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甘蔗雙高栽培技術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甘蔗作為制作蔗糖和提煉乙醇的原料,具有優良的經濟效益,由于其本身偏愛溫熱性氣候,近年來在我國南方地區得到了廣泛的種植與推廣。本文對甘蔗的雙高栽培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甘蔗的含糖量和產量,為甘蔗種植提供參考,以此促進蔗農增收。
關鍵詞:
甘蔗;雙高栽培技術;應用
甘蔗作物的種植面積在我國糖料總種植面積中的占比高于85%,產糖量在食用糖總產量中的占比高于90%,因此,甘蔗種植行業成為了南方地區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來源。據數據統計顯示,受干旱天氣和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我國食糖于2015~2016年呈減產趨勢,而國內的食糖缺口為600萬噸,與此同時,全球的糖業缺口在2016~2017年為780萬噸,因此,采用雙高栽培技術提升甘蔗品質,就成為了我區甘蔗種植的重點內容。
1甘蔗的雙高內涵
“雙高”指的是高含糖量且高產的甘蔗,南方地區作為適宜甘蔗種植的先天優勢區,在經過建立甘蔗培育基地,采用良種選擇、夏天以及強化種植管理等甘蔗種植綜合措施,能夠有效改善甘蔗種植和生長的環境條件,從而使甘蔗的畝產值達到5t,而含糖量則為14.5%。通過基地種植的經驗總結,得出了適宜復制和推廣的雙高栽培技術,這就為甘蔗的創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甘蔗的雙高栽培技術應用要點
2.1選擇良種
選取含糖量高、產量高、抗病性強、適應性高、宿根性優良的甘蔗品種,進行甘蔗種植,比如柳城05136桂糖42號,新臺糖22等甘蔗品種進行種植。
2.2選地
高產甘蔗適宜的種植區域需選取海拔低于1200m且冬季微霜或無霜的地段進行種植。這是因為甘蔗抗寒性低、耐澇性薄弱,為了保證雙高甘蔗的品質,同時還需確保甘蔗種植地具備良好的排灌功能、可耕性優良、交通便捷、土層較厚、肥力較好、連片性高且向陽等優勢特性,并采取輪作栽培(水旱輪作)的方式加以栽培。
2.3整地施肥
在進行甘蔗播種之前,需要先采用機械化設備對蔗地進行深松、深耕作業,使活土深度達到30cm,并確保基肥充足,在施用基肥前,需將有機肥與化肥相互搭配使用。通常而言,在二者配比中,每公頃蔗地農家肥的用量為10t,鈣鎂磷的含量為1300kg,氯化鉀為270kg,尿素為150kg,以此原料相互混合得到基肥。而化肥在施用時,需將其均勻地施放于蔗地種植溝中,并確保肥料和土壤進行均勻攪拌以后再進行播種作業,從而避免肥料和蔗種之間的直接接觸。
2.4催芽
選取無空心、蔗莖粗、無蟲害、蔗芽飽滿的蔗莖作為蔗種進行浸種催芽工序。一般而言,蔗種需選擇莖部生長點下部50至67cm的蔗梢段區域作為浸種對象,然后將其用利刀分解為單芽段或是多芽段,在分切過程中,必須確保切口的平整性,從而避免蔗種破裂情況出現。與此同時,由于浸種作業能夠有效加強種苗本身的吸水能力,從而促進蔗苗發芽,并消滅種苗中存在的部分蟲害,有益于蔗苗的未來成長和發育。在此,可選取多菌靈50%溶液,或是800倍的甲基托布津液浸種5到6min。而催芽時,則可選取堆肥釀熱和蔗種堆積這兩種催芽法,對蔗種進行催芽,催芽時間為1周,若種苗出現根點突出或蔗芽脹起的情況時即可繼續接下來的下種作業。
2.5下種
通常而言,甘蔗下種可分為大田直播與育苗移栽這兩種方法,在下種時,需根據下種時機的不同,劃分成春植、秋植與冬植等不同的栽培方法。其中,春植的下種時機需選取在立春和清明之間的時間段,并采用適當早植的方式提高甘蔗產量;秋植則以立秋和霜降期間的時機為宜;冬植則需選取在立冬和立春兩點較高溫度時種植為宜,在溫度較低時,需采取地膜覆蓋的方法,確保蔗苗能夠安全越冬。與此同時,采用深溝栽培法能夠有效確保種苗萌發前期以及后期的土壤水分蓄積量滿足種苗成長發育的需求,提高種苗抗旱性。目前,深溝栽培主要包括以下三類方式:①深溝淺種。溝深控制在40到50cm之間,在下種時再挖深7到10cm,并在施用底肥之后施行下種作業,用土覆蓋蔗種10到15cm。②深溝板土。這種方法采取邊開挖蔗溝、邊種植的方式進行下種作業,在挖好第二排蔗溝時,將其開挖出的濕土覆蓋在第一排蔗溝的種苗上,再進行壓實作業;③槽植法。在下種時,沿著等高線進行深開溝作惡,再使其閉壟形成溝槽,溝槽的深度和寬度均為30cm,且每間隔10至20cm,則需保留一處寬度為20cm的隔離埂,使之呈槽狀。
2.6合理密植
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種植面積,可采取合理密植的方式進行甘蔗的種植,通常而言,密植的行距需保持在110cm,下種量則需控制在每公頃播種的有效芽數量為11~12萬。在蔗種植入后,需采用芽前除草劑進行蔗種噴施作業,且每公頃可采用3kg敵草隆25%的溶液進行噴霧作業,然后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先噴灑種植溝,在蓋膜以后再噴灑剩余裸露地面。其中,宿根蔗需選取上年高產、無蟲害以及蔗株分布均勻的區域進行種植。并在蔗葉砍后7至10d內將其隔行換填,同時破壟松蔸,在施用基肥以后用地膜及時覆蓋,并采取化學除草的方式進行除草作業。
2.7種植管理
①破膜。在對田間的出苗情況進行巡查時,需根據蔗苗的發育情況,適時人工接膜,以防出現高溫燒苗的狀況發生。對于焦躁中職的蔗苗需在分蘗的中后期進行及時的破膜處理。②補苗。在接膜之后需對斷壟超過40cm的區域進行蔗苗補種作業,一般需在陰天或是小雨天氣中實施,最佳的補苗葉齡是3到4片葉子的苗種,在移栽時,需將苗木生長點下部4到5cm的區域的蔗葉切除,并在澆水時確保水分浸透根部,提高蔗苗成活率。③追肥。為了促進蔗苗的茁壯健康成長,必須抓好追肥工作。在春雨期間追施每公頃230~370kg的尿素,促進蔗苗分蘗,提高分蘗的成莖率。當進入到6月份甘蔗的旺盛發育成長期時,需采取每公頃1200kg專用復合肥進行施肥作業,同時采取防蟲除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土作業。在8月下旬以后,需采用每公頃硫酸鉀112kg、普鈣300kg以及尿素300kg進行混合拌勻施肥,同時需進行培土輔助作業,以此實現甘蔗種植過程的全面管理,確保雙高甘蔗的成功種植。
3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以甘蔗的雙高內涵為切入點,并通過選擇良種、選地、整地施肥、催芽、下種、合理密植、種植管理這七方面內容重點探索了甘蔗的雙高栽培技術應用要點,從而提高甘蔗的含糖量和產量,以此促進百姓增收。
參考文獻:
[1]勞創波.旱田地甘蔗高產栽培技術問題探討[J].南方農業,2016,10(6):8-9.
[2]寧開德.甘蔗的雙高栽培技術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1):279-280.
[3]馬錦錚,龍朝暉,梁克奎.“雙高”基地甘蔗機械化種植與傳統人工種植比較試驗的探討[J].廣西糖業,2016(2):10-12.
[4]黃冰.“雙高”甘蔗栽培技術[J].農村新技術,2016(2)):23.
[5]覃年瑞.桂中地區“雙高”甘蔗示范、繁育與產業化推廣[J].吉林農業,2014(13):17-17.
作者:覃揚文 單位: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蒙村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