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興趣引導下兒童玩教具產品設計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研究數據表明,經常玩益智玩具的人,他們的智商水平比不玩益智玩具的人高10%以上,且相對而言,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都比較強。而隨著人們對于教育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相關的兒童玩教具也越來越多樣化,相關的玩教具設計充分融合了益智教育的特點和需要,設計上也融入了很多的早教知識和科學,將兒童玩教具設計得更加合理,無論是在教師教學還是兒童玩玩具的過程中,都注重對于孩子多方面思維和創新能力等訓練。在目前的兒童玩教具產品設計中,越來越注重興趣引導,將玩教具的安全性、趣味性、益智性、人機交互性等結合起來,為學前教育以及兒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教具。在不同的兒童玩教具設計中,有的玩教具針對兒童某個具體的能力和意識進行培養,體現了玩教具的功能性、針對性,在使用過程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將針對空間能力培養的兒童玩教具產品設計進行研究,分析基于興趣引導的交互式兒童玩教具產品設計方案。
關鍵詞:興趣引導;交互式;兒童玩教具;產品設計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重視不斷加強,對于兒童的智力開發和引導更加關注,兒童玩教具需求增長,這為兒童玩教具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市場。但是,在快速發展的玩教具市場中,一些玩教具設計形式單一,創新不足,還有一些兒童玩教具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鑒或者是直接照搬照抄西方國家的玩教具設計理念,這些對于兒童玩教具的設計發展都是不利的,無法確保玩教具質量,也缺乏本土適應性。新時期,要滿足兒童玩教具設計需要,不僅要保證玩教具的安全性、交互性,還要體現趣味性,能夠被兒童喜歡,讓他們有探索的欲望,這些都需要在玩教具設計中有所思考,把握幼兒相關能力培養的需要,要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注重幼兒在多方面能力和思維上的開發和培養,從而開發出比較有效、科學合理的兒童玩教具,為兒童教育提供豐富多樣的素材支持。
1兒童空間認知能力培養玩教具概述
1.1兒童空間認知能力。此次研究針對兒童空間認知能力培養的玩教具進行設計,這類玩教具注重兒童空間立體感,空間思維的培養和訓練,更多的是在早教和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中使用的,通過這類玩具的接觸和使用,讓兒童對于空間認知的能力顯著增強,這類玩具主要是針對小學以下的兒童教育使用的。在這一時期,兒童開始有自我意識,可以在特定生活情境中獲得一些認知,針對他們開展空間認知的玩教具設計,達到對于他們空間認知能力的培養。空間認知能力是兒童成長發展中比較重要的能力,因為我們本身就身處在一個巨大的空間環境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其空間感,把握空間感,是認知事物的重要基礎。在兒童出生后,他們接觸到的空間玩具比較多,例如積木、拼圖、魔方等,這些玩教具主要的設計意圖就是對兒童的空間感進行訓練,鍛煉他們的空間思維。而一般這類玩具設計在色彩、形狀等應用上,都用了鮮艷的色彩,用比較可愛的圖形,這些設計都是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玩玩具的興趣,這樣他們可以在探索和實踐中培養空間認知能力,通過手部、眼部、大腦等動作和思維,形成對于事物相對全面的認知。
1.2基于兒童空間能力培養的交互式玩教具設計要點。玩教具的設計應該是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來構建產品的實際形態的,通過玩教具設計,鍛煉學生的感觀協調能力,促進兒童創新思維和適應性社會生活能力等培養。在兒童相關研究中發現,在幼兒時期,喜歡玩拼圖、積木的兒童,他們相對于不玩這些玩具的兒童在空間思維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占有明顯優勢。且在這些玩教具接觸的過程中,他們和教師、父母的對話次數更多,接觸到更多的詞匯,這些對于兒童的成長發展都是有利的。可見,強化兒童空間認知能力培養,借助交互式、趣味性的玩教具設計,強化產品功能辨識和互動交流,促進使用者更好的強化空間認知,提升相關方面的素養和技能。
2基于興趣引導的交互式兒童玩教具產品設計實踐
2.1設計目標。在兒童玩教具設計中,體現空間認知能力培養,在設計上,考慮到玩教具產品面向整體3~7歲兒童,這類目標群體的空間認知特點是重要設計基礎和前提,把握3~7歲兒童的基本空間思維能力和認知規律,可以通過理性思維來強化設計,可以通過強化設計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來讓幼兒更好地認知空間,通過其他的形式讓抽象的理解能力更好地轉化,促進兒童感性思維向理想思維轉變,鍛煉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
2.2設計實踐方案。第一步,要設計基于興趣引導的交互式兒童玩教具產品,需要針對3~7歲兒童開展實實在在的調研,這樣才可以把握目前這個年齡段兒童的思維和認知特點,通過對于3~73歲兒童的面對面交流,觀察他們在積木、折紙以及空間游戲環節的具體表現,作為產品設計的重要基礎和參考。第二步,把握兒童空間認知規律。兒童的空間感不是直接獲取的,他們很難通過自我的認知來認識空間,兒童空間感的形成和發展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實現的,通過動手實踐和工具使用,再結合家長和教師的語言溝通交互,才能夠讓他們建立對于空間的基本認知,在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中掌握空間的構成結構和一些規律等。在具體的兒童學習調研中發現,教育機構以及家長等在兒童的教育中,更關注他們的數學能力、識字能力等培養,但是對于兒童的空間認知能力卻缺乏關注和重視。所以在兒童玩教具的產品設計中,需要把握現階段兒童的基本認知規律,從玩教具的識別和草主難易度上進行把握,確保產品設計的針對性和獨立性。第三步,體現玩教具產品設計的易玩性和教育性。在和早期教育者的交流中總結出,教學過程中,通過相關的教具來進行位置和空間感的教學,可以有效鍛煉兒童的空間思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使用相關教具的頻率并不高,且相關空間玩教具也比較少,比較單一。調查還發現,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手持教具,他們的注意力會更多的放在教具的探索和觀察上,課堂上會有比較強的學習欲望,還可以通過親手操作,掌握玩教具的使用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比較高效,教師也更加輕松,兒童上課的配合度比較高,整體的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效果更好。所以,在設計空間認知的玩教具上,要注重設計的玩教具產品應該能夠讓兒童去操作和探索的,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可以方便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第四步,產品功能的針對性。目前很多兒童玩教具的設計中,融合了多種設計理念,注重對于兒童多方面素養和能力的培養,這樣多功能的玩教具設計雖然好,但是在培養學生某方面具體能力的效果上并不理想,對此,要確定空間認知兒童玩教具的設計目標。該玩教具設計就是要鍛煉和培養兒童的空間認知和思維能力,所以在產品設計上要注重針對性。在調查中,發現現在的很多家長們在玩教具的購買選擇中,注重外觀好看精致,材料安全等方面,但是,缺乏對于某種特定能力培養的玩具選擇重視。目前市面上的空間認知能力培養的玩教具比較多,不過對應玩的成分針對性并不理想,對此,可以嘗試通過玩教具設計,突出產品信息和概念,通過動手操作,獲得對于空間的認知和信息,構建兒童的空間思維和框架。
2.3兒童玩教具設計思路。針對兒童空間思維玩教具設計需要,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注重日常兒童玩教具設計創新探索,用豐富的圖例引導各位老師挖掘日常自制玩教具的深入點,并從教育性、游戲性、安全性、創新性、情境性、可持續發展性等方面進行思考與實踐,制作出優秀的幼兒園自制玩教具。在相關玩教具設計中,注重玩教具特設計目標把握,優化制作玩教具的材料、設計意圖,結合3~7歲兒童空間認知特點和需要,對玩教具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每一件玩教具設計都應該充分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不管在選材還是構思上都別具匠心,在制作上下足功夫,體現設計者聰明才智和勇于實踐的精神面貌。例如,基于趣味性和交互性的目標,設計制作的《好玩的骰子》《手指套圈》《打地鼠》《好玩的乒乓球》《超級賽車》等兒童玩教具,將這些好玩的教玩具投放到空間認知活動區中,孩子們一定會學得有趣、玩得開心。相關玩教具設計優化,不僅鍛煉孩子們的動手動腦能力,教師們在參評中相互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同時也能滿足教學活動的需求,激發幼兒興趣,使孩子們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有趣。相信孩子們在良好的游戲化環境中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3總結
兒童玩教具產品設計要占據市場,必須要遵循兒童的認知和發展規律,在玩教具產品設計中,注重對于兒童的空間思維鍛煉,關注產品設計的趣味性和交互性,滿足兒童、家長以及教師的教育學習需要,促進兒童空間能力強化。
作者:陳凌 單位:陜西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