踐課堂,學生設計的標志、吉祥物等作品在設計比賽中多次被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采用。杭州市“全民飲茶日”被市政府確定為杭州法定節日,其標志方案的中標者是我國第一所獨立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在校學生。又如在央視熒屏上感動了無數人的公益廣告《愛的表達式》,竟是剛走出校門的高中生在央視面向社會公眾征集創意時脫穎而出的。綜上所述,在“以賽代練”的創意實踐教學模式中,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的相關專業設計比賽,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實戰”能力,另一方面在與其它院校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自己也增強了競爭意識,為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通過參加社會課題及各項賽事活動,不管是學生自己,還是院校本身,都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同時,以賽代練的創意設計實踐教學還可結合各種設計展覽、去兄弟院校學習及交流設計經驗等活動一起進行。
(三)創意設計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融為一體
獨立學院具有獨特的創新創業優勢:獨立學院專業設置以就業為導向;獨立學院的學生思維跳躍,技能較強;獨立學院學生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一部分同學經過高考失利等一系列的“洗禮”,抗挫折心理素質較好,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創業心態。獨立學院本科四年專業創意設計實踐教學可全程貫穿創新創業教育主線。具體措施為一年級初步培養創新創業意識;二年級結合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專業核心應用能力;三年級時需要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夢想,以任務項目為驅動,嘗試培育創業團隊;四年級課程已經結束,主要是市場機制下的創新創業實戰歷練。此實踐教學體系既有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始終、本科四年不斷線的特點,又兼具實踐教學內容上依次提升、時間上縱向銜接、功能上交融互補、實踐類型分層多樣、實現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的特點,體現了專業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要求,加大了學生自由發展空間,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培養質量。此外,第一、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功能融合互動,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在學生自主協同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
(四)前提與評價機制
軟硬件保障是獨立學院創意設計實踐教學的前提。“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獨立學院要為教師的成長的提供保障。如開展創意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研究立項,引導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設計大賽,組織青年教師相互聽課,制定青年教師企業培養計劃等。另一方面,困擾獨立學院發展的最迫切問題之一資金問題。創意設計實踐教學基礎設施如機房、工作室方面需要資金投入,而獨立學院的經費來源可以說完全是依靠學生學費。當然,有條件的獨立學院還可以在建設好基礎設施后,還可以進行開放式實踐教學,為學生課下自主實踐創造一個開放式的創意設計實踐場所。評價機制是實踐教學的動力。獨立學院在創意設計實踐教學中經常是重形式不重質量,缺乏合理完善的質量評價機制。同時,多數獨立學院缺乏實踐教學的激勵章程。例如,對學生的創新設計發明有什么鼓勵機制;學生的作品獲獎后,在藝術實踐學分和經濟獎勵上應如何操作;涉及到該學生的指導教師,又應該有什么樣的激勵政策,是否作為諸如業績考核、職稱晉升等方面的評判條件。
四、結語
設計好實踐教學環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畢業后才能盡快適應行業需要。在以創意為生產力的時代里,在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國際高教新潮流的引領下,獨立學院的創意設計教育必須與社會接軌。在完成理論教學的同時,更要通過靈活有效的實踐教學來拓展理論教學的空間。
參考文獻:
[1]葉朗.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5[R].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馬靜.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究[D].濟南: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1.
[3]新華社.文化產業振興規劃[EB/OL].
[4]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
作者:劉順利 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