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Data是一份國際專業(yè)期刊,致力于匯集全球范圍內最優(yōu)秀的綜合性期刊-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研究者,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該期刊中文名稱:科學數據,國際簡稱:SCI DATA,在中科院分區(qū)表2023年12月升級版中大類學科位于2區(qū)。本刊是一本OA開放訪問期刊,該刊預計審稿周期: 16 Weeks 。
Scientific Data雜志是一本開放獲取期刊,由Springer Nature出版,1 issue/year發(fā)行一次。該雜志是綜合性期刊領域方面發(fā)表綜合文章的國際論壇。此外,該期刊還有助于促進這些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從而開發(fā)新的研究機會,通過新發(fā)現推動該領域的發(fā)展,并接觸到各個層次的科學家。該刊入選的論文應具有廣泛意義的數據、綜合研究或概念。
Scientific Data已被國際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該刊歡迎來自所有綜合性期刊及其相關領域的投稿,編輯們致力于迅速評估和發(fā)表提交的論文,同時堅持高標準,該期刊發(fā)表多種類型的內容,包括原創(chuàng)研究論文、綜述、信件、通訊和評論,這些內容詳細闡述了該領域的重大進展并涵蓋熱門話題。近年在Scientific Data期刊上發(fā)表文章的機構主要的有: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HELMHOLTZ ASSOCI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在該期刊上發(fā)表文章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有:USA、England、CHINA MAINLAND、GERMANY (FED REP GER)、Italy。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綜合性期刊
2區(qū)
|
否 | 否 |
中科院分區(qū)表被廣泛應用于國際科研評價體系中。許多國際學術機構、研究基金以及大學都采用這種分區(qū)方式來評估研究者的學術貢獻和水平,這使得中科院SCI期刊分區(qū)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中科院SCI期刊分區(qū)的計算方式主要基于期刊的三年平均影響因子, 這一計算方式更準確地反映期刊在一段時間內的學術影響力和水平。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 SCIE | Q1 | 16 / 134 |
88.4%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 SCIE | Q1 | 17 / 135 |
87.78% |
學科類別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 Q1 | 6 / 278 |
98%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Statistics, Probability and Uncertainty | Q1 | 4 / 168 |
97%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Education | Q1 | 36 / 1543 |
97%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 Q1 | 10 / 280 |
96%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Computer Science Applications | Q1 | 81 / 817 |
90%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Information Systems | Q1 | 42 / 394 |
89% |
CiteScore分區(qū)標準主要是基于學科領域期刊的引用次數排名進行劃分的。具體來說,這個標準將期刊分為四個區(qū)域:Q1、Q2、Q3和Q4。Q1區(qū)包含的是引用次數排名最前的前25%的期刊,這些期刊在學科領域內具有最高的影響力。接下來的Q2區(qū)包含引用次數排名次高的25%的期刊,以此類推,Q3和Q4區(qū)分別包含引用次數排名中等的和后25%的期刊。
影響因子和CiteScore都是重要的學術評價指標,能夠幫助研究者和學者了解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和CiteScore在計算方式和覆蓋范圍上有所不同。影響因子主要關注期刊過去兩年內發(fā)表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而CiteScore則考慮了過去三年的數據。此外,影響因子是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庫計算的,而CiteScore則是基于Scopus數據庫。這使得兩種指標在評估學術期刊時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和覆蓋范圍。
期刊被他刊引用次數反映了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被其他研究者和學者引用的頻率。被引指數越高,說明該期刊的論文在學術界受到的關注越廣泛,影響力也越大。
期刊引用他刊次數指標通常指的是該期刊所發(fā)表的論文中引用其他期刊文獻的次數。這個指標可以反映期刊在學術交流和知識傳播中的活躍程度,以及期刊對外部研究成果的引用和整合能力。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HEIDELBERGER PLATZ 3, BERLIN, GERMANY, 14197。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4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4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4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期刊收錄:SCIE
中科院分區(qū):4區(qū)
期刊收錄: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