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生產技術也有很大提高,我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當前,我國小麥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食品加工生產部門發展的需求,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我國經濟的合理、有序、正常發展,必須提高小麥的單位面積的產量。所以必須要加快對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為我國小麥的種植提供必要的條件,為小麥產量的提高提供可能。
2提高小麥產量的相關技術要點
主要從五個主要方面分析了小麥高產技術要點:一是要適期播種;二是要采用多效唑拌種;三是擴行條播;四是幼苗選擇、控制播種量及培育壯苗;五是要采取高效施肥的方法。
2.1要適期播種
播種時期對于小麥穩產高產來說十分關鍵,適時播種可以保證小麥出芽率,有利于保全苗、壯苗,是保證小麥正常生長發育,保證小麥穗大、稈壯的關鍵。適時播種可以更好地為小麥幼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時機,為小麥更好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條件,在提供較好的前提條件下,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其增長,并且為小麥以后的生長提供更好的條件。所以適期播種是提高小麥的單位產量的最為有效的措施。如果播種太早,幼苗培養過程中溫度過高,幼苗躥高徒長,這會導致麥苗的抗旱能力差,受到凍害較為嚴重,春后生長延緩,從而不利于小麥產量的提高。如果播種太晚,氣溫很低,麥苗出苗會很遲,冬前生長的時間較短,麥苗不但很小而且還會很弱,所以麥苗的有效分蘗期會很短,也會導致小麥的產量不高。
2.2要采用多效唑拌種
只有正確使用多效唑進行拌種,才可以促進麥苗的高效增長,正確使用多效唑不但可以促根增蘗,促使麥苗出葉快,并且麥苗葉子的顏色也會很深,還可以減低麥苗株的高度,縮短、增粗基部節間,提高充實度。
2.3擴行條播
擴大行距,這有利于提高播種的均勻度,改善行與行之間通風透光條件,在足穗的基礎上,從而提高小麥的分蘗成穗率,協調穗、粒、重的發展。
2.4幼苗選擇、控制播種量及培育壯苗
一是選用良好的小麥幼苗。育好苗是實現小麥良好種植的第一步,只有在最基礎的層面上做好了才可以確保小麥產量的提升。選用良好的小麥品種是提高小麥最終產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選擇好的育苗,在接下來的小麥生長過程中才可以更好的成長,小麥各個方面的能力才能夠更強。揚麥13、15、16是這幾年我國最新通過的小麥新品種,這些新品種相對與舊品種而言具有以下優越性:矮稈、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穗層整齊和品質好的特點;二是要控制好小麥的播量。通過降低基本苗,從而可以明顯提高成穗率,每一畝地麥穗數量可以提高,并且每一粒麥穗的質量也可以很重。這樣可以達到高產群體質量優化產量結構的各項調控指標,同時還有利于培育健壯的個體,促使穗后功能葉面積提高并且配置合理,從而可以提高小麥田的后期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加小麥物質生產的積累量;三是要合理培育壯苗,只有培育良好的育苗才可以更好的進行小麥生產。
2.5要采取高效施肥的方法
通常來說,肥料是農作物的糧食。肥料對于小麥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小麥在其生長的過程中要從土壤中吸取一定的氮、磷、鉀、硫、鎂、鈣等十幾種元素。在這些元素中,小麥在其生長過程中需求量最多的是氮、磷、鉀這三種元素。根據氮易吸收、磷易固定、鉀易移動等特點,高效施肥期為:氮肥為前期和拔節孕穗期;磷肥以基施為主,中后期葉面肥為輔;鉀肥以基施和拔節期為宜。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的是抗逆應變。小麥在生長過程中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和病蟲草都會影響小麥的生長。所以要綜合治理病蟲害,配套防濕降漬。
3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小麥的需求不斷增長,所以提高小麥的產量是很有必要的。針對小麥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可以促進我國小麥產量的提高。
作者:艾合麥提·衣米熱木孜 單位:阿瓦提縣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