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龍安柚栽培技術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園地選擇與建設
龍安柚果園必須按NY/T5015—2002的標準進行選址和建設。龍安柚樹冠較高大,肥水需量大,因此應選擇質地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1.5%,地下水位1m以下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建園。建園時應完善溝、渠、池、路、附屬建筑等基礎設施,實現溝相通、渠相連、池配套、路成網,灌、排、蓄功能齊全。同時營造防護林,配套建設豬舍(禽室)、沼氣池和魚塘(貯水池)等生態栽培設施,實行循環生產,形成豬(禽)—沼—果—魚生態果園。
二、樹苗的要求
龍安柚樹苗應選從優質母本園樹或經單株優選性狀穩定品質優良而繁育成的采穗園樹上剪取的接穗嫁接培育的無病蟲害的健壯容器苗。
三、栽植規格
山地、高臺土,株行距為4m×5m,每667㎡栽植33株;平地、低臺土,株行距為5m×6m,每667㎡栽植22株。
四、栽植時間
龍安柚容器苗除冬季不宜栽植外,其余三季均可栽植。以春、秋兩季栽植為好,尤以秋季最佳。春季應在二月中旬至三月底前栽植,秋季應在9月中旬至10底前栽植。
五、整廂挖窩
山地、高臺土坡度應在25℃以下。坡度在6°~25°的,建園時應修筑水平梯地,實行等高放線整廂。按寬1m,深0.8~1m挖栽植帶,若土層低于0.8m須爆破改良土壤。栽植帶挖好后實行雙層壓肥。先將腐熟的作物秸稈、綠肥、雜草、堆楂廄肥壓入底層,覆一層熟土。再將油枯及磷肥等壓入上層。最后起空行土將栽植帶壘堆高于地面0.4m,放線定點確定栽植穴。平地、低臺土采取“開溝除漬、起壟整廂、定點挖穴、壓肥壘堆”。先改土調形定箱,開好主溝、廂溝與邊溝,排除漬水。其次將開溝泥土起放在廂上整細做成魚丘背型的壟面。再在壟面上放線定點,按直徑1m,深0.8~1m開挖栽植穴。然后每穴分兩層壓埋腐熟的作物秸稈、綠肥、雜草、堆楂廄肥等30~40kg,用表土填平,每穴再施入磷肥2kg,豬糞水15kg,肥料與表土均勻混合。最后壘土起直徑1m,高0.3m的土堆。
六、規范定植
待肥料腐熟一月后開始定植龍安柚樹苗。定植時先在土堆中央開直徑0.3m、深0.3m的定植窩,將窩內上層土挖松。再將樹苗從容器中取出,清除基部1/3的基質,舒展卷屈的根系短截過長主根后,將樹苗放入窩中,用細表土(或客土)回填定植窩,邊回填邊用手擠壓,使之與根系緊密接觸。然后在樹苗周圍做成直徑1m的樹盤,澆足淋透定根水(淋兩次)。最后用綠肥或稻草覆蓋樹盤,保溫保濕便于成活。待20~30天樹苗恢復生長后每10~15天施一次肥促其生長。實行合理間作,配方施肥,綜合防治,采取撐、拉、吊枝,摘心,抹除不定芽,摘除徒長枝等實用技術以開張樹形促分枝,以培育良好樹冠。
七、樹體管理
①定植后,用地膜或凡士林封住剪口,防止柚苗木水分流失。
②除萌:從柚苗木發芽時起,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蘗及樹干50厘米以下的萌芽,以利集中養分供應上面芽體的萌發和枝條的生長。
③刻芽:新栽柚苗木由于根系受損貯藏養分有限,第一年發枝量及發芽部位往往不能滿足整形的要求,必須進行人工該芽來促使芽體萌發。具體方法是:在定干部位5~10厘米以下,每隔2~3芽選一飽滿
的芽進行芽上刻傷,刻芽方位要錯開,弱苗不宜用此法。
④別梢:新梢長至30厘米左右時用芽簽將角度小的新梢從基部將夾角撐開,這樣可防止二、三芽競爭枝的產生,有利于整形。
⑤拉枝:8月份~9月初,要對樹體進行拉枝。根據整形要求將剪口芽以下,長度在1米以上的新梢拉至不同角度。采用紡綞形整形的,將枝條拉至水平,采用小冠形整形的,要將基部三主枝拉至70度角,其余拉平處理。拉枝時要用較寬的材料,不能把細鐵絲等直接綁在枝條上,這樣細鐵絲會逐漸勒入枝條,影響生長。
⑥病蟲害防治:新栽柚苗木的主要病蟲害有:蚜蟲類、金龜甲類、梨小食心蟲、葉螨、早期落葉病、霉點病等。病害要及早噴布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等殺菌劑防治,金龜甲類、卷葉蟲類、梨小等害蟲,可多采用人工防治。
⑦肥水管理:遇春季干旱時,要及時澆水。苗木新梢長至30厘米以上時,追施速效N肥,一般在6~7月份,每次施尿素2兩/株,可扎孔施入或隨澆水施入。生長期內,樹干涂施氨基酸有機肥料3次。葉面追肥可多次進行,追施種類有0.3%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及其它葉面肥料。
作者:劉春陽 單位:廣安市廣安區觀閣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