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芝麻栽培技術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播種
芝麻的播種可采取撒播、條播和點播等方式。一是撒播。直接撒播或拌砂子、碎土進行播種,一般撒2遍即可。該方法的優點是播種速度快,但缺點是出苗后管理的難度較大。播種量一般控制在4.5~6.0kg/hm2,多的可達約7.5kg/hm2。二是條播。若采取條播方式,等行條播的行距一般為30~35cm,寬窄行條播行距依情況確定。該方法的優點為管理方便,播種量控制在6.0~7.5kg/hm2。三是點播。在芝麻的播種面積不大、種子量不多的情況下,農戶可采用此方法進行播種。采取開穴或開溝的方式,播種量控制在3.75kg/hm2左右。
2合理密植
一是查苗補種。在播種后5~6d,如發現未出苗或出苗不全等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對于缺苗嚴重的田塊,要及早進行重新播,對于局部缺苗的田塊,應及時進行催芽補種,注意要選擇同一品種曰對于少量缺苗的田塊,應從其他地塊上進行移苗補栽。二是間苗定苗。“要吃芝麻油,先破十字頭”,因此,在芝麻齊苗后要及時地進行間苗。當芝麻長出第1對生的真葉時,此時可進行第1次間苗。間苗的距離控制為定苗距離的1/4為宜,達到苗不擠苗即可曰一般在出現2、3~4對真葉時分別進行第2、3次間苗。芝麻定苗的時間不宜過早,特別在陰雨多、病蟲害發生重的情況下,要在苗齡約30d、苗生長穩定時進行定苗。在間、定苗時,應根據計劃的株距留足苗數。留苗密度:在6月1日前進行播種的,對于單稈型品種,留苗的密度控制在18.0萬耀22.5萬株/hm2,分枝型的留苗密度控制在15.0萬耀18.0萬株/hm2曰在6月1要20日播種的,播種期每推遲5d,留苗的密度增加1.5萬~3.0萬株/hm2。若采取條播的方式,則行株距為(30~40)cm伊(10~20)cm曰若采取撒播的方式,則留苗的密度為15~25株/m2。
3打頂增收
打頂的作用:芝麻生長的后期,當氣溫低于18益時,開的花為無效花,但頂端優勢仍會消耗養分,打頂可減少無效消耗,千粒重提高,增產效果明顯曰同時降低癟粒、半癟粒,提高商品的品質。打頂的時期:春芝麻在終花時打頂,摘掉頂端1~2cm曰正常春芝麻在初花后25~30d打頂曰夏芝麻在初花后20d左右打頂曰秋芝麻在初花后15~20d打頂。
4病蟲草害防治
芝麻生產中的主要病害為枯萎病、莖點枯病、輪紋病、青枯病、立枯病、疫病、葉斑病、褐斑病、白粉病、黑斑病、細菌性角斑病、葉枯病、變葉病、病毒病(花葉、黃花葉)。病害防治的原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病害防治方法包括農業防治、種子處理、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一是農業防治。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耐漬性強品種曰選擇排水灌溉條件好的地塊,合理倒茬、減少越冬菌源、合理密植曰加強肥水管理,簇控結合,保證植株健壯。二是種子處理。采用55益或60益溫湯浸種。三是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5g/L適樂時、55%杜邦升勢(50%多菌靈+5%福硅唑)拌種。三是土壤處理。可選用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400g/hm2進行土壤處理。四是藥劑防治。預防為主、及時噴藥。
生長期注意在低溫及陰雨天氣前及時噴施50%咪酰胺錳鹽、80%戊唑醇、25%嘧菌酯、5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防控1~2次,兼治多種真菌性葉部病害曰利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防治細菌性角斑病曰使用58豫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疫病曰使用20%三唑酮1200倍液或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白粉病曰及時防治傳毒介體,以減輕病毒病的發生。芝麻生長中的主要蟲害為甜菜夜蛾、棉鈴蟲、斜紋夜蛾、芝麻莢“螟、小地老虎、芝麻天蛾、芝麻鬼臉天蛾、短額負蝗、瘦露螽和蟋蟀、斑須蝽和煙盲蝽、蠐螬和金針蟲、桃蚜、薊馬。蟲害防治方法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藥劑防治等。一是農業防治。晚秋初冬耕地滅蛹曰人工將卵塊與蟲葉摘除,并將田邊地頭的雜草進行徹底清理,以減少越冬蟲源的基數。二是物理防治。
在成蟲的盛發期,用高壓汞燈或黑光燈進行誘殺,以降低蟲口的密度。三是藥劑防治。針對不同的害蟲種類,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適時防治。雜草防治上,可采取人工除草、物理防除和化學除草等。化學除草的方法:播后芽前進行地表封閉,用50%乙草胺乳油1800mL/hm2、50%敵草胺2250g/hm2,可防治禾本科雜草以及大部分闊葉類雜草曰若錯過封閉處理,可在芝麻出苗后使用選擇性除草劑防治。在雜草二至三葉期,用10%精喹禾靈(精禾草克)乳油600~1125mL/hm2、15%吡氟禾草靈(精穩殺得)乳油750mL/hm2,或10.8%高效蓋草能乳油750mL/hm2、12.5%烯禾啶(拿捕凈)乳油1200mL/hm2對水600kg/hm2噴霧。
5收獲脫粒
適宜收獲期成熟的時間為終花后15~20d。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的成熟期一般在9月上中旬。芝麻成熟后,即可進行收割、架曬、脫粒。收割方法:成熟收割時,如有病死株,或因品種不純出現的早熟植株,如作種用就應先收割,作商品籽。如用作大田生產,可以和正常成熟植株一起收割,但應在早晚進行,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收割時可用塑料布或簸箕等,隨割隨搗以減少損失。收割時以刈割為好,正常株在近地面3~7cm處割斷。割后30株左右捆成束,運回曬場。架曬:3~5捆架成1棚,上面栓繩防倒,在陽光下曝曬、通風干燥。脫粒方法:當大部分蒴果裂開時,進行第1次搗種。一般搗種3次左右,基本可以脫凈。悶堆:優點是具有后熟作用,莖葉蒴果在自熱過程中會大量失水,葉片脫落,種子成熟一致。一般悶堆2~4d,手伸入堆內,感到發熱時,就要散堆,另行棚架曬干。如此處理,只需棚架搗種2~3次,種子就可搗凈。缺點是種子色澤往往稍差,有時出現莖、果、種子腐爛。整凈曬種:脫粒后進行曬種,過篩,風揚去雜,得到干燥而純凈的種子,種子含水量8%以下,以利貯藏。
作者:陶西俊 單位:安徽省太和縣墳臺農業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