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產品包裝設計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前,中國鄉村農產品豐富多樣,消費者選擇空間大,但農產品還沒有量身打造專用的銷售包裝,通常采用其他物品使用后的塑料袋或通用紙箱隨意包扎或捆綁。文章梳理了鄉村建設政策,闡述了鄉村農產品在鄉村旅游和電商銷售中的包裝現狀與不足,并總結了農產品包裝設計的六大原則,以期為農村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鄉村振興;經濟建設;農產品;包裝設計
黨中央在2013年提出建設“美麗鄉村”規劃后,相繼出臺了“精準扶貧”政策,2017年為解決三農問題又頒發了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教育部出臺了《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制定計劃》文件,在人才培養提質行動內容中提出:服務鄉村振興發展,完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加快培養不同類型農林人才,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1時代背景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包裝設計水平得到了長足發展。近10余年,商品進出口不斷增加,城鎮化發展迅速,超市眾多;互聯網購物異軍突起;設計公司增多,商品包裝設計水準得到了高速提升和多元發展。2019年鄉村水泥路已經延伸到千家萬戶黎民百姓家門口,民眾回鄉創業人數擴大。農產品種植在農業部門的指導與扶持下,勢頭高漲,種植與銷售既符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也符合時代健康,生態無污染的時尚消費需求。在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經濟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祖國土地遼闊,豐富多彩的農產品逐漸走進都市餐桌,成為美味佳肴。
2農產品終端銷售包裝情況
2.1鄉村旅游中的農產品包裝
當今,城鎮居民周末去城周邊短住,游玩時看重鄉村農產品的天然、無公害、價格適度等自然優勢,返城時購買數量眾多的農家產品。目前,這類農產品還沒有量身打造專用的銷售包裝,零售時,采用其他物品使用后的塑料袋或通用紙箱隨意包扎或捆綁。在中國西南城市周邊,農產品包裝混合交叉重復使用情況普遍,包裝袋子無明確信息,老百姓資金緊缺,品牌意識淡薄,包裝需求量不大,包裝設計意識不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古往今來人類就有進大自然中去生活和愛自然的天性。時展使鄉村旅游項目推陳出新,吃住娛樂層出疊現,這給鄉村農產品銷售帶來了新渠道和市場。中國土地面積廣闊,種植戶增多,產品輸送進城的產業鏈日漸形成。農產品終端銷售模式有種植戶把農產品運進社區擺攤銷售,這類農產品目前采用小批量的牛皮紙袋簡易包裝,有使用功能,有產品信息,缺少美感。也有部分農產品進精品小店,針對社區居民銷售,產品有統一的包裝或紙箱,銷售量小,價格較高。較為普遍的是大批量的農產品被菜販子采購后,繩索捆綁,貨車幫其運輸到城市蔬菜批發市場,再由菜市場攤主進貨分散到不同的小市場去零售,顧客購買后通常是使用透明塑料袋提走,暫無包裝。
2.2電商銷售中的農產品包裝
電子商務已經廣泛步入鄉村,農產品銷售終端模式以網絡電商和微商銷售為主,實體店零售為輔進行銷售,其包裝主要是專用的紙盒紙箱,視覺效果美觀。購買平臺在變化,顧客確定購買決策的依據在變化,售前包裝轉型到售后包裝。在超市等實體店購物,人們通常是根據習慣查看包裝盒信息作為購買與否的依據。在網絡平臺上面,購買者根據對產品認知和綜合消費群體對商品使用評價后的評價信息確定購買與否,下單付款后收到包裝,才能親眼目睹真實產品。線上看圖,線下看實物,包裝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運輸與保護。在天貓、京東、淘寶等平臺中,用戶評價成為影響消費量的重要因素[1]。網購平臺終端陳列方式由密到疏,由多到少,由單一變為趣味多形態組合方式,包裝的貨架展示競爭力在發生變化。物流方式從集中到分散,包裝對產品保護功能要求更高,對綠色環保,材料再生也提出新的挑戰[2]。農產品包裝設計需要兼顧的設計要求在增加,難度在增大。
3農產品包裝設計原則
中國鄉村農產品豐富多樣,消費者選擇空間大。設計的包裝要準確地傳達農產品優勢特點,凸顯品質,打動購買群體,做好農產品的“嫁衣”后轉化為商品,促進銷售,走進城鎮,也逐漸走出國門,為鄉村振興助一臂之力。目前,中國部分鄉村農產品種植產量較大,產品銷售時沒有包裝,攜帶不方便;沒有專用袋子,臨時通用袋子質量不高;產品沒有品牌,不方便銷售等原因,嚴重左右了價格,影響村民經濟收益,制約了規劃和發展。商品也要遵循銷售原則,包裝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3.1安全方便設計原則
安全使用的功能是農產品包裝設計的核心。古人采用果殼、貝殼、樹葉到使用泥土燒制陶器來盛裝水和食物,使安全性延伸增加到美觀性。包裝所使用的紙張等材料、造型形態、包裝外觀結構等系統環節需要周密嚴謹的設計。包裝要保護產品由產地運輸到顧客手上,這個過程既要保護好商品,也要兼顧方便搬運、存儲、裝卸、流通銷售等各不同環節。
3.2人性化設計原則
農產品有包裝后方便攜帶使用,為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包裝設計根據不同農產品,考慮到屬性、結構、化學、物理、使用等情況,力求更好地服務于生活而進行設計。鄉村農產品種植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包裝后期生產要考慮機械化,批量,專業化的加工生產線,兼顧實地資源,做好成本與效率及效益之間的關系。超市商品包裝在便利儲運,便利銷售,便利使用,便利回收等方面的人性化設計日漸成熟,農產品包裝設計在此基礎之上,結合產品特點,區域環境,銷售渠道,使用人群,年齡階段,人體工學等細節,揚長避短,優勢互補。
3.3商業品牌塑造原則
蒙古牛肉干、新疆葡萄干、黑龍江五常大米、四川白酒、福建鐵觀音等商品早已形成品牌文化。新推廣的農產品,通過外包裝準確清晰告知客戶產品名稱、使用方法、產品成分、營養功效、適用人群、保存方式、注意事項等信息,包裝設計師設計出新穎視覺語言進行版式設計、工藝表現、結構創新等技法去美化與表達。包裝設計之前做好產品的定位分析,賣什么(商品名稱)?在哪里賣(渠道)?賣到哪里去(銷售市場)?產品賣給誰(消費群體)?農產品行業發展快速,產品走向市場時,需要有商業策劃,注冊LOGO,確定產品名稱等。把成功的商品策劃和設計的方法借鑒到農產品推廣銷售等方面。塑造好產品自己的品牌形象,為產品走向市場,企業發展做好基礎工作。
3.4突出地域文化內涵原則
包裝設計是一門以文化為本位,以生活為基礎,以當代需求為導向的設計學科[3]。包裝設計由使用功能增加到文化媒介載體,體驗等多重意義的文化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功能的使用,也是精神文化的綜合體。不同的商品賦予了一定內容的文化內涵,銷售商品的同時,也以包裝載體展示企業部分歷史,地域傳統文化、地方風土人情,民族精神等。文化是企業無形的資產和財富。農產品再現或挖掘自身的文化基因后,使用準確生動的視覺形象語言傳達在外觀包裝上,既美化了包裝也區別產品同質化的現象。在歷史演變進程中,農產品的包裝也是傳承文化的載體之一。傳統文化延續時間久遠,各地文化新奇各異而有特色。農產品包裝要方便推廣與宣傳,需要從文化中去找創作依據。文化是設計的寵兒,它的發展與傳承都是以生活為基礎,以質量為依托,不斷演繹而變化[4]。農產品包裝設計時再次提煉地域文化,設計出經典包裝,滿足農產品物質使用功能的同時,提升農產品附載的文化,給顧客精神文化享受。2017年成都上市的酸菜魚全料包裝,產品來自觀音故里———遂寧。包裝設計圖形元素在兼顧產品直觀突出的客戶要求之下,設計師把觀音的佛手和遂寧籍的唐朝詩人陳子昂的知名詩句巧妙編排設計到包裝袋子下端兩側,自然美觀,有文化內涵,見圖1。亳州桑葚包裝與三顧茅廬典故新插圖結合,見圖2。農產品包裝設計選用傳統文化為創意手法既推廣了產品也傳承了地方文化,潛移默化起到育人的作用。
3.5突出綠色環保設計原則
20世紀90年代,浙江余姚田螺山遺址出土的竹制筲箕、框、簸箕、撮箕等,反映了人類在距今5500年前,已經開始使用竹制工具。祖國大好河山滋生了茂密繁盛的樹、竹、藤、草、筋等植物。從古至今,較多的食品包裝采用天然植物加工后,廣泛使用在生活中。農產品包裝設計時,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所生產加工的包裝滿足了綠色設計原則,節約成本,減輕企業發展經濟成本高的壓力,為鄉村振興經濟鏈起到正面作用。選用綠色環保材料設計后的商品包裝,堅持綠色包裝設計,利于產品本味屬性保護,利于消費者身體健康,減少污染,方便處理與回收,利于保護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四川雅安、宜賓等地有豐富的竹林資源,當地農產品豆瓣醬、月餅采用竹子材料制作包裝,實用也特別,見圖3和圖4。廣泛采用竹材料做農產品包裝,區別了大量的紙質、鐵、皮革、塑料等包裝材料,降低了油墨和塑膠等化工合成材料,注重了健康,提高競爭力,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等問題,意義眾多。
3.6提升藝術美設計原則
中國土地面積廣闊,農產品種植技術不斷提高和推廣,種植戶快速增長,競爭日趨激烈,要使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提高銷售量,擴大經濟收益,則需要良好的外觀商品包裝。5G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加快了文明進程,快速提升了大眾審美素養和對美的要求,包裝老舊風格淘汰較快,商品差異化及對比增強,顧客選擇性擴大,不同商家農產品包裝設計要不斷推出賞心悅目的有藝術美的新品。包裝設計師要考慮使用產品當地的天然材料,考究其材質、新技術、新工藝等多維度整合設計后的結構個性獨特、視覺鮮明有特色的包裝,彰顯包裝設計魅力。
4結語
鄉村興則國家興。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振興鄉村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需要各個環節協作,共同發力,為農村經濟發展出一份力。鄉村農產品包裝設計不要單純滿足包裝的安全使用功能,要逐步追求美的內涵[5],逐漸建立品牌之下包裝的文化。中國農產品包裝設計前景廣闊。農產品包裝設計的步伐剛剛邁開,設計師需要熟悉農產品銷售環節,掌握農產品包裝設計原則,設計出老百姓接受,消費群喜歡,促進鄉村商品銷售的作品。引導包裝設計行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安霞.包裝設計與制作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56.
[2]曾敏.商品包裝設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46.
[3]陳小林.包裝設計[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5.
[4]吳化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滇西民族手工藝生產性保護現狀思考[J].湖南包裝,2019,34(01):39-42.
[5]曾穎.設計構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7.
作者:鄭笑仁 唐勇 單位: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