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產品網店界面產品包裝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目前中國有6億多網民,網購用戶4億多人,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為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改變了人們以往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帶來了更加快捷、穩定的產品服務。目前,特色農產品已經成為全面轉入新型流通模式的又一大類商品體系,創造了一系列銷售傳奇。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農特產品資源質優量豐,但電商部分欠發達,很多好產品“養在深山無人識”。從全省情況看,吉林省農產品電商發展剛剛起步,水平處于初級階段。本項目——吉林特色農產品網店設計及產品包裝設計,既規避了一般創業項目的政策風險和資金成本,又符合了產業的發展趨向,項目為我省農特產品小微網店服務,也為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起到推動作用。更為參與項目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業的平臺。
關鍵詞:
網絡平臺;網店界面;產品包裝;未來前景;成果
近些年來,隨著電子信息科技的發展、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如今主流的銷售購物模式。據統計,2013年全年度吉林省電商交易總額超過1300億元,同往年相比增長了24%;企業與企業之間網絡交易額捅破900億元;網絡零售達到380多億元,增長1.2倍;電商服務企業數捅破到1300家,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23.6%,在這里面,從事企業間電商服務企業數量達439家,網絡零售企業數量為863家,從業人數突破8萬人,電子商務服務的普及從而帶動的就業人數達到55萬人。當前農產品網絡零售迅速發展的同時,仍然存在很多制約性的因素,主要因素為:農產品自身特性和網店經營的特殊性。本文對吉林省主要的農作物和農業經濟類作物零售網店進行了調查,同時根據農產品自身的包裝設計方面,也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用于指導總結出一套體現吉林農特產品牌價值的包裝設計策略。
1、農產品銷售平臺介紹
已有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模式主要包括B2C、B2B、C2C。B2B模式的農產品電子交易網站專門為農業網站,農業專業性強,主打大宗型農產品和農副產品銷售。如中國農產品批發網、中國農業網等。除提供交易信息之外,還會向廣大的用戶提供最新的農業政策、前沿的科學技術等農業信息,幫助經銷商和大中型企業以及農業生產者獲取生產技術、市場銷售等信息。B2C和C2C模式直接面對消費者,隸屬于店鋪類的網店銷售,主要為掛靠某網絡購物平臺,成立網絡店鋪或網絡商家平臺的方式進行交易。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是一個權威性的組織,據該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到2013年12月為止,中國市場上的B2C網絡零售平臺中,排名第一,天貓商城(市場占有率為50.1%);第二名,京東商城(市場占有率為22.4%);第三名是蘇寧易購(市場占有率為4.9%);第四名,騰訊商城(市場占有率為3.1%)。網絡零售市場中(即C2C),淘寶居首位(市場占有率為96.5%),其次是拍拍網(市場占有率為3.4%),最后是易趣網(市場占有率為0.1%)。以上C2C/B2B/B2C三種模式的對比可以看出,通過建立網店(即B2C,C2C)進行農產品和農夫產品零售的形式更為普遍,網店經營者可以更好更加充分地利用平臺所掌握的客戶資源、商業資源進行農產品推廣和銷售,網絡購物平臺對該平臺內的商戶進行標準統一性地管理,使得交易過程中更為安全可靠,因此,更加受到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新人和青睞。
2、農產品網店界面設計研究
“農產品網店”作為連接用戶和農產品之間的重要橋梁,一直并沒有得到設計界相應的重視與研究。設計經常停留在“樣式”和內容之中,各種數據和規范的糾纏,而遺忘了深入研究用戶和產品的深層含義,忽略了社會的發展以及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社會大環境、不同生活方式的用戶對于農產品界面認知的“社會文化”、“情感交流”等非物質因素的深入研究。吉林特色農產品網店界面設計的好與否,關系到吉林省特色農產品線上銷售業績,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是否收到直接的影響,進而更多程度的影響到吉林省經濟發展情況。以下是我們參與“2015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過程中,總結了吉林省特色農產品網店界面設計的研究有以下意義:
2.1強調消費者的優先權
好的農產品網店界面可以用來收集消費者感興趣的信息、或幫助消費者,找到他們的興趣所在。界面也可用來引導消費者,對于你想要讓消費者產生興趣的地方,吸引他們的眼球,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會強烈排斥去接受一項事先擬好稿的“演說”,互動性可以給消費者擁有自主權的感受,從而容易建立信任。
2.2允許使用者自定流程步調
當消費者面對著一個農產品界面時,他們可以視自己的需要與適合情況,決定他們花多少時間來參與。這樣可以讓他們百分百地被呈現出來的題材所吸引,進而可以讓人們了解到農產品的內容。
2.3建立消費者的聯想力
人是能夠觸類旁通的。當一個主題被提及出來的時候,人們很容易把相關的想法或事情,作關聯和比較。我們團隊針對吉林省特色農產品進行了地區與種類劃分。吉林東部以森林特產為主,包含了人參、林蛙、山芹菜、木耳、猴頭、松茸、金針菇,松子仁等綠色有機食品。吉林省西南部地區是高粱、蕎麥、葵花、花生、芝麻、綠豆等生產區。吉林中部是梅花鹿產品生產基地。如此與眾不同的農產品,不作比較,很難辨別是優是劣。
3、農產品未來前景
根據阿里巴巴年度報表數據顯示,到2013年底,吉林省農產品銷售額在全國30多個省區中排在第16位。共有賣家7.5萬個,在淘寶賣家總數量中的比重不足1%,總數量在全國排在后列,這與吉林省的農業大省地位不相稱,特色農產品網點的發展空間巨大。2014年全年度,吉林省在線上買進311億,賣出46.3億,即銷售1元,購進6.7元,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吉林省需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網售”。現實情況中,吉林省內網商基本上是小微企業,具有草根性特點,農產品網店更是同樣如此,多以夫妻店為經營主體,多數都是農民自己在做,農民雖然聯上了網,接受了培訓,認識了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但由于技術、精力、人才等障礙,常常苦于找不到做電商線上業務的入手處。由此可以看出本項目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4、結語
我們小組已經模擬出了網站大體上的結構框架和產品的分類模式。根據農產品的特性制定和劃分頁面,以及根據產品的固有屬性來設計和制作產品的內外包裝。以上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大體完成,對于細節的劃分和制定會在接下來的網站設計工作上逐步完善。通過市場調研和網上資料查閱,我們小組已經掌握了大量重要數據和信息,這些信息對于我們來說相當重要,它對于我們接下來的工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市場調查和信息獲取中,我們逐漸學會如何識別各種商業機會和資源。在前期的工作中我們逐漸摸索出更加快捷且更加有效地工作方式,這對于我們來說很有幫助,在這些過程中,我們也遭受過挫折和失敗,這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合作、學習。以上的這些成果對我們來說相當寶貴,同時也堅定了我們繼續努力下去的決心。
作者:歐陽增 馮晶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