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玉米密植栽培技術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一些農業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玉米種植上,隨著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出現,玉米的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具有很好的生態效益。筆者通過對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進行分析,提出幾點技術推廣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
一般來說,在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對于光照和通風條件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除此之外,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要想發揮作用,品種必須得到嚴格把關,尤其是性能必須過關,否則所有的技術都將毫無意義。此外,合理選擇種植方式也非常關鍵,通常情況下都會選擇應用隴寬窄行、增大密度的方式,以此來增加玉米的產量,進而實現增收的目的,該技術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1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作用
1.1提升玉米產量、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大量的種植實踐證明,玉米密植高產種植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每畝玉米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4700株,與傳統那些種植技術相比較,增長率超過了40%。盡管技術水平的提高,成本也會有相應的增長,但是產值的增長也是非常明顯的,從整體的收入來看還是增收的。
1.2增強邊際效應,建設生態農業
邊際效應,又稱之為邊緣效應,如果作物處在邊緣的位置,在生長條件達到最佳的狀態時,農作物的產量就會高出很多,要保證每壟玉米都滿足于邊際效應條件,這樣才能夠讓玉米生長過程中擁有足夠多的陽光以及通風量。如果采用這樣的種植方式,不僅會達到增收的效果,還會減少大約3成的土地使用量,真正實現了用養相結合的方式,這也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方向。
1.3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減少病蟲害的出現
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保苗率,田地表面覆蓋率也由此得到明顯提升,尤其是干旱階段,土壤中水分不會立即蒸發掉,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干旱給玉米生長帶來的不良影響,在施肥的過程中可以讓肥料更加集中,在利用率上有很大的改善,避免了由于雨水的沖刷現象導致的肥量流失。如果通風量和光照條件又比較好,玉米的長勢就會更好,自然抗病蟲害的能力就會顯著提高,這樣就很好地降低病蟲害出現的可能。
2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準備性工作
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準備性工作有兩個,一個是整地,另一個是處理種子。整地工作的要點就是讓土壤變得非常細碎,每一個攏形都要符合正常的標準,這樣才能創造更好地耕地基礎。在這一過程中,要把握好重茬對玉米有可能造成的各種影響,而后制定耕種計劃,盡量避免重茬種植面積,要選擇一些新型的耐密品種,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可以使用辛硫磷乳油等藥劑,然后使用多克福種對包裹種子,若該地區玉米時常出現黑穗病,種植戶要選擇應用立克秀拌種,而后再進行浸種催芽。
2.2播種
壯苗種植比重與植株的密度要想完全符合要求,必須要達到一定程度的播種量,一般情況下,3粒種子都會保留1顆株苗。在進行播種之前要對一些病粒、蟲粒等進行清除,按照種子的大小進行分級,在種植的過程中要盡可能保證玉米苗大小是統一的,而且足墑和均墑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均墑沒有達到標準,就會出現缺苗、出苗間隔時間長等現象,所以必須要根據種植的情況采用針對性的對策。確保播種深度完全符合技術標準要求,同時保證覆土均勻,另外,在播種的過程中,要把種子和肥料進行分離,以免出現燒種的現象。
2.3根據土壤的配方施肥
在施肥之前,要先測量土壤中的成分,分析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比例,然后再用肥料來進行調節。在播種期間,要適當應用腐熟有機肥以及玉米專用復合肥,所使用的每一種肥料都要完全攪拌,而后再進行蓋種肥料使用,最后再進行相關的蓋土工作。追肥也是要給非常重要的環節,種植人員必須加以重視。
2.4田間管理
通常情況下,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應用的都是比空間作,沒有種植玉米的壟,不允許播種以及施肥,但需要對其進行除草處理。田間管理具體步驟如下:
2.4.1補苗
如有斷壟缺苗,種植人員要立即坐水補栽,將所有的弱苗、小苗以及可能干擾病蟲害的苗木要完全清除,注意一定要等距定苗。若出苗量無法達到標準,在補苗時還應該將一部分小苗或者是弱苗保留下來,著重對其進行管理,施加更多的配料,同時要多澆水,保證后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生長。
2.4.2除草
使用乙草胺等進行封閉除草,使用玉農樂等進行葉面噴霧的苗后除草。
2.4.3病蟲害防治
播種期要以防治地下害蟲“小地老虎”和種子傳播病害為主,用50%辛硫磷乳油3000kg/hm2~3750kg/hm2加細土375kg/hm2~450kg/hm2,拌勻后順壟條施,或用3%辛硫磷顆粒劑對細砂混合后條施防治地下害蟲。用50%粉銹寧粉劑1kg加水5kg拌種60kg,或用25%粉銹寧銨0.3%劑量拌種,可有效防治玉米黑穗病和全蝕病。心葉期和穗期以防治玉米螟、粘蟲、紋枯病、細菌性葉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為主,兼治條螟、玉米蚜、薊馬等。防治玉米螟用1.5%辛硫磷顆粒劑3750g/hm2對細土(或沙)30.0kg/hm2~37.5kg/hm2配成毒土撒入心葉,防效較好。防治粘蟲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用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噴霧,也可用70%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對病部噴霧或涂莖。防治細菌性葉斑病在植株封行期,最遲于病害始見期,用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25%葉雙青可濕性粉600~800倍液,交替噴施2~3次或更多,7~15d噴1次,噴勻噴足。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用40%三唑酮多菌靈或45%三唑酮福美雙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交替施用2~3次,隔7~15d噴1次,前密后疏,噴勻噴足。
2.4.4追肥
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最有效的追肥方式應該是測土配方施肥法,同時大力推行應用化肥深施技術,追肥時要以氮肥為主,與此同時補充磷、鉀肥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化肥。正常情況下,尿素600kg/hm2、二銨225kg/hm2、氯化鉀225kg/hm2、鋅肥15kg/hm2。玉米定苗后種植人員要在第一時間施工苗肥,首先施加40%的磷、鉀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肥料,剩下60%的氮肥要在玉米生長的大喇叭口處施加。
2.4.5化控處理
待到玉米生長出7~11葉時,為了保證株高、控制穗位以及株型,種植人員要噴灑抗伏靈。噴灑藥物時天氣的選擇至關重要,必須要在晴朗沒有任何風的天氣下進行噴灑,早晨與傍晚是最佳時機。
2.4.6放秋壟與站稈扒皮晾曬
正常情況下,在8月初左右,種植人員至少進行1次放秋壟,如有必要還需要進行兩次。待到玉米蠟熟階段,種植人員還需要進行站稈扒皮晾曬,簡單地說就是將玉米果穗完全的扒開進行晾曬。
2.4.7科學灌水
種植人員要依照作物需水要求以及土壤墑情來決定如何施肥澆水。玉米生長階段需要進行3次澆水,第一次是苗水,即出苗時要澆一次水;第二次是孕穗水,即玉米孕穗時要進行澆水;第三次是灌漿水,即玉米灌漿階段要進行澆水。在玉米生長期間如果出現了大喇叭口期含水量沒有達到65%、灌漿與蠟熟階段含水量沒有超過65%,都要進行及時有效地澆水。
2.4.8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依照該區域內最常見的自然災害來制定預案,最大程度的減少災害。對于有很大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天氣,種植人員要預先準備好所需物資,如種子、化肥等。有關部門要聯合氣象部門及時向種植戶天氣信息,以便能夠提前預知災害,減少損失。某些地區時常會出現玉米倒伏,技術人員要下基層指導種植戶進行中耕培土,可以以某一區域為試驗點進行化控技術的推廣,以便能夠避免玉米生長后期出現大面積倒伏。
2.5收獲
密植高產玉米最適宜的收獲季節就是完熟期,這一時期玉米乳線已經消失,而且籽粒頂端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黑色層。這一時期的玉米收獲時每推遲1d,每公頃產量就會增加75kg~90kg。所以如若對播種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適當的推遲玉米收獲期,具有積極的作用。玉米收獲完成后,不允許焚燒秸稈,要將所有的秸稈都還田,以此提高土壤的肥力。
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知,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出現,使玉米的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雖然技術的升級會增加一些成本,但從增產增收的角度來說,整體的收益還是呈現出正增長的趨勢,而且這種技術的利用,有利于農業朝著生態農業的方向發展,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作者:彭雅蓮 單位:云南省瀾滄縣糯福鄉農業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萬紀紅,趙伯福.玉米密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1):67.
[2]王昱潔.淺析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理論版),2010(9):99.
[3]王繼偉.蒙城縣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7):126.
[4]張守林,王要闖,戚廷香,程立新,徐國舉,蘇玉杰,秦永田,李彥昌.黃淮海地區夏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9(14):55.
[5]左端榮,鄭興洪,葛玉平,徐梅生,惠霞.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