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包裝設計教學問題及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商品的包裝設計不僅能影響該商品的促銷、檔次、企業形象甚至對一個國家的形象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包裝設計課程的學習與社會實踐相輔相成,最終服務于社會,符合市場的需求。本文從目前包裝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模式改革構想、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等幾個方面,闡述了包裝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筆者的思考。
關鍵詞:包裝設計;教學;問題;改革探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商品更符合大機器批量生產,以及更適應現代銷售方式的改變,絕大部分商品需要良好的包裝,因為有了包裝,才能保護商品、美化商品,進而促銷商品的銷售,俗話說“貨賣一張皮”就是這個道理。包裝設計最重要的是要和文化及市場相結合,由于現在社會的市場化經濟化,隨著人們文化知識越來越豐富,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日常生活中包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包裝設計的競爭性主要體現在直接的視覺要素和編排組合以及設計理念方面上的表達,而視覺表達要素的形式有圖形、文字、色彩、肌理和造型等,包裝設計應從這些構成要素入手,在考慮商品特性的基礎上,按照包裝設計的基本原則,比如如何在運輸過程中保護商品、對商品進行美化、使用中方便等,使各個設計要素相互協調,以最佳的包裝設計方案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包裝設計課程的學習與社會實踐而相聯系,最終服務于社會,達到符合市場的需求。在當今社會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包裝設計教學一定要追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如果我們依舊遵循舊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能完全適應快速模式發展的包裝設計,所以我們就要對包裝設計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探索,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目前包裝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出現在課堂內的問題
1.教學(師)方面。目前的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當代大學生的活躍心態、創新思維沒有被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所滿足。其次,師生互動不夠,課堂教學模式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這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完全掌握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最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及新意的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被激發。綜上因素,為了使包裝設計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應該對當下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與反思,并提出創新改革及其科學構想。2.學生方面。從目前的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來看,普遍存在下面幾點問題:一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不強,整體缺乏創新思考能力;二是對知識點的掌握表現出單一性和片面性,不注意知識相互的聯系性,同時不擴大自己的知識量,僅局限現在教師的課堂講授內容,對于老師提供的課外資料的閱讀沒有盡心去做;三是由于對知識的掌握體現出單一性,導致在實踐過程中受到某些知識點的制約,綜合創意設計能力欠缺;四是部分學生受入學前學習環境的影響,存在設計文化底蘊薄弱的現象。
(二)出現在課堂外的問題
目前,國內許多產品包裝存在模仿的痕跡,除了市場利益的驅使之外,還有眾多的設計師迷戀于柔性模仿、模糊借鑒,缺乏創新精神、惰性思維泛濫等原因。受此現象影響,學生的作業、包裝設計作品如出一轍。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水平,增加其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在包裝設計的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高校包裝設計教學必須引導學生重視吸收民族文化傳統,將自己所居的地域文化元素發揚光大,以此逐漸推動包裝設計行業回歸思考、回歸創新、貼近傳統文化,進而在國際包裝市場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提高學生包裝設計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是課程作業制定要杜絕拷貝的可能性。例如,作業課題要根據市場的實戰角度出發,對某一流通的真實品牌設計作業,先按照市場調查程序找出該品牌的前世今生,再要求他們依據問題拿出設計方案。比如做土特產品的包裝設計時可以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和文化特點來進行設計制作,強調地域物產的象征意義。無論是簡潔或是精致的土特產包裝,都要努力地體現產品的特點和它的地域性等文化內涵。同時還可以增加一些實驗性、探索性、前瞻性的概念包裝設計課題作業,鼓勵學生創造新的包裝形式、革新傳統包裝材料、尋找新的載體等,凸顯其包裝的個性特色。
二、教學模式改革構想
(一)立足市場,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加強教師專業技能鍛煉,鼓勵教師參加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同時要求教師與企業廣泛合作,組織教師到省內有名的設計工作室進行歷練,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實踐技能同時提升了教師服務社會能力,增強教師在專業行業領域里的話語權。
(二)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加強互動性
在以往的包裝設計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教學只是一味的“灌輸式”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只是簡單地復制,并沒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啟發引導,強調激發創造力、獨立思考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價值和情感,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比如書籍裝幀設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榮獲美國大獎的《蘭花花》書籍的封面包裝設計進行分析,讓學生在互動式體驗的教學中讓清楚的了解自己和別人的作品之間的差異,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提升創造空間,自身的設計能力同時也獲得提升。教師也及時對作品進行正確的總結,這樣使得該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加強師生互動性,課堂教學中還應該適當的對其它相關課程進行講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定要深入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才能更好地培養優秀的設計人才。
(三)在包裝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當今社會是不斷發展創新的社會,隨著互聯網、電腦技術等信息交流技術在設計領域運用的日益成熟,學生對知識的獲得方法體現出多樣性和開放性。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包裝設計教學要激發學生敢于表達自我觀點的意識,對創新思維進行開發。總而言之包裝設計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設計出與當代社會迅速發展的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包裝設計。如今的一些產品包賺存在模仿、拷貝國外名牌的風氣,提高學生包裝設計能力的關鍵就是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要杜絕拷貝的可能性。
(四)互動的教學方式
1.理論方面。包裝設計課程教學中,理論知識誠然是最重要的,也是教中學最重要的環節,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一貫的照本宣科的講授,學生總是被動地了解最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有一些“死”知識如包裝材料、結構理論、設計原理等,學生習慣性地聽教師講而不積極發表個人的看法這樣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此外,怎樣才能把“死”的知識變“活”,就如同一劑良藥需要引子一樣,需要“引”。因此,讓學生參與課堂授課,做到各抒己見、師生平等對話,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互動式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改進。2.走進市場調研。在包裝設計教學中要加強課程的內容和市場的對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市場調研信息,使包裝設計教學的內容呈現出豐富性,同時把握包裝市場的發展趨勢,增強包裝設計的實用性、創新性,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掌握包裝設計材料的特點、結構以及使用范圍等,因為單靠老師采用多媒體包裝圖片來展示和灌輸的包裝設計教學不夠直觀,復雜的包裝設計結構以及不同材料之間的穿插很難展現出來,還有只觀看圖片,停留在平面空間中,無法直接接觸到包裝材料的肌理、質感等特性。
三、融入地方文化特色
在包裝設計教學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就要求學生對當地的理論文化、生活環境、傳統習俗等進行素材積累,希望學生逐步重視本土文化,并學以致用。如蘭州工業學院在包裝畢業設計選題中就融入了渭河源土特產包裝產品的設計,在做設計的過程中對隴上第一源——渭河源的建筑特色、歷史文化、天井峽、首陽山自然景致進行收集,畢業設計的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并幫助學生在設計中得到靈感,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并通過參觀當地傳統文化藝術和拍照、攝影的方式,來全面了解地域文化特色,為包裝設計提供各種素材。當在包裝設計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以后,就要引導學生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而設計出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包裝。這樣就設計出色澤樸實、清新自然、充滿地域氣息和文化特色的包裝。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包裝可以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水平,同時也可以增加其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包裝設計教學改革和探索中中除了立足市場,提高教師實踐能力之外;教學模式應該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加強互動的教學方式,還需要注重滲透地方文化特色,領略包裝設計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朱國勤.包裝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2]王章旺.包裝分類設計——設計基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3]林振揚.包裝設計[M].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3.
[4]李紅.包裝設計課程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整合[J].宿州學院學報.2012,(3).
作者:李賓 單位:蘭州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