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療產品設計對策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醫療產品的情感化設計分析
1.1醫療產品情感化設計的意義
醫療產品作為特殊產品,不同于普通的家電產品,其使用和考慮的對象更廣。對于普通產品來說,產品的購買者就是產品的最終使用者;但是對醫療產品而言,是由醫院的管理者來購買,由醫生和護士來操作,最后由患者來接受治療。情感化的醫療產品就是要綜合考慮到這三者的需求和利益,讓產品有效有益的提供服務:使醫院管理人員易于安裝、維護和清潔,使醫護人員覺得他們的工作環境舒適愉快,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病人身上;使病人在使用過程中感到安心和放心,盡量讓患者樂于接受治療。
1.2醫療產品用戶情感特征
醫療產品的使用者主要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1)醫護人員:這類人群在工作過程中常常精神高度集中,不允許有半點差錯,承受壓力比較大。工作壓力對人的心理與生理有一定的影響,這是影響人的動作的可靠性以及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他們希望醫療產品便于操作,界面清晰外,還能給其良好的感受,使用較長時間不易疲勞和厭倦,能激發人舒適愉快的工作狀態。
(2)患者:包括兒童、青年、中年和老年四類。每種類人群都有不同的情感特征。但同為患病的弱勢群體,疾病的折磨使他們心理脆弱、情緒低落,一些不良的刺激可能引起患者很大的反應。所以,醫療產品的安全性、舒適性對于患者來說更為重要。
1.3病人的心理活動
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來分析,病人屬于弱勢群體,他們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病,在心理上必然有反應,概括起來,病人易于產生抑郁,焦慮,懷疑,孤獨感,否認等各種心理活動。病人在患病期間的心理相對來說是比較脆弱的,除了醫護人員的心理輔導之外,我們在醫療產品的設計上也應該盡量進行富有人情味的設計,在最大程度上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
1.4醫院環境影響
醫療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環境和場合下使用的產品,其設計必然要考慮到它特殊的使用環境。醫院是病患生病以后進行檢查和治療的地方,從心理上患者就本能的對醫院產生恐懼與排斥感,《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一文中,作者運用醫院焦慮抑郁情緒測定表(HAD)、艾森克個性問卷(EPQ)等對綜合性醫院825名住院病人進行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和分析,實驗結果發現:影響住院病人焦慮的因素依次為對疾病認知水平低、對診療手段恐懼、醫院環境不理想、性格內向等因素。由此可見,醫院環境也是情感化的醫療產品設計必須考慮的重要一環。
2醫療產品的情感化設計策略
2.1基于醫療產品用戶體驗因素的感官層面的設計策略
(1)安全可靠感設計策略。
醫療產品是保障人類健康的產品,在感官層面上第一眼就要給人以安全感。安全可靠感設計主要通過產品的形態、色彩、材質等設計語言來實現,但安全可靠語義的傳達不僅僅是依靠某個設計元素,而是通過諸多設計元素的有機結合。功能良好、質量上乘,外觀感覺舒適安全、整潔干凈的醫療產品會給消費者帶來積極的心理感受。
(2)形式美感設計策略。
醫療產品作為特殊的產品,一方面產品形態語意的表達要準確、鮮明,符合人們的生理需求,操作方便舒適;另一方面,應重視產品形態對人的情感影響,使形態達到與人溝通和親和的目的;具體到形態設計上要體現出一種知覺感染力。醫療產品的整體造型盡量采用大曲面、大倒角來實現:大的曲面和倒角一般會使產品顯得柔和,具有親切感,會給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心理上產生安全感。并盡可能的把機械部件予以隱藏,沒辦法隱藏的部件可通過產品形態或是色彩使醫護人員和病人產生興趣和安全感。形態比例要協調,外形要規整,面棱清晰,銜接適度,整體形態與環境相融合。醫療產品分為主動使用的醫護人員和被動使用的病人,因此在進行色彩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兩者之間的不同色彩需求,達到和諧統一。醫護人員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群體,具有較高的審美觀點,所以在能與醫護人員相接觸的產品部份,特別是對操控裝置和顯示面板,要注意色彩的時代感和流行感,使醫護人員在身心愉快的狀況下工作。病人屬于弱勢群體,心理因素極不穩定,隨時都有可能產生的心理恐懼和不安,因此,在色彩設計的時候要注重色彩的宜人性,來緩解和降低病人的心理壓力、不安和恐懼。
(3)材質親和感設計策略。
醫療產品的材質是用戶直接與之接觸的部分,因此醫療產品在材料上應力求人性化,以提高產品的“EQ”。材質親和感設計策略應把材料與人的情感關系遠近作為選擇材料的重要選評尺度,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來增加感性成分,增強產品與人之間的親近感,使產品與人的互動性更強。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嘗試對產品表面進行合理化處理或是多重材質的復合運用。由愛惜康內鏡外科公司設計生產的ENSEAL?G2SuperJawandCurvedandStraightTissueSealers超級顎組織密封槍獲得2012年MDEA醫療設計杰出獎,該產品輪廓圓滑流暢、無棱角,整體由大塊的白色與灰色和諧搭配,給人一種干凈整潔之感;機身由合成材料制作,抓握更舒適;產品操作部由醫用工程軟塑料制作,明亮、精細,更具有科技感。基于產品外觀所帶來的美感與安全感,能夠使患者的心情放松,對于醫生來說,人機化的設計使操作更加精確舒適。整個產品的功能、結構、安全性、美感形成了完美的統一。
2.2基于醫療產品使用方式的行為層面的設計策略
醫療產品行為層面的設計策略主要涉及醫療產品的易用設計、人體工學、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用戶體驗設計等。
(1)易用設計策略。
醫療產品在行為層面上必須是易用的,它應具備以下設計特點:產品是易被感知的;界面是易操作的;外觀是可理解的;功能是可拓展的。基于易用設計的這些特點,具體到醫療產品易用設計策略上應注意以下幾點:1)建立合適的用戶心理模型。我們可以通過在實驗或者真實場景中請用戶自己體驗和被測試用戶的語言表或者問卷調查來建立比較準確的心理模型。2)設計符合人操作的邏輯。通過分析用戶操作的過程,得出大多數人易于操作產品的邏輯。3)提供一定的語義說明。產品應提供正確的符號和象征,以適應人的視覺理解和操作過程
(2)用戶體驗設計策略。
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過程決定用戶體驗,醫療產品的交互過程是一種特殊的雙重人機關系,它所面對的是介于病人———機器———醫護人員之間的雙重人機體驗。因此在用戶體驗設計策略方面我們要用雙重人機交互設計策略。1)醫護人員與醫療產品的人機體驗策略。①顯示部位在設計上應力求簡潔、直觀、清晰,色彩上一般采用低明度、低純度的中性色為底色和背景。在顯示界面設計時,應減少顯示的視覺密度,控制好顯示界面的視覺平衡性,并要考慮內容的配置與注意容度的保留,適當的留白會使整個界面看起來清楚且美觀。②操作部位主要通過手來實現各種控制的,要求手的動作在人機操作中處于方便、安全、舒適的區域。③醫療產品整體協調性,宜人性考慮。醫療產品的造型要具有整體感,空間的利用和布局要合理,局部與整體的風格要一致,在形式與功能上要統一。2)病人與醫療產品的人機體驗策略。①造型:病人通常對產品造型更在意,因此要求產品造型符合美學的觀點,給人在視覺上有賞心悅目的感覺,同時具有安全感,以緩解病人的心理恐懼和憂慮。②合理選擇顏色:主體色盡量選用中性色彩、色彩配置要合理,使醫療器械具有人性化特點。③安全性:醫療器械與病人接觸部位要安全舒適,界面要簡潔。
2.3基于醫療產品以人為本的反思層面的設計策略
(1)系統設計策略。
醫療產品是由人-機-環境組成的一個整體,關注以人為本的醫療產品設計需要有系統設計策略。系統設計策略的重點在于對醫療產品、醫院環境氛圍營造等各個環節精心的組織協調。在醫療設計行業具有領導地位的飛利浦公司采用融入式的環境體驗的醫療系統設計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由飛利浦公司為兒童患者設計的是一臺微型的CT掃描儀,與大型診療設備具備相似的工作原理。小患者可以選擇一個出了故障的玩具,把它放在小型檢查臺上,并傳送到玩具掃描儀中,這時屏幕上會顯示出生動的動畫,解釋玩具生病的原因。通過親手操作這種玩具掃描儀,患者對檢查過程有了較為直觀的了解,心理壓力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接下來,孩子們可以從一組卡通動畫主題的“情緒卡片”中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張,只需在讀卡器前晃動磁卡,整個掃描室的環境就可以瞬間發生改變。每張卡片都與對應的圖像和聲音數據庫相連,娛樂系統在檢測到卡片后隨即啟動相關內容。圖像被投影到檢查室的墻壁和天花板上,并伴有相應的音樂和聲效,專門的照明系統還會為患者帶來色彩斑斕的體驗,使其全身心地置身于自己選擇的環境氛圍之中。于是在輕松地體驗中進行診斷檢查,以往令人恐懼的沉悶的檢查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而且,由于患者的良好情緒和積極配合,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2)人道主義設計策略。
醫療產品不僅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問題,還必須關注人類情感需求的最高層次:人道主義的關懷。這也是醫療產品的最本質的要求,在反思層面的設計策略需要充分體現醫療產品的人道主義精神。一個長期關注用戶使用過程與感受的醫療品牌,在用戶長期與產品的感受和體驗過程中,人們的反思層面會形成獨特的偏愛和見解,因而形成品牌效應,品牌效應是醫療產品對人道主義關懷的最直接結果,它能讓病人在情感上得到信賴,引起美好的回憶,放松的接受治療。人道主義設計策略最直接最有效的策略是以人為本的品牌設計策略。飛利浦醫療自創建以來,在企業文化中一直注重產品的人道主義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用戶也在情感上、使用上對其充分信賴,它的產品使用戶在情感上獲得極大的滿足。
3結論與評價
目前,國內外關于醫療產品的情感化設計策略方面的研究較少,本文在前人關于產品情感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療產品創新設計趨勢,對醫療產品的情感化設計策略進行了初步歸納與總結,提出了基于情感化設計理論的醫療產品的三個層面的情感化設計策略,為醫療產品設計的情感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幫助,希望對我國醫療產品設計師有一定幫助,能提高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競爭力。但情感化這一課題對研究者的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儲備的要求甚高,筆者雖竭盡所能,但由于實踐積累不足,導致論文研究尚處于比較淺顯的理論層面,在研究深度上有很大欠缺,希望在以后不斷的設計實踐積累過程中,能更深刻的體會與完善醫療產品的情感化設計策略。
作者:王凱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