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作室標志設計教學改革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工作室模式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是一種更為符合高職院校教學發展的教學形式,也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一種新模式。文章以形象標志設計教學為例,結合教學實踐,從工作教學流程、教學效果兩個方面對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改革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
工作室模式;標志設計;教學改革
工作室模式教學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發展舉措,通過這種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獲得更多實際操作的經驗,提升自己的工作、學習能力。基于工作室模式教學的特點,工作室模式教學成為高職藝術院校設計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培養社會適應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將工作室模式和設計課程教學進行結合,讓教師和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有關人員思考的問題。
一、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流程
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流程具體體現在課前準備、課堂實施、課上過程指導和監督控制、課后評價反饋幾個階段。
(一)課前準備
通過召開學校教師和專家研討會之后,根據標志設計職業能力要求、素養要求確定標志設計的基本工作任務。之后根據公司標志設計的具體操作流程來安排相應的總監、品牌策略、創意制作等崗位。在崗位分工的時候需要對人員性別配比、學生學習情況、學生能力特長等問題進行綜合考慮。在分組時候,根據各個小組成員興趣愛好和能力的不同,為不同的小組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務。
(二)課堂的實施階段
在小組分工完成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到具體的工作情景中,激發學生進行標志設計的興趣,對學生展開系統化的標志設計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系統化地收集有關調查研究;行業基礎信息資料。在經過市場調研之后獲得標志設計工作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實現客戶調研,充分了解客戶的設計想法,并將這種想法充分融入到自己的產品設計中。同時,小組代表還需要加強了客戶之間的定期溝通,通過溝通獲得有關標志設計的創意方向和有關信息。在獲得了有關信息之后,小組成員要組織內部討論,解決成員對信息的質疑,不斷推敲觀點,完善對標志的設計。在作品構思的過程中,要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思想意見的碰撞來形成全新的創意。比如,第一個設計小組在標志創意的設計中遇到了設計瓶頸問題,創意思考的對象是文化傳播公司。基于此,文化傳播公司標志的設計總應用廣播、喇叭、電影膠片等元素,無法體現文化傳播行業自身的特點,得不到客戶的認可。針對這種問題,小組成員內部進行討論,思維活躍的成員主張逆向思考,即不應該局限在代表傳媒發展的圖形上,而是需要將圖形開發設計成為傳媒形象的代表。在這種創意提議下,有小組成員提到了“門”這個元素,寓意傳媒文化“引進來”、“走出去”的概念,適合傳媒行業創新發展的特點。
(三)課程實施的過程指導和監督控制
工作室的教師一般由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設計專家共同組成,學校內部的教師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設計技能。為此,在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告訴學生這門課程學習需要掌握的知識、方法,并指導學生收集文化傳播標志,對收集到的標志分類整理。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每個小組任務的完成進度來調整教學進度。比如,第三個設計小組很多確定了標志設計的定位,之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設計的構思。設計構思之后,這個小組設計的標志形式沒有得到客戶的認可,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對標志的造型進一步分析,讓學生從從文化角度向客戶闡述設計的內涵,從而讓客戶接受學生設計的理念。課程實施的監控流程要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教師通過不同設計階段各個小組成員提交的成果來對學生的設計技能、設計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引導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標志設計問題。
二、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成果檢驗
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活躍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自我展現意識。通過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能夠讓學生學會和客戶進行溝通,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和詮釋標志設計的內涵,擴展標志設計意蘊深度。在工作室模式下的標志設計教學主要是以小組分工的形式進行,將標志設計能力較強的學生任命為組長,帶領其他成員進行標志創意化設計,通過成員之間的互動,提升班級總體標志設計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作室模式下的標志教學能夠讓藝術院校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充分趣味化、人性化,提升學生藝術標志設計的實踐操作技能,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分工合作中引導學生學會討論、學會探索、學會思考、學會創造,有選擇地進行標志設計,提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作者:楊悅 單位:浙江省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胡蓉.工作室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裝飾,2013,10:76-77.
[2]張樂農.創新教育理念,促動文化實踐———大連大學以工作室模式促進素質教育實踐經驗與長效機制探索[A].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2013年大學素質教育研究會年會暨第三屆高層論壇論文集[C].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