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水質對水產養殖技術的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有害物質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在水產養殖的水體中,由于水池內很多有機物的發酵反映,會讓水體中生成許多的還原性中間產物,例如硫化氫、亞硝酸鹽以及氨氮等等,這些產物對于很多養殖魚類來說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同時在水體中存在很多水生生物,特別是一些微生物如細菌或寄生蟲,這些相對來說容易造成危害的微生物絕大部分是條件致病菌,在水體稍微惡化的情況之下,很多魚類產品由于自身抵抗能力降低會導致致病菌的毒性左右更大,從而對水產品形成更大的傷害。因此我們必須要控制好水體中的有毒物質。解決對策:第一,要對養殖區域進行定期換水,適當的加注新水;第二,要有計劃的科學的進行施肥或者投餌,合理的使用藥物,避免水體自身形成污染;第三,盡量多選擇使用微生物藥劑,例如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將水體中的各種有害物質進行分解,從而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微生物藥劑的同時必須注意避免使用殺菌藥物,以免同時將微生物殺死,減少其使用效果;第四,對老化的養殖池塘進行適度的改良,可以在每個生產周期之間的冬閑時候,將水體中多余的淤泥進行清除,同時對池塘進行消毒,將殘留在淤泥中的有害物質消滅;第五,對水體直接進行消毒,進排水渠道必須分開,建造蓄水池,通過一些過濾消毒等步驟,讓水體能夠達到相關標準。
二、PH值高低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一方面,PH值太高或者太低對養殖魚類會產生極大的危害,甚至造成魚類成批死亡;當PH值偏低時,水體為酸性,這時養殖魚類的血液PH值會隨之降低,魚類的載氧能力不足,容易導致生理缺氧,雖然水體并不缺氧,但是還會看見魚類浮頭的現象,耗氧量降低會讓魚類的新陳代謝速度減緩,雖然提供了充足的事物,但是魚類始終保持在饑餓的狀態;另一方面,當水體中PH值過高或者過低,對于水體的水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水體中PH值小于6時,水體中大約有90%左右的硫化物以硫化氫的形式存在,這樣就加強了硫化物的毒性,而當PH值超過8點之后,很多氨離子會產生有毒的氨氣,不利于魚類成長??傊绻缓煤每刂芇H值,那么其對水產養殖的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大的。解決對策:首先是PH值過低的解決對策,在水體內要盡量避免使用漂白粉,而是選擇使用生石灰來提升水體的PH值,用量大約是平均水深1米使用生石灰1.5到2kg左右;此外還可以選擇將生石灰進行定期播撒,以改變水體PH值不平衡的現象,此方法每次使用生石灰的量大約是每平方米200到300克左右。其次是解決PH值過高的解決對策,當水體中PH值過高時就不能使用生石灰來處理,而是應該選擇漂白粉或者醋酸等來降低水體PH值。此外,對于水體PH值過高的情況,必須經常注入新水,還應該及時定期的對水體的PH值進行檢測。
三、藍藻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到水產養殖的中后期,水體中藍藻增多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一問題的解決必須要從藍藻不同的生產階段來進行治理。藍藻喜歡在溫度較高、偏堿性和含有較多有機質的水體中生長。藍藻的生命周期通常會達到30天,其中分為生長期、高峰期及老化期。如果水體中藍藻過多會讓水體呈現出藍綠色,當藍藻泛濫時水塘的四邊會形成一層淺綠色的油膜,讓水體變得更加清瘦,遇到天氣突然變化時會造成水質更加惡化,嚴重時導致水產成批死亡。解決對策:首先是藍藻的生長期,在這一階段藍藻是很難被發現的,但是遇到高溫的天氣時,水體的透明度如果比平時低,那么藍藻就可能會大量爆發,這一階段要特別注意放養的密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水體中有機物的殘量,或者可以使用微生物藥劑讓有機物加快分解;其次是藍藻的高峰期,這一階段會導致水體更加惡化,造成魚類死亡,而唯一的處理方式就是潑灑硫酸銅、強氧化劑,再配合增氧氣機雙管齊下,同時注意觀察水體的變化;最后是藍藻的老化期,在這一階段,池塘中的水體會呈現暗黑色,在下風口產生黑綠色油膜。這時藍藻正處在新老交替的過程中,其活性不高,可以選擇加注新水或者噴灑微生物藥劑來進行處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水質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證水產健康養殖的關鍵環節,只有確保水產養殖的水質良好,才能產出更多的安全衛生的無公害水產品。當前有很多學者提出,對于魚蝦等水產品的疾病防治要逐漸減少使用藥物防治的頻率,而是要選擇生態防治的手段,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惟有對水產養殖水域范圍內水質的生態結構進行優化,才能逐漸讓水產養殖邁入良性循環的發展階段,才能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養殖水質的不斷優化改良是水產品健康養殖的需要,同時也是保護水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從另一種角度來講,保證好的水質,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產品的患病率,從而更少的使用化學藥物,生產出更多安全綠色的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