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秋大白菜栽培技術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大白菜因其地域性強而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秋大白菜是我國北方秋菜生產的主要品種,約占秋菜總播種面積的60%,是冬春兩季的主要蔬菜。
1選地、整地、施肥
秋大白菜生長期較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因此,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水涵養能力強、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和輕黏壤土。為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提高品質,應實行3~4年輪作,避免同菜連作,宜選擇甜瓜、茄子、洋蔥和大蒜、豆類和小麥等作物茬口。大白菜種子小,拱土能力弱,只有精細整地,才能為出苗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整地應徹底翻耕,仔細耙平,同時開挖排灌渠道,便于排灌。在整地的同時施足基肥,一般施用優質腐熟農家肥45~75t/hm2、磷酸二銨225kg/hm2、硫酸鉀300kg/hm2。注意不要讓化肥與種子接觸,以免灼傷幼苗和根系。
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品種選擇應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綜合考慮生育期、抗病性、耐貯性。一般來說,肥水條件好的地塊可選擇晚熟、中熟品種,肥水條件差的地塊可選擇生長期較短的品種,如遼白12、遼白21等。播種前種子先在冷水中浸泡1h,取出后用3%高錳酸鉀藥液浸泡30min,用清水沖洗種子,稍干播種,可防軟腐病。防炭疽病和黑腐病可用50℃溫水浸種20min,撈出即放入涼水中冷卻,然后晾干播種。
3播種
遼寧省秋大白菜的播種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靈活把握。秋大白菜的種植密度因品種而異,中晚熟品種行株距為(65~70)cm×(50~55)cm,早熟品種為(60~65)cm×(40~50)cm。
4田間管理
a.查苗、補苗。苗基本出齊后,逐壟進行檢查。發現缺苗,可在雨天進行移栽。b.間苗、定苗。十字期進行第1次間苗,每穴留5~6株。第2次間苗在菜苗長出3~4真葉時,每穴留2~3株。真葉長出6~8片葉時定苗。c.耕作和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時進行第1次鏟蹚,要淺鏟防止傷根;第2次鏟蹚在秧苗長出10片葉時進行,可深鏟促進根系生長;第3次鏟蹚在蓮座期后進行,根系已經側向伸展,不允許鏟得太深。總的原則是“一鋤淺,二鋤深,三鋤不傷根”。d.水分管理。播種當天澆第1次水,頂土澆第2次水,苗出齊澆第3次水,間苗后澆第4次水,定苗后澆第5次水;蓮座期大白菜開始進入旺盛生長期時,應配合追肥澆水1次。在包心前10d左右暫停澆水,只進行中耕松土,進行蹲苗(蹲苗時間6~10d)。蹲苗結束后,應澆1次水,隔2~3d澆第2次水,以后每隔5~6d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在收獲前7d停止灌溉,以利于收獲。e.合理施肥。定苗后追肥尿素150~225kg/hm2,應深施,防止燒根,施肥后應立即澆水;蓮座期施1次生長肥,施尿素300kg/hm2、磷酸二銨150kg/hm2,施肥后及時澆水;結球期結合澆水,施人糞肥30t/hm2。f.病蟲害防治。霜霉病可選用40%乙基磷酸鋁300倍液、70%代森錳鋅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進行防治。白斑病可用5%多菌靈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進行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乳劑2500倍液進行防治。
5收獲與貯藏
大白菜成熟后應及時收獲。收獲后晾曬3~4d,以減少水分,提高耐貯性。在進入地窖前,應將黃葉和病葉去掉,及時放入地窖,避免夜間結冰。(017)
作者:樸凱偉 關榮智 顧鑫 張旭東 姜濤 單位:撫順市現代農業及扶貧開發促進中心 撫順市農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