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桑蠶產業高產養殖技術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蠶前消毒不到位
消毒不到位是目前我國桑蠶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蠶前消毒應做到立體式、全方位消毒殺菌,否則就會前功盡棄。但許多桑農沒有做到這一點,導致了桑蠶因感染病菌出現大量死亡現象;還有一些桑農在采用消毒藥劑前沒有經過認真調查和合理篩選,造成桑蠶感染病菌生膿病,嚴重時消毒藥劑本身會直接對桑蠶造成傷害。因此,應合理選擇消毒劑并做到全面消毒。除此之外,蠶前消毒必須在密閉的房間進行,消毒時間也需要嚴格控制,否則就會存在一些潛在的危害。
1.2養殖環境不適宜
養殖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也是影響蠶生長的兩個重要因素。目前,加溫設備落后及對蠶的生活習性不了解是普遍問題。不適宜的溫度嚴重限制了蠶的生長發育,此時,如果濕度過低,空氣不流通,就可能造成蠶病變,嚴重時則會致死。
1.3技術條件落后
目前,主要的養殖方式仍然是傳統的小規模家庭式養殖。這種養殖技術不僅在條件技術上落后,還需耗費大量的勞動力,出產率低無法達到市場的要求。所以,養蠶也需要科學的指導,學習如何投少收多,有效節省人力物力,提高養殖效率,才能使桑蠶養殖產業快速發展,從而推動農業的快速生產發展,解決我國廣大農民的貧窮落后問題,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得以加快。
2蠶桑高產養殖的主要措施
2.1注重選種
要實現蠶桑高產養殖,第一步就是選對桑蠶品種。由于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各異,我們應該根據當地的特點,選擇適宜存活和生長的桑蠶品種,從而提高蠶絲的產量和質量,如在山區,應選擇適應性強、抗逆性強、高產和穩產性好的蠶種。有關部門應該在蠶種進入市場前進行嚴格的檢測,讓品質差、有病變的蠶種無法進入到桑蠶市場中,從而從源頭阻止了蠶病的爆發。
2.2了解蠶的生理習性
桑蠶對環境和飲食的要求隨著蠶齡的增長而不斷發生變化,我們應及時根據桑蠶的生理習性調整好溫度、濕度以及飲食等條件,為其成長過程提供良好的環境。首先,蠶在生長過程中對食物的要求十分嚴格:1齡采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3葉,2齡采用相應的第4葉,3齡采用第5~6葉。除了食物,其飲食規律也要引起重視,要把握好喂食的時間間隔和次數。影響桑蠶生長的重要因素還包括蠶室的溫度和濕度。稚蠶抵抗力弱,只有在嚴格的高溫環境下才能存活,具體溫度為25.5℃~28.5℃。在溫度為26℃,相對濕度為90%的條件下,2齡的桑蠶能健康而快速地生長;3齡的時候,蠶室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左右,溫度可保持不變。因此,專業飼養人員在入職前應熟悉蠶的生理習性,避免在飼養過程中由于環境的控制不當造成的損失。
2.3病蟲害防治
近年來,由一些爆發流行性疾病給桑蠶產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因此,桑農開始廣泛關注病蟲害的防治問題,迫切地希望能找出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防止病蟲害給該行業帶來的巨大威脅。做好消毒工作在每個階段都是十分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預防蟲害,還可以避免病毒滋生影響桑蠶的健康,例如桑葉上的昆蟲會攜帶病菌,應盡量避免這些病菌進人蠶座對桑蠶的健康造成危害。連續的陰雨天易滋生細菌,如果工作不細心,桑蠶發生感染也會引起許多疾病。
2.4注重桑園的管理
桑園的管理決定著桑樹的質量,關系著桑蠶的飲食,所以要實現高產,不能忽視桑樹的種植和管理。種植技術人員要掌握好種植的密度,定期修建桑樹并進行合理施肥。桑園的規模應根據桑蠶的飼養量提前計算好,要就高不就低,還要注重桑樹品種的選擇。在滿足桑蠶需求量的同時,還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化。
2.5注重培養專業人才
先進的技術應用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指導。自20世紀初到改革開放這段時期,我國派出大批優秀的學生遠赴海外學習最先進的養殖技術,來促進我國桑蠶產業快速發展,從而迎來了桑蠶產業的輝煌時期。但是上世紀90年代后,國家對桑蠶產業的教育重視程度日漸減少,目前全國開設桑蠶專業的學校還不到5所,整個桑蠶行業人才十分緊缺,這也是我國桑蠶行業進步緩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異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國家應對桑蠶產業的人才培養予以相當的重視。
3結語
21世紀以來,人類開始提倡低碳生活,這一理念為桑蠶產業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我國應該把握機會,發展好我國的桑蠶產業。針對我國目前在桑蠶養殖中存在的問題,蠶農們應該對蠶的生理習性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引進先進的養殖方式。人才是這個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國家應投入大量資金對該領域的人才進行培養,推動桑蠶產業在我國快速而穩步的發展。
作者:王海燕 周秉紀 單位:姚安縣棟川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