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產品語義學趣味產品設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產品語義學是符號學理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是符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產品語義學中的“語義”實質上就是研究在產品設計中,設計符號與其象征意義之間的關系。在生活中,用于交流的語言、表情、神情和動作都被定義為符號。在語言交流中,聲音作為語義符號傳遞信息;在視覺交流中,神情作為語義符號傳遞信息;操作機械產品時,部件、顏色、形狀、質感作為語義符號傳遞信息。在產品設計中,關于產品的形態、色彩、質感、功能等都屬于設計符號的范疇。
現代社會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僅限于基本使用功能,還包括了產品心理、精神層次的需求。趣味性的產品能打破產品帶給人的單調、平淡、沉重、壓抑的感覺,可給人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使人保持愉悅的心情,產生美好記憶的。一件好的產品會讓人在使用過程中感受舒適、愉悅,給緊張的現代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正如美國西北大學的計算機和心理學教授唐納德-諾曼所說:“產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產品讓人易學會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這個產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悅”。
3產品趣味性語義分析
3.1產品語義的含義
產品語義強調的是人與物之間的一種交流,即通過產品的材料、形態、結構、色彩質感等視覺語言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產品的內部結構,使產品功能明確化,使人機界面單純、易于理解。產品語義分為外延性語意和內涵性語意。外延性語意是更直接的語意表達,通過形態、構造特征等元素來表達使用目的、操作、功能等內容,使人能夠通過產品的外形設計直觀地明白產品的功能、用途和使用方法。內涵性語意是一種感性的認知,通常是指產品中所包含的社會文化和個人聯想(如意識形態、情感等)。通過產品的造型形態喻示出使用者和使用環境,進而指示出使用者的社會地位、文化品位、價值觀等象征價值。內涵語義以外延語義為前提,產生于特定的場合和環境中,依據用戶的主觀因素而隨時變動。內涵語義比外延語義更多維,更開放、更深刻。產品設計基于用戶的記憶和個人經驗的聯想,很容易引起用戶的情感共鳴。趣味性語義屬于內涵性語義的范疇,是產品語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3.2產品趣味語義表達的分類
作為人的創造活動,趣味性設計在更深層面上體現出對人性的關愛和體貼,產品的趣味性語義即是通過產品的設計來表現某種特定的情趣,使產品富有某種情感色彩。產品的趣味性語義有多種層次,各自有側重點,都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過趣味性造型符號和元素融入設計形體中,基于人的情感經驗,做意象化的細節處理,給人帶來驚喜。具體可分為生趣、機趣、諧趣等多種語義特征。生趣,從生動、靈活等方面來表達趣。大家都有捏泡泡的經歷,氣泡日歷,將氣泡紙覆蓋到日歷上,這樣每天都可以捏響一個泡泡。創意小人燈,將插和拔的感覺結合在一起,不知道是要拔還是要插。機趣,從機智、靈巧方面表達趣,體現于結構設計的巧妙之處,借此反映設計者的睿智。“鯊魚”迷你型老虎鉗,不同以往的結構設計,符合人機原理,看著還很囂張的樣子。此類趣味產品多從產品結構、功能方面進行創新。諧趣,從詼諧、滑稽方面表達趣。該類產品具有幽默輕松的設計內涵,往往使人忍俊不禁。這類產品內涵語義豐富,讓人覺得輕松幽默,身心放松,表情咖啡杯設計,杯子與杯墊組成各種喜,怒,哀,樂的表情。HumanCDHolder設計,動作和造型結合仿佛CD架真是重若千金,用不尋常的方式讓人發笑,這類產品必將會給生活帶來不少樂趣。雅趣,從雅致、意境方面表達趣,從產品的形體和質感中體現產品的典雅和格調,反映了設計人的藝術修養,表現出一種生活的精致、高雅和態度。時尚便攜煙灰缸,外觀看來精致無比和煙灰缸形狀相去甚遠,旨在說服人們不要亂扔煙頭煙灰等。情趣,從人的情感出發,在情致方面表達趣。產品體現如愛情、親情等情感,使人感覺到溫暖、親切。如圖6榮獲IF設計大獎的章魚情人碟,將U盤視為可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小飾品,將消費者使用情境與外觀設計結合,讓U盤不只是U盤,而是個人風格及生活方式的一種延伸,體現多樣化貼心設計與人文創意。
合家歡故事椅是一種親情的體現。天趣,從自然天性方面表達趣。產品設計回歸自然、天然,體現人與環境和自然的和諧。這類設計多從自然界中獲得靈感,保持自然生物的靈動美感,讓人在鋼鐵世界中感受自然的樂趣。“LeafLamp”燈,其主要的靈感來自大自然母親對于人類的饋贈,根據樹葉而設計,它可以被用作臺燈,落地燈,以及學習用燈等,自然清新且功能完善。玻璃塊冰淇淋設計,去除了各種色彩和形狀,還原到原始的冰破碎的樣子。理趣,從理智、聰穎方面表達趣,與情趣的感性相對,在理智和趣味表達中達到一個和諧,單純的強調理會讓人覺得單調乏味,過多的趣會雜亂無章,理趣是在規范的設計中體現情趣,窗簾設計,巧妙得利用磁石原理來收簾,通過規矩的磁石分布隨機塑造多變的窗簾造型。童趣,從兒童的視角表達趣,反映了兒童的稚嫩天然的神態,造型多以形似為主,色彩以兒童喜愛明亮活潑色彩為主,功能要求簡單易學。搖搖兔設計,這款可愛的兔子造型,兼具擺設及玩具功能,生動的表情,皮革材質的長耳朵,艷麗的紅色,為童年回憶中的“玩具木馬”做了新的詮釋。“烏賊”香腸花型切割刀,憨態造型和艷麗色彩不禁讓人躍躍欲試。拙趣,從憨態可拘方面表達趣。可從動物和孩童的動作及瞬間神態獲得靈感,故意模仿往往缺乏傳神的感覺,這類產品看似拙,其實反映了設計的深遠意境,在使用中讓人覺得親切。笑臉盤,添加食物后表情生動,使人愉快進餐。奇趣,從奇、反常規方面表達趣。奇趣和諧趣都會有一種幽默滑稽的效果。但奇趣往往產生于逆向思維設計,打破常規,給人反其道而行之的感覺,讓人感嘆設計的巧妙和趣味。會走的鬧鐘,專為懶人設計的一款鬧鐘,響時會隨意走動,如果你還在睡夢里,那就不知道它會在哪里了,直到沒電為止。彎邊盤子設計,翹起的彎邊可以方便用勺子舀起食物,以節約每一粒糧食。通過各種富于趣味性的造型符號來傳達豐富趣味語義,在滿足產品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將各種幽默、活潑的元素融入產品造型設計中,使產品在某種層面上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與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情感互動,無形之中趣味性加強并放大。經過設計師對情感細節造型等的夸張設計組合,使產品具有某種情感,傳達某種情感,與消費者達到心理上的共鳴,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4產品的趣味化設計方法
設計師應在了解使用者的使用心理、情感需求的前提下,在心理層面上盡量滿足人的情感需求,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具有產品的功能,還成為使用者情感交流的媒介。好的趣味產品具有恰當的表達方法,從人的感知來分,分為視覺趣味設計,聽覺趣味設計和觸覺趣味設計三大類。
4.1視覺趣味設計
視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渠道據統計,人類有80%的信息來自視覺,并且主要的信息來自于生活的環境和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
a)造型趣味設計德國著名設計大師路易吉•科拉尼曾經說:“設計的基礎應來自誕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現的真理之中”。在眾多趣味產品的設計中,形態設計是常用的一種設計方法。多反映在稚趣類產品的設計中,按照造型的外觀形狀可以分為具象形態的仿生和抽象形態的仿生兩大類。具象形態的仿生指模仿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形態,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由于選擇的具象形態生動、優雅、美妙的情趣性,是設計造型的基本途徑,根據具象形態設計的產品消費者易于接受,這種設計手法多用在玩具、生活用品、工藝品中較多。水母燈,該有機形狀有利于光線的軟化和散射,并可以任意的擺放。水母吊燈,LED的燈源節能環保,飄逸的形態給家居裝飾帶來幾分趣味。抽象形態的仿生是以自然規律或運動規律為基礎,將具象的形態進行抽象提煉為基本的形態要素,進而表達生命的感悟。抽象后的形態多概括為點、線、面的形態組合,簡潔、大方,和工業產品通過外觀的現代感來表達產品語義的設計方法一致,被廣泛應用在產品設計領域中。的拖鞋搖椅,簡潔的曲線線條和舒適的人機曲線,是家庭生活必需。因為每個設計師的設計表現手法和生活經驗的不同,就一種具象形態的抽象表達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抽象形態,另外消費者的生活經驗不同,所產生的心理聯想也會有千差萬別,造成了豐富多彩的形態生命力。
b)卡通化趣味設計卡通化設計手法是一種混合卡通風格、漫畫曲線來宣揚生活樂趣的一種特殊設計手法,把卡通形象或夸張變形的風格溶于產品設計中,通過造型來體現。市場上利用卡通形象的手法設計的產品多見于日用小產品和小飾品設計,現在逐漸地擴展到電子產品設計中,影響也逐漸擴大。兔子卡通開瓶器,小兔子張開大嘴巴,幫你解決開瓶的困擾。
c)色彩仿生趣味色彩具有直接表達的特性,一種色彩可以獲得其具象聯想和抽象聯想,傳達色彩的語義和情感,通過色彩的聯想將色彩蘊含的含義附著于產品中,通過產品傳達給消費者產品的暗示語義,這種設計手法為設計師所喜愛,將各種色彩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尤其在家庭日常用品,辦公用品領域中,使生活的環境變得溫馨,在緊張的辦公節奏中感覺到清新自然,心情舒暢無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煙灰缸設計,黃色和淺綠色的搭配在辦公桌上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很難想象它是一個煙灰缸。
4.2聽覺仿生趣味設計
聽覺一般指人聽到的各種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之一,它不僅為人們交流知識、溝通感情所必需,而且使人們感知環境,產生安全感,回歸自然音箱,采用石頭質量來調節音量等設置。
4.3觸覺仿生趣味設計
觸覺仿生是模擬生物表面材質肌理的一種表現方法,傳達不同物體表面的質地、紋理和形態等的視覺、觸覺和情感體驗。設計師在設計中借鑒表面紋理和組織結構等內部特征。眾多的肌理材質向人們傳遞著豐富的語義,將之應用于設計中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蛇皮、蜂窩結構等。螺旋盤子的設計,很好地將鸚鵡螺曲線應用到了盤子的設計中去,從而達到一種奇趣的效果。
5結語
對于趣味產品設計來說,語義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在具體的設計中又提供了多種設計方法,隨著產品語義學內容的不斷豐富和完善,產品的情趣化設計也會擴展到更多的設計領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樂趣,更好的滿足人們在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
作者:齊秀芝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機電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