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包裝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新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方向與改革的重點。該文以項目教學模式為主線,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理念下,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團隊、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索高職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路徑,以期為新時代藝術設計類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思路與建議。
關鍵詞:項目教學;包裝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在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語境下,深入推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是對接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基于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教育理念,實施項目化教學是貫穿專業教學課程改革的主線,即通過深化“三教”改革,強化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與工作室情景式教學,增強專業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職業性,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校企“雙元”育人成效。文章基于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教育理念,以項目教學模式為主線,開展高職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為新時代藝術設計類專業建設與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背景
近年來,為推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產教融合上升成為國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資源開發的基本制度[1]。《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相繼頒布,提出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在專業建設方面,職業院校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使專業建設適應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將產業發展需求融入專業建設與教育教學過程。由此可見,提升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成效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方向與改革重點。包裝藝術設計專業是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群特色專業之一。多來來,學院深耕校企合作,形成了“專業+項目+工作室”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水平不斷提升,育人成效顯著。著眼于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為進一步推動校企深度融合“雙元”育人,增強包裝藝術設計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明確專業特色定位,學院緊跟湖南省持續推進湖湘農業品牌建設的契機,聯合湖南省廣告協會,校企共建了湖南環洞庭湖農特產和旅游廣告創意基地,并在校內建立了湖湘農業品牌包裝設計研發工作室,初步構建了“一基地、一工作室”包裝藝術設計專業產教融合平臺。現階段,依托“一基地、一工作室”產教融合平臺,以“作品即產品”為導向,引進相關企業真實的包裝設計項目,加強真實項目實戰化教學實踐,開展項目教學模式下高職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是學院包裝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與改革的重點。筆者希望學院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經驗能為高職藝術設計類其他專業創新產教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鑒。
二、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在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中,學院依據改革目標與重點,確定了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最新要求,遵循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規律,支撐育訓并舉促學生職業發展,貫穿以項目化教學模式為主線與以深化“三教”改革為路徑的改革思路,并在課程改革實踐中貫徹落實。其一,深化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是基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舉措,要強化校企在專業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方式、師資隊伍、教學評價等改革環節的深度合作,真正做到對接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將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理念融入課程教學改革全過程。其二,支撐育訓并舉促學生職業發展。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要遵循育人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堅持育德與修技并舉、立德樹人與服務社會并重,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包裝創意、設計人才。其三,以項目化教學模式為主線。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模式,通過強化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與工作室情境式教學,能增強專業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職業性,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在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中,高校應彰顯并貫穿項目化教學模式這一主線。其四,以深化“三教”改革為路徑。將教師、教材、教法“三教”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事關職業教育“誰來教”“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與育人質量[2]。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效能的發揮最終需要以教師、教材、教法的深化改革為路徑實現。
三、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基于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教育理念,以項目教學模式為主線,圍繞增強專業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職業性,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校企合作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職業院校落實黨和國家關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總體要求,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規范性文件,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為修訂包裝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實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指導下,學院開展了2019級包裝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與完善工作。首先,學院進一步完善包裝藝術設計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架構與機制(圖1),聘請包裝行業、企業一線專家作為指導委員會核心成員,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咨詢、評價作用。其次,在深入行業企業調研、分析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學院結合包裝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明確了包裝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包裝設計職業崗位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最后,學院優化校企合作的課程體系與課程標準,并將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強化項目實踐教學模式,支撐育訓并舉,促進學生職業發展,提升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成效。
2.構建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建設高水平專業需要高質量課程作為支撐。淘汰“水課”、打造“金課”,是職業教育專業實現內涵式提升、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為發揮“一基地、一工作室”產教融合平臺效用,深入推進校企合作育人,基于項目化教學模式與專業特色定位,包裝藝術設計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牽頭組織專業課程規劃與設計,重構了項目導向模塊化課程體系(圖2),建立了以項目導向工學模塊為核心,以職業素質工學模塊、就業與創新創業模塊為兩翼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其中,項目導向模塊包括包裝外觀裝潢設計、包裝材料與結構設計崗位核心能力模塊品牌策劃與形象設計崗位延展模塊,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綜合模塊。在課程設置與課程內容改革方面,學院依據包裝行業最新的崗位能力需求,按照知識“必需、夠用”的原則[3],審慎淘汰陳舊課程及內容,更新技術標準、行業前沿理論和方法,強化崗位職業技能,優化調整包裝藝術設計專業核心課程,新增智能化包裝、Cinema4D、創意紙盒包裝、農產品包裝等課程內容,并參照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規范)修訂相關課程標準。通過項目導向模塊課程體系改革,優化課程設計內容,包裝藝術設計專業的定位更加明確、專業特色更加凸顯。
3.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雙導師”教學團隊建設。項目化教學模式是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強化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崗位能力。因此,在包裝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建設中,學院重視教師的專業技能,要求專任教師除具備“雙師素質”外,還要具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針對核心課程在崗位能力培養中的核心作用,學院引入了“雙導師”制,即學校教師和企業總監“雙導師”共同制定核心課程標準、教學標準,共同開展教學研究,共同組織考核評價,校企合作開發《系類包裝設計》《創意紙盒包裝》等特色教材。在“雙師素質”教師培養方面,學院先后聘請了行業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專家——湖南環洞庭湖農特產和旅游廣告創意基地總監胡千駒、深圳左和右包裝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周景寬,擔當包裝藝術設計專業企業專業帶頭人,指導包裝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與專業教師的企業“頂崗實踐”。
4.推行項目導向的專業教學方式改革。教法(或教學模式)是“三教”改革的路徑,教師和教材的改革最終要通過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變革實現[4]。為提升專業教學水平與育人成效,打造優質課堂,學院在包裝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全面推行了工作室項目化教學模式,即依托校內湖湘農業品牌包裝設計研發工作室,將合作企業湖南環洞庭湖農特產和旅游廣告創意基地相關農業品牌包裝項目引入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營造實戰化教學情境,以“作品即產品”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包裝創意、職業能力。項目導向教學方式的改革使包裝藝術設計專業形成了“上班式課程”教學,學生有了“職業人”身份的責任感與職場情境感,鍛煉了在職業化情境中進行溝通和協作的實戰能力[5]。為發揮校外導師在項目化教學中的作用,學院還與湖南環洞庭湖農特產和旅游廣告創意基地共建了“網絡視頻直播教室”,企業總監遠程指導學生進行項目實操,進行校企聯合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效果顯著。
5.積極探索教學成果多元評價制度。為檢驗包裝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課程改革成效,學院積極開展了教學成果多元評價制度的探索。在教學成效評價中,學院改變了以往以作業成果為主的評價方式,實施項目化全過程考核,形成了以作品為載體,以“5.23”畢業設計開放展示周、優秀課程作品展等活動、專業賽事為平臺,廣泛吸收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人才培養質量多元評價機制。以系列包裝設計課程為例,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下,學院在課程中引入相關企業真實的包裝設計項目,教師根據課程任務與設計項目的難易程度做好課程教學設計,學生則以“作品即產品”為導向,在校內教師或校外導師的指導下,按照企業項目設計要求,在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完成相關包裝項目的創意、設計。該課程中,對學生的成績考核與評價則以教師過程評價、合作企業評價按標準加權綜合確定,并以合作企業設計項目采用或評價為主。
四、結語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現內涵式提升,為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在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語境下,高職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建設應在遵循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規律的前提下,緊密聯系文化創意設計行業發展與人才現實需求,以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系統化課程規劃與設計,強化項目導向的實踐教學,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創意設計人才。在項目教學模式下,高職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是基于學院專業特點、人才培養模式、區域經濟環境、校企合作等綜合因素所作的改革探索,希望能為新時代藝術設計類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思路與建議。
作者:董效康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