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泥鰍池塘高產養殖技術,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泥鰍是一種小型淡水魚類,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對環境的要求也不是太高。泥鰍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大部分河流、池塘、稻田等有水系分布的地方,泥鰍都能很好的生長。泥鰍體內含有豐富的營養,有“水中人參”的美稱,具有很好的藥效功能,在補氣、壯陽、利尿等方面效果明顯,十分受人們喜愛,在市場上有很高的價值,銷路一直不錯,需求呈不斷擴大的態勢,使泥鰍養殖的收益越來越好。本文主要闡述了泥鰍高產養殖技術,包括養殖條件、池塘清整、放養、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希望對泥鰍養殖提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
泥鰍;池塘養殖;管理;疾病防治
1泥鰍的生物學特性
泥鰍是一種小型溫水性魚類,通常生活在水底層,對于生長的水溫要求在15℃~30℃這個區間,一般22℃~28℃是其最適宜的生長水溫,水溫低于7℃或高于32℃則喜歡鉆入泥中。對于土壤要求,泥鰍喜歡一些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特別是一些黏性土壤比較適合泥鰍生長。泥鰍對于環境較其他魚類有較強的適應性,而且耐缺氧能力較強,喜歡鉆泥,是一種多種方式呼吸的魚類,用鰓、皮膚、腸都能呼吸。泥鰍的食性較雜,水蚤、絲蚯蚓、水草及水中的泥和微生物都可以成為泥鰍的食物,喜在傍晚和夜間出來攝食,產卵期在白天,產卵期攝食量會明顯增大,一般2月齡時會達到性成熟,一年多次產卵,受精卵具有弱黏性,每年的4~8月是產卵期,5~6月是產卵高峰。
2池塘養殖技術
2.1養殖條件
泥鰍雖然是一種適應能力比較突出的魚類,多數環境條件下都能很好的生存,但是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往往都采用高密度養殖的方式,所以對于環境條件還是要進行科學的選擇。一般要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沒有污染,排水灌水條件要好。泥鰍的養殖環境,水源要光照充足,最好是自流自排的活水,土質要具有一定的黏性,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池塘面積可大可小,一般以400平方米左右為好,深度要在1米左右,水的深度一般在60厘米左右,池底不要清理太干凈,要保留15~20厘米左右厚度的淤泥層,不要把池底處理成硬底塘。
2.2池塘清整
泥鰍下塘前要提前對池塘進行清整工作,主要是進行消毒,要提前半個月進行,先抽干池水,檢查池塘中是否有漏洞,然后撒上生石灰。如果池水無法排凈,則要用漂白粉進行清塘消毒,清塘處理后7天開始注入新水,新水一定要進行過濾,避免垃圾雜物等混入塘內。注水后,要施入基肥,培育水質,施肥7天后便可以放養泥鰍苗。
2.3放養
養殖的品種主要是以灰泥鰍和大鱗泥鰍為主,這兩個品種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生長快,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市場銷路也比較好。放養時間一般在9~10月或3~4月,養殖時間為8~9個月,放養規格3~6厘米,放養密度為150~500尾/平方米。泥鰍種放養前用5毫克/公斤硫酸銅,或4%~5%食鹽水消毒,水溫10℃~15℃時,浸洗20~30分鐘。
2.4飼喂
飼喂主要是管理好餌料的供應,泥鰍是一種雜食魚類,養殖過程中要進行天然餌料的培育,利用肥水生長餌料來滿足泥鰍的攝食。但是高密度飼養,天然餌料不能滿足泥鰍的生長需要,要進行人工投餌。泥鰍下塘后,結合水質情況要進行追施肥料,一般每隔一個月要進行施基肥一次,池水透明度要控制在20厘米左右,水色以黃綠為宜。人工投喂飼料可以是動物性飼料也可以是植物性飼料,要做到定點、定時、定質、定量,開始時每天傍晚喂1次,以后馴化改為白天投飼,上、下午各投喂1次。高溫季節應在食臺上搭遮蔭棚。
2.5日常管理
泥鰍高密度飼養要確保水質,要達到“肥、活、爽”,滿足泥鰍的生長需求,水的pH值控制在7.5,溶解氧要求3毫克/升。培育泥鰍苗時期,要做好巡塘工作,每天3次,第1次在凌晨,此時如果發現泥鰍苗聚集在一起,便要進行池塘注水或開機增氧,這是塘水氧氣不足的表現。午后巡塘的重點內容是查看泥鰍苗的活動,及時清除池塘埂上的雜草。晚上巡塘的重點是查看水質,同時做好記錄工作。如果發現水質發黑就要進行注水,通常情況每周可加水1~2次,換水深度在30厘米左右,結合水質情況做好消毒工作,在水中撒施漂白粉,同時要進行魚病檢查,隨時消滅一些有害昆蟲及蛙類。
2.6疾病防治
泥鰍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魚類,應避免泥鰍受到外傷,一般在養殖期很少發生病害。但是在高密度的池塘養殖過程中,由于魚群數量過大,水質很難保證,也常會感染一些疾病。要做好預防工作,經常進行消毒,重點要抓好魚體、池塘、飼料臺的消毒,做好巡塘工作,及時發現染病泥鰍,做好池塘中的雜物及病死泥鰍的清理,避免對健康泥鰍的感染,同時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治療。泥鰍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有水霉病、赤鰭病、寄生蟲病、打印病等。另外也常受到魚類、水生昆蟲、蛇、蛙、水蜈蚣等其他物種的危害,在養殖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病害發生的規律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預防和治療。為泥鰍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提高養殖產量,創造良好經濟收益。
作者:曾廣勤 胡青峰 戴小剛 單位:永豐縣潭城鄉農業綜合服務站 永豐縣農業局水產站
參考文獻
[1]劉長軍,孔令杰.池塘養鯉增效五法[J].漁業致富指南,2010,(02).
[2]張型偉.商品魚池塘套養肉食性魚類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水產,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