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引言
從現階段我國博物館文化產品的發展情況來看,還具有一些問題,比如品種單一、缺乏創新、缺少藝術特色等,不僅限制了博物館的發展,也影響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明確設計原則、設計理念及設計方式,并對其進行合理應用,進而提升文化產品的審美價值,增強博物館的文化效益與社會效益。
一、博物館文化產品的創意設計研究
(一)設計原則
1.文化原則
文化原則屬于博物館文化產品在設計過程中的首要原則,其關鍵之處在于對某種文化元素或者是多種文化元素進行巧妙設計,確保博物館中的文化產品可以作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豐富觀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于文化產品而言,其重點并不是自身商品屬性,而是它的文化內涵及象征意義。
2.情感原則
對文化產品賦予文化內涵的同時,也為其添加了一些情感因素,人們在對這些文化產品進行欣賞時,會從中發現一些故事與生活方式,體會到一些友情、愛情、關懷與品行,滿足了人們在美學及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將地方人文風情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博物館文化產品設計中,在一定程度上會提升它們的辨識度及競爭力。
3.特色原則
博物館文化產品的重要功能就是對館內文化內涵進行宣傳、弘揚,而要想全面發揮這一功能,文化產品在設計過程中就必須將博物館自身的特色作為靈感來源,彰顯文化產品的生命力,增強文化產品的創意性,進而為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設計理念
1.對藏品內涵進行準確反映
對于任何一個博物館而言,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并且承載了一定的藝術價值及歷史價值,比如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圖》等。由此可見,文化產品的設計決定了博物館文化的內涵,所以設計應和博物館展覽、博物館學術方向及博物館收藏相聯系,將藏品文化內涵作為設計根基,不能為了單方面提升視覺效果而丟失產品的內涵。
2.將創新和傳承進行有效結合
對于博物館文化產品而言,不僅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創意附加價值。所以設計人員可以在不損壞文化產品原有歷史價值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創新設計,比如利用科技手段對館藏文物的復制品進行開發,通過精美的制作工藝增強觀眾的視覺享受及趣味體驗。
二、博物館文化產品的創意設計實踐分析
(一)表層式設計
表層式設計屬于一種平面式設計方式,主要是指用館藏品中的符號、圖形及紋飾等對產品外觀進行裝飾,將這些裝飾性元素和產品進行有效結合,并對材料工藝進行相應的創新,進而增強其視覺效果。這種設計方式具有簡便、開發成本低、周期短等優點,其缺點在于設計層次及附加價值較低,并且也極易被抄襲。在我國博物館中,很多文化產品都應用了這種設計方式,比如各種印刷品、餐桌墊及服飾染織品等。
(二)骨架式設計
骨架式設計指的是對博物館文化元素以及極具代表性的藏品造型元素進行提取,再對其進行提煉轉化,最后將其和產品的功能及內在結構進行有效結合。骨架式設計方式與表層式設計方式不同,它并不是對文化元素進行簡單移植,而是對其進行簡化抽象或者是夸張變形,使之和產品的功能及結構相吻合,不僅保留了文化元素內涵,也增強了其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的實際意義。比如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傘就應用了骨架式設計方式,將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和太陽傘進行有效結合,增加了文化產品的藝術價值。
(三)意蘊式設計
意蘊式設計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設計方式,并不是簡單套用文化元素的“形”,而是對博物館文化的核心內涵進行深層次挖掘。應用這種方式進行設計,主要是將文化元素進行精神化或者是情感化處理,再將其移植到文化產品中,確保文化產品和原有文化元素的精神氣質相契合,增強了文化產品的故事性與情感性。這樣觀眾在對其進行深入體會或者是長久把玩時,就會體會到其中的歷史韻味。比如,對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西式餐具就應用了這種設計方式,對宋徽宗的筆法神韻進行借鑒,在餐具造型中融入了書法剛勁、灑脫、明快的氣韻。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文化產品進行創意設計,是我國博物館發展的必然選擇。所以對于設計人員而言,應該充分認識到現階段文化產品在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將文化、情感、特色等因素融入產品中,將創新與傳承進行有效結合,對藏品內涵進行準確反映。同時也應該根據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合理應用多種設計方式,進而實現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才雪楓 單位:偽滿皇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