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山地雞養殖技術要點,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山地養雞的特點是放牧為主,補飼為輔的一種養殖方法,在雞品種選擇上應當以適宜放牧、抗病力強的土雞或土雜雞為宜。
關鍵詞
山地雞;養殖技術;土雞
1場地應具備的條件
1.1場地選擇
山地養雞的場地選擇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1)場地應選在山地坡度低于30°、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開闊地,有水源、電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不易帶進病菌,避風向陽,不積水的草坡,最好有樹木,以便雞群乘涼休息。2)便于運輸,但應與交通主線相距1km以上為宜。3)場地內要有遮陰設備,以防曝曬中暑或淋雨感冒。4)最好選擇山林、竹園、果園地和退耕還林地為好,每667m2不超過200只雞。
1.2建筑設施的規劃
應根據所選定場地的地理位置、地勢、風向來安排飼養員住房、雞棚、孵化區、育雛、獸藥處理區和隔離區的建筑位置。1)飼養員的住房應首選地勢安全、通風上口、出入方便的位置安排。2)孵化房應選擇在飼養員住房順風下方附近為宜,以方便孵化期的管理。3)育雛室應選擇在通風向陽、干燥無積水的位置,房屋建筑應以封閉式為好,以便保溫。4)獸藥管理房安排在飼養員住房附近,便于操作。5)雞棚的搭建應選在下風口,設計要求是通風、干爽、冬暖、夏涼,不超過10只/m2,棚內要有雞架供雞只晚上上架睡覺。每個雞舍最好不超過1000只雞,雞棚中間高度2m左右為宜。6)隔離舍應選在養殖場地的邊遠地帶,以防被隔離觀察的雞只再次傳染健康雞群。
2飼養管理技術
2.1種雞的選擇
作為養殖場發展與否,就要取決于種用雞只的優劣情況,尤其是剛剛起步的養雞場來說更為重要,那么種雞的選擇途徑有3種:1)直接從無疫區購買雞只,經過防疫接種后放入場內進行飼養繁殖,公母比例要求為1∶5;從無疫區購買種蛋進行孵化,再飼養繁殖;從自家飼養的育成雞中選擇生產性能高的個體進行繁殖,擴大再生產。
2.2種蛋的選擇及注意事項
種蛋是促使養殖場循環發展的基本保證,所以說對雞蛋的管理千萬不能忽視。1)每天收取一次雞蛋,引窩蛋不能重復使用,每天更換一次。2)留作種用的雞蛋,個體大小要均勻,存放時間不能超過25d,種蛋不能用水清洗,否則破壞了蛋殼上的氣孔,無法孵化出雛雞。
2.3孵化方法
種蛋經過選擇,常規處理后就可以進行孵化,方法有兩種。
2.3.1自然孵化
就是利用母體來完成孵化過程。
2.3.2采用機器孵化
利用科學的技術處理來完成種蛋孵化,孵化率很高,數量大。但必須有電源才能使用[1]。
2.4雛雞管理
雛雞的發育特點是體溫調節能力差、生長速度快、消化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強、喜群居、膽小。因此,在飼養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幾點。
2.4.1飲水與開食
一般喂水先于料,雛雞放入育雛室后,休息60~60min便可以喂水。水溫以32℃左右為宜,不可飲冷水。出殼2d可飲用稀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有利于消炎、殺菌,預防雛雞白痢。開飲后可開食,把開食料撒于塑料布或干凈的地板上,讓雛雞自由采食。
2.4.2溫度與濕度
育雛的關鍵是給予雛雞適宜的溫度。常規要求是:1~2月齡時需要34~35℃;3~7月齡時需要32~34℃;第2周為30~28℃;第3周為28~26℃。濕度過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易誘發球蟲病;濕度過小,干燥會使雛雞呼吸加快,體內的水分隨呼吸而大量散發,腹內剩余蛋黃吸收不良,影響雛雞的發育。
2.5放牧雞群的劃分及飼養管理
雛雞經過1個月的飼養期后,就可以進行放牧飼養。為了方便不同生長期的雞只管理,有必要將放牧雞群分為:種雞放牧群、育成雞放牧群。
2.5.1種雞放牧群的飼養管理
為了方便收集雞蛋,種雞的放牧區應選在雞蛋存放室較近的片區。種雞的性比例按公雞∶母雞=1∶5進行投放。飼養方式采用放牧結合補飼。因為種母雞在產蛋期內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質和鈣質,因此種雞的補飼飼料要求含蛋白質和鈣質相對高的精料來補飼,補飼量由雞只自由采食至飽為止。本地雞的種用期不要超過3a,3a后進行育肥上市。
2.5.2育成雞的飼養管理
育成雞群包括:種雞淘汰雞、未選種雞的雞群兩大類。育成雞的飼養目的是使雞只得到充分的生長育肥后,及時上市處理。育肥期即10周齡或種雞淘汰雞群至上市的時期。此期的飼養要點是促進雞體內脂肪的沉積,增加肥度、改善肉質和羽毛的光滑度,然后及時上市。公雞要適時閹割,提高生長育肥率和市場價格。再則就是搞好防疫,重視驅蟲、滅鼠和清潔消毒工作,以預防疾病發生。
3培育自然食料
山地放養后讓雞群自由充分采食青草、枝葉和蟲蟻等自然食料,不足部分進行人工添喂,在林地可采取人工培育自然食料供雞食用。方法是在牧區內松土、堆肥,引進一些蚯蚓良種,培養蠅蛆或割一些狼萁,堆放在泥土較深的地塊培育白蟻。有條件的還可種植黑麥草、紫云英等牧草,作為青綠飼料的補飼。
4獸醫技術管理
每只雞從出殼到上市出售這一生長發育階段,不僅要根據其不同生長期所需不同飼料飼喂外,還需加強雞只的疾病預防和治療工作。
4.1雞只的疫苗接種
根據當地目前對雞只接種疫苗有2種:第一種是雞新城疫疫苗Ⅰ.Ⅱ系:接種方法是0.25kg以下的小雞滴鼻,0.25kg以上的雞只肌注1mL,3個月進行一次防疫[2];第二種是重組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H5N1亞型Re-6株):胸部肌肉注射2~5周齡0.3mL,5周齡以上0.5mL。
4.2雞只的驅蟲
一般放牧20~30d后,就需進行第一次驅蟲,相隔20~30d再進行第二次驅蟲。
4.3雞痢疾的治療
投服土霉素片或腸炎靈等藥物進行治療,等病雞完全康復后再放入雞群中飼養。
4.4衛生消毒工作
每一批雞出欄以后,應對雞舍、場地環境進行清掃,清洗工具,并根據情況添加一些抗菌素,以使雞群免于疫源侵襲,保證雞只生長發育的健康,病死雞要遠離雞群深埋,防止疫病的擴散蔓延。
5及時出欄上市
放養土雞生長月齡最少要120~150d,按照當地生活習慣,市場需求量大,為了獲得較好的經濟回報,土雞養成體質量1~2kg時就盡快上市處理。
作者:施金強 單位:云南省瀘水縣大興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施自穩,許澤獻.山地雞的飼養與管理[J].當代畜牧,2016(6):7-9.
[2]張紹云,朱際勇.淺析山地養雞的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