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尾寒羊舍飼高效養殖技術,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羊場建設和養殖結構
1.1圈舍應合理布局
由于小尾寒羊體格較大,所需舍內面積應適當放寬,生產母羊一般1∶1.2~1.5m2,產羔房按生產母羊占地面積25%計算,并配以3倍以上的運動場。育成育肥羊圈舍面積按1∶0.8~1.0m2,育成羊應提高生產母羊所需的運動場。圈舍采光系數1∶20~25(采光窗戶:舍內地面積)。圈舍之間防疫間距大于25m,(運動場長度應達到20m以上)。羊場生產區與生活區要明確分開,留出凈污道的面積,不可相互交叉。生產區應設置必要的隔離設施,入口處設置人員和車輛消毒設施,位于場區下分口處設置病畜隔離區和無害化糞污處理場,場區與場外處種植樹木進行綠化隔離帶。
1.2采用合理的養殖結構
養殖結構的調整是實行舍飼高效養殖的關鍵技術,由于小尾寒羊具備優良的多胎性,且常年發情,按照一年兩產或兩年三產的要求,生產母羊占存欄總數的45%左右,后備母羊占25%,羔羊或淘汰羊占30%左右,采用自然交配,公母比例控制在1∶30~50,100只母羊需種公羊3只。
2完整的飼養模式
2.1飼養流程
根據舍飼小尾寒羊的養殖生產和管理需求,一般分成5個階段進行,即空懷階段、妊娠階段、哺乳階段、育成階段、育肥階段,每個階段按其生理營養要求提供營養全價的精飼料和粗飼料,以滿足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這樣,即避免全場羊只同喂一種飼草料和一種營養水平,提高飼草料利用率,增加生產效益。
2.2圈舍設置和周轉
根據不同羊只的生理規律,不可一圈混群飼養,要求設置種公羊舍,配種母羊舍,哺乳母羊舍、育成和育肥舍。可根據養殖場情況,制定合理的繁育計劃,實施配種、產羔、育成、育肥轉群,最大程度提高圈舍設備的利用率和飼草料飼喂的精確性,為羊只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逐步實現全年均衡生產,便于高效管理。
3飼草料調制
3.1精飼料調制
根據現有的飼料原料玉米、小麥麩皮、膨化豆粕、棉粕、葵粕,礦物質和維生素預混料,食鹽。按照不同階段營養需要,配制精料補充料。常規調制比例:谷物類飼料占50%~70%,糠麩類飼料占10%~20%,餅粕類占20%~30%;預混料占2%~5%,食鹽占1%。注意:調配種公羊和生產母羊精料補充料中,盡量不添加或少添加棉粕,因棉餅(粕)中含有一種毒素—棉酚,長期食用在體內蓄積,對神經、血管及實質臟器均有明顯的毒害作用,能引起妊娠母畜流產和死胎,破壞雄性動物睪丸生精上皮細胞,導致精子畸形、死亡,降低種公畜精子活力。
3.2飼草選擇與調配
綿羊屬于草食動物,以采食飼草為主,羊場根據飼草收獲季節,有計劃的與農業種植鄉(場)或戶,簽訂飼草收購合同,制作青貯飼料和貯存足夠的干草。我區可貯存的飼草有:青貯玉米、玉米秸稈、小麥(大麥)秸稈、紫花苜蓿、豌豆秧等。紫花苜蓿產量較高,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適口性好且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長因子,有“牧草之王”的美譽,為了降低損耗,最好粉碎或切短成3~5cm即可,可單獨飼喂,也可與其他飼草混合飼喂。一般混合比例占20%~40%。玉米秸稈和小麥(大麥)秸稈必須粉碎或鍘短,長度3cm左右為宜,可單獨飼喂,也可和其他飼草混合飼喂。一般混合比例占40%~60%。玉米青貯飼料營養豐富,氣味芳香、含有豐富的糖類和維生素,因其制作簡便,便于長期保存,一年四季可均衡飼喂。一般喂生產母羊效果極佳,最好與其他飼草混合飼喂,比例為40%~60%。
4糞污物處理
4.1糞污處理
多采用微生物發酵,一般為堆放發酵,選擇羊場下風處,按飼養羊只數量,建設堆糞場地,地面可采用夯實土地、砂石、水泥地面。具體方法是將羊糞堆成長條狀,高1.5m,寬2~3m,先較疏松地堆積一層,灑一定比例的水,保持水分在60%左右,待糞堆內溫度達60℃時將糞堆壓實,再堆積糞便一層,至1.5m以上后,用泥漿密封即可。發酵時間:夏季1個月即可,冬季2個月以上。
4.2病死畜處理
采用焚燒爐焚毀和填埋坑,治療器械或治療垃圾、流產胎兒、羔羊等用焚燒爐進行焚燒。病羊尸體拉到離養殖區3km的填埋坑處,先在尸體上灑一層石灰粉,然后推入2.5m深的坑內,用沙土掩埋。坑裝滿后封閉坑口,進行發酵處理。
5結語
綜上所述,小尾寒羊的高效養殖生產,必須依靠先進科學的圈舍建設和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相結合,才能促進和提高養殖水平和經濟效益,哈密地區已為多胎肉羊養殖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營造適宜的養殖環境,對促進多胎羊高效養殖生產提供了保障。
作者:劉軍 吳紅梅 高志文 單位:哈密地區畜牧工作站 哈密地區科技局 巴里坤縣山南開發區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