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玉米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也是動物飼養原料的來源和重要的工業原料。隨著玉米需求量的增加,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仍是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
1種子選擇
要達到玉米高產,玉米的選種是關鍵。在選種時,一定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實際種植情況,選擇適宜當地土壤質地、氣候及栽培水平的優良品種,最好選擇增產潛力大的雜交新品種。要求出芽率和出芽勢達標,出芽率必須達到85%以上。適宜張家口地區栽培的玉米品種有華農866、萬糯、遼單565等。
2地塊選擇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從土壤里吸取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由于根系發達,對于土壤條件要求不是很高,對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力。種植玉米一般選擇地勢較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較好的地塊。
3適時播種
對地塊進行整地、翻耕、造墑,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適時播種。地處高寒冷涼的地區,要提早播種,可以考慮推廣使用地膜種植。使用地膜不僅可以提早播種,延長玉米的生育期,還可以起到保墑、增溫、除草的作用,而且通過地膜的使用還可以促進玉米生長和早成熟,可以改種生育期長、增產潛力大的品種,從而達到玉米的增產增效。
4合理密植
要提高玉米的產量,可以合理增加種植密度。這種種植方式一般在土壤肥力及灌溉條件較好地區優先推廣。種植密度一般以每畝3000~3500株為宜,耐密品種的種植密度更大些,可以達到每畝4500~5000株。種植方式不同,密度也不相同。機械播種行距一般60~70cm,人工播種行距大部分50~60cm,也可以采用大小壟或寬窄行種植。增加種植密度是增產的一項有效措施,但是要求選擇耐密性好的品種,同時需要相應地增施肥料和采用平衡配方施肥。
5水肥管理
玉米高產水肥管理是關鍵。玉米在不同的生長期所需水肥不同,嚴格按照玉米作物的生長特性和生物需要量進行施肥澆水,合理施肥,平衡營養。因此,要根據玉米的特性安排肥水。
5.1玉米不同時期的水肥需求特點。①播種—苗期。需肥水量很小,但是非常關鍵和重要,要有充足適宜的底墑,確保全苗。②出苗—拔節期。此期玉米需肥水量小,適當干旱有利于蹲苗。③拔節期—大喇叭口期。該時期需肥水量增加,應適當增加養分和水分,以保障玉米生長的需求。④大喇叭口期—灌漿高峰期。大約1個月時間,該時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時期,特別是吐絲期前后非常敏感,此時缺肥水會導致植株營養不良、生長變弱,難以抽雄授粉不良,會造成嚴重減產。5.2施肥技術。玉米的施肥量:每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磷肥5kg、尿素40kg、鉀肥10kg。玉米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追肥。以1/4的N肥和全部的農家肥、P肥、K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3/4的N肥做追肥,在拔節前追施。一般苗肥在播種后30~35d、葉片在6~7片葉的時候進行,拔節肥在播種后60~65d、葉片在11~12片葉進行。
6加強田間管理
玉米田間管理主要是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是查苗、補苗、間苗、定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防止幼苗相互擁擠,爭光爭水爭肥,浪費養分和水分。一般玉米長到3~4葉期間苗,6~7葉期定苗。間、定苗是確定密度的關鍵環節,一般留苗應當間密留稀、間小留大、間病苗留壯苗。如果一次性完成間苗、定苗可在4~5葉期進行??筛鶕芏戎笜撕托芯啻_定株距,另外,留苗時要多留20%以備損耗。
7病蟲害防治
7.1病害。玉米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大小班病、銹病、莖腐病等,要及時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或三唑酮噴霧防治。7.2蟲害。玉米蟲害主要有玉米螟和蚜蟲等,要及時用吡蟲啉、氯氰菊酯等進行化學防治。玉米病蟲害防治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對病蟲害要進行針對性防治,做到早防早治。可以進行藥劑拌種和玉米種子包衣,這樣不僅可以防治病蟲害,還可以促進玉米苗的健壯生長。
8適時采收
適時采收可保證玉米的品質。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作物生長期及時采收。鮮食玉米要在籽粒飽滿、灌漿之后、口感最好時采收,一般是授粉后22~24d,采收后要及時銷售或加工。收粒的玉米可以在達到生理成熟時進行收獲,收獲后要及時扒皮、晾曬脫水,以便存放。
參考文獻
[1]努爾孜拉•熱馬占.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7(04):23.
[2]樊君.玉米高效施肥模式及高產栽培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17(04):75.
[3]蘇恒強,朱春嬈,陳桂芬,等.玉米栽培技術專家系統的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0(10):2545~2547.
[4]王玉蘋.淺議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4):284.
[5]趙茹朋,劉建生,董立書.對玉米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3(07):89.
[6]楊悅玲,谷志恒.玉米高效施肥模式及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08):194.
作者:溫樹芳 單位:張家口市崇禮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