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媒體下城市設計類會展的標志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新媒體的發展和應用革新了視覺信息的傳達方式,使大眾得以更及時、更高效地獲取豐富信息。在全球化背景下,設計類會展作為城市發展創新型經濟的引擎、設計產業的組成部分,正在日益受到地方政府和設計師的關注。標志作為傳遞品牌綜合信息的核心視覺,影響著城市設計類會展品牌形象的構建。基于此文章總結國內外城市設計類會展的標志設計趨勢并分析個中原因,為設計師的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新媒體;城市設計類會展;標志設計;趨勢
1新媒體時代概述
“媒體”即媒介,指信息傳播的載體。傳統媒體時代與新媒體時代可以以計算機的出現為分割。傳統媒體是指電話、雜志、書籍、廣播等,新媒體則包括一切數字化媒體,如網絡媒體、數字電視、手機媒體等。以紙為主要媒介的傳統媒體時代,大眾從雜志、報紙、書籍獲取信息,且獲取時間落后于事件的發生,信息的傳播呈單向性、線性的特點,大眾是被動接受信息者。而新媒體依賴于網絡技術和數字化技術進行信息傳輸,具有互動性、及時性、個人化的特征。
2城市設計類會展標志設計概述
會展業為品牌提供推廣服務,包括前期的策展、招展,以及會議、節事、活動的落地執行,是文化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專業性強、聯動性高、收益大的特點。設計類會展涵蓋設計會議、設計賽事、設計節事活動、設計旅游等多種形式。國內常見的城市設計類會展命名方式是“城市名+(國際)+設計周”,通常由市政府主導或發起、會展企業承辦,是激活城市創新力量、驅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在設計驅動創新的思想引領下,地方政府越來越意識到設計會展業之于城市形象建設、產業發展的的重要性,自2006年起,廣州、北京、深圳、上海市政府先后紛紛牽頭創辦設計周。而城市設計類會展標志作為會展視覺系統設計的核心部分,地位十分重要——既是會展展示其品牌個性、城市文化、核心理念等綜合信息的窗口,是吸引參展商和觀眾產生審美認同的中介,還是設計類會展展現其行業屬性的視覺手段,甚至可以成為引領設計潮流的風向標。
3新媒體時代下城市設計類會展標志設計趨勢分析
新媒體為標志設計提供了新環境,也為設計師的創意實現提供了更大空間:一是提升了標志的輸出效率,設計師逐漸擺脫了對筆、紙、顏料、尺子等實物工具的依賴,更多地使用軟件或在線工具進行設計;二是改變了標志的應用環境[1],標志設計作品將通過互聯網在電腦端、移動端、數字電視等界面進行傳播,并且不再局限于靜態顯示,能夠與聲音、圖像等組合出動態演示,甚至與人聲、手勢進行互動,為大眾帶來新奇有趣的審美體驗。筆者通過調研國內外知名的城市設計類會展的標志設計,總結得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強大、媒體傳播的形式不斷升級擴充,城市設計類會展的標志設計正呈現出無襯線英文字體標志化、色彩亮麗化、動態化等趨勢。
3.1無襯線英文字體標志化
字體標志,簡稱“字標”,是標志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有別于圖形標志,是以品牌全稱或名稱縮寫為主體的標志。無襯線字體是相對于襯線字標而言的,襯線字體有明顯的粗細變化、在筆劃邊角或末端有裝飾,而無襯線字體沒有過多的裝飾,比劃均勻、輪廓規整。在扁平化主導設計風格、設計交流打破國界、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環境下,無襯線英文字體標志在城市設計類會展中的應用展現了三大優勢:
3.1.1彰顯國際化定位
在新媒體的助推下,城市設計類會展的受眾已經逐步從本土走向國際,突破了地域、種族、民族限制。通過設計類會展的命名方式可以知道,全球范圍內的設計類會展都傾向于國際化定位。擁有國際視野、國際市場、國際影響是城市設計類會展的宏大愿望和目標。近年來,國內多個城市設計類會展把“主賓國”或“主賓城市”作為重點內容板塊,致力于推動中外設計的交流與合作。例如深圳設計周,創辦于2017年,2018年首次引入主賓國概念,2021年首次換標(如圖1)。深圳設計周的新標志設計者韓家英在多番斟酌后,選擇了深圳的拼音首字母“s”作為標志主體,并以無襯線的形式呈現,因為它最純粹直接、富有視覺沖擊力。他說:“我創作這個S,我目的就是希望把(深圳)設計周變成一個在深圳、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個設計周”[2]。又如北京國際設計周為了符合國際化定位,其標志設計的主體是其英文名Beijing Design Week的大寫字母(見圖2)。標志整體呈橫平豎直的無襯線字體外觀,可以良好地適應新媒體傳播環境,簡潔且易識別。個別字母被設計成象征北京故宮的圖形,整個標志傳遞出莊嚴、肅穆的氣氛。無襯線英文字標是城市設計類會展最常用的字標細分類型。英語是國際第一通用語言,無襯線英文字標的使用可以有效彌合文化差異與語言不通,降低認知負載和認知偏差,從而更好地為城市設計類會展樹立國際化品牌形象。
3.1.2適應新媒體傳播
“設計的本質不是創意,而是溝通”,唐納德•諾曼在《設計心理學》中說到。一方面,在新媒體環境下,城市設計類會展使用無襯線英文標志容易獲得受眾的好感。無襯線字體的結構簡單,筆劃粗細一致,是優秀的屏幕顯示字體,擁有較強的辨識性和易讀性,因此長期以來是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的默認字體,久而久之,大眾適應了屏幕上的無襯線字體。根據“曝光效應”,人們會更加喜歡熟悉的事物,因此即使是經過局部設計后的無襯線英文字體,也能輕而易舉地被人眼快速識別,并產生好感。另一方面,21世紀之后,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伴隨著信息過剩、大眾注意力稀缺的現象。而無襯線英文字標有著“所見即所得”的優勢,文字信息直觀明確,易讀易記,能有效地提升品牌標志的傳播性。目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信息、并與觀眾進行互動越來越成為城市設計類會展的重要宣傳方式,組織跨地域、跨語言的設計交流活動是主辦方的活動目的,于是利用無襯線英文字標構建一個中立、理性的形象便成為了品牌方的需求,他們希望以此引導受眾關注品牌名稱和發布的內容本身。
3.1.3提升品牌視覺適應性
設計致力于解決問題。設計類會展探討的話題往往龐雜而充滿不確定性,從商業化到可持續、從孩童玩具到老人出行、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到人工智能,這就要求設計類會展的標志設計也要解決其本身的問題——擁有高度的視覺適應性。而無襯線英文字標的輪廓具有較強的辨識性,根據字標延展出的輔助圖形也能具備簡潔、清晰的特征,二者均能夠與各種風格、元素、媒介適配,從而提升受眾對品牌的信息感知。不可否認的是,無襯線英文文標也存在個性不足、乏味有余的問題,如何使無襯線英文字標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保留品牌差異性,還值得設計師耐心探索。
3.2色彩亮麗化
標志設計中有圖形、文字、色彩三個要素,其中色彩是最直觀的設計元素。Colorcom網站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在90 秒內就可以對產品做出潛意識判斷,并且 62% 到 90% 的評估便是基于顏色[3]。筆者通過桌面調研發現,城市設計類會展品牌的標志色彩呈現出亮麗化的趨勢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新出現的城市設計類會展多選擇了亮麗的標志色彩;二是已有的城市設計類會展在換標后選用了更鮮艷的標志色彩。對于設計類會展業來說,標志采用亮麗的色彩能展現出品牌的個性和未來感,使受眾更容易理解設計類會展的品牌調性。
3.2.1展現個性
在明度的選擇上,明亮的色彩比較符合設計行業的前瞻性特征。與暗淡的色彩相比,明亮的色彩更有視覺沖擊力,能引發人聯想到輕盈、膨脹的事物,給人以青春、活力與時尚的心理感受。在色相的選擇上,由于不同色相能引發人不同的聯想和情感,選擇何種色相需要有據可依。城市設計類會展常見的做法是,通過聯系城市文化或品牌理念選擇色相,從而展現其獨特的個性,使人們聯想到品牌內涵,從而對品牌產生深刻的記憶點。比如深圳設計周的新標志使用了深圳市市花簕杜鵑的玫紅色來凸顯深圳市的年輕、時尚與活力。又如倫敦設計周的標志(見圖3)由知名設計公司Pentagram(五角設計公司)設計,色相上選擇了紅色作為其標志色,既能代表倫敦電話亭印象,又彰顯了倫敦設計周先鋒、大膽的品牌個性,令人印象深刻。
3.2.2體現未來感
對于希望體現科技感、未來感的城市設計類會展,標志適宜選擇亮麗的色彩。新媒體時代的一大特征是:電子屏幕終端代替紙質宣傳物成為更頻繁使用的信息傳播載體。知名設計網站LogoLounge指出:品牌更多的設計要呈現在RGB色彩世界,即多用于顯示端[4]。標志色彩之所以能夠實現亮麗化,其本質是科技的進步為設計實現提供了支持。屏幕色彩顯示技術日益精進,使得帶有亮麗色彩的標志讓人感到新奇,從而引發受眾更多的關注,同時印刷技術的進步也使得具有亮麗色彩的標志色呈現出更好的視覺吸引力。如以前衛、實驗性而知名的荷蘭設計周,在2021年更新了標志,將原有的郁金花外形的“W”更改為其英文名稱Dutch Design Week的首字母縮寫“ddw”(見圖4),標志底色是青綠色和草綠色,十分鮮亮,與黑灰兩色的字體形成了強烈對比,體現出荷蘭設計周對未來議題的關注和探索精神。這些色彩也大量運用在荷蘭設計周發布的動態視頻和官網海報中,增強了品牌的秩序感與未來感。城市設計類會展側重點各有不同,因此在標志色彩的選用上各有考量,從活力黃、激進紅、生命綠到時尚藍、深邃紫,從單一色彩到多色組合,展現出大膽、富有個性的行業特征。國內的城市設計類會展標志整體偏愛使用藍色,如上海設計周、長沙設計藝術周、珠海設計周、海南設計周均使用了亮眼、純度較高的藍色作為主色調,突出了城市以及會展品牌年輕、創意、活力的一面。
3.3動態化
新媒體時代下,設計軟件在不斷迭代,編程工具的使用與視覺設計的關系也更加緊密,動態標志成為城市設計類會展有效展示品牌信息的工具。動態化的標志是在靜態標志基礎上增加了時間軸的視覺創作,最終形態不再局限于二維靜態展示。綜合運用圖形、聲音、影像、動畫等使得動態化標志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的視覺形態,給受眾帶來豐富極致的視聽感受。其優勢總結如下:
3.3.1搶占注意力和市場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節奏加快,審美需求也隨之日益增加。在超載的信息中,品牌傳播的過程也是販賣注意力的過程。城市設計類品牌需要創造美的、吸引人關注的標志來達到推廣品牌的目的。標志作為品牌名稱的展現方式,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成功引起人們的注意,品牌便會錯失潛在客戶。靜態化標志之間的差異無非在于色彩、形狀和排版。隨著企業數量和相應標志大幅增加,加上國際主義設計風格的流行,標志雖極簡但趨于雷同,無法為大眾帶來良好的視覺沖擊力和新奇的體驗。而動態化標志作為標志呈現的新方式,能夠快速引發人們的關注。“動”意味著運動、變化,心理學研究顯示, 運動現象是一種引起人眼強烈注意的現象。另外,人眼對外部陌生的信息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反而對熟悉的信息則會減少關注。同時,動態化標志能夠融合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感官設計,在短時間內傳達大量信息,這就使得塑造一個更加立體而且生動的品牌形象成為可能。
3.3.2增強情感認同與聯結
設計為人服務,城市設計類會展歸根結底也如是。斯科特•貝德伯雷在《品牌新世界》中說到:“卓越的品牌會與人的情感聯結,又正是情感左右了我們的大多數選擇。”新媒體時代是重視用戶體驗的時代,城市設計類會展使用動態化標志能夠使人更容易理解其品牌內涵,提升品牌辨識度。相比用文字和靜態圖形進行創意說明,或動輒用一分鐘以上的視頻廣告講述品牌故事,動態化標志能兼具時長簡短、趣味生動的優點,以動態的、故事性的、交互式的方式展現,延展了受眾的感官體驗,使受眾產生特定的聯想和記憶,從而增強了受眾對城市設計類會展的情感認同和忠誠度。
3.3.3更靈活的延展應用
城市設計類會展使用動態標志,無需像使用靜態標志那樣嚴格遵循品牌視覺系統手冊中的規范,譬如橫豎向組合方式、擺放位置、色彩規范等,相反,使用動態化標志可以打破這種限制,通過變換材質、改變光影、變換標志輪廓、拆解重組等方式,進而實現對會展品牌的多維度、多元化詮釋[5]。目前,國外的一些城市設計類會展已經先于國內踐行了標志的動態化設計與應用,如荷蘭設計周、迪拜設計周、柏林設計周,國內設計類會展對動態化標志的應用則是剛剛起步。2019年,上海國際設計周(靜態標志見圖5)發布了基于字母D進行設計的動態化標志,贏得業界一片好評。不斷變換的圖形傳遞出“設計可72變”的理念,契合當年會展的“72變”視覺主題。
4結語
標志關系著城市設計類會展品牌的整體形象的構建,是品牌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影響受眾對會展品牌的感知質量與忠誠度。文章對城市設計類會展標志設計的趨勢進行了總結,但也需要注意到,即便無襯線英文字體標志化、色彩亮麗化、動態化是當下趨勢,設計師在實際設計中也不應隨意跟風,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趨勢常變,不變的是,設計師要不斷豐富眼界,了解不同媒介載體的特性,在已有的基礎上提升審美水平和設計水平。
作者:何曉蓉 王娟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