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如何提高畜禽養殖技術培訓質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保證能夠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積極采取應對措施,通過提升養殖管理技術培訓的質量水平,不斷提高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本文具體分析了在畜禽養殖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畜禽養殖技術;培訓;質量
畜禽養殖業的生產、產品質量、公共衛生以及生態等方面的安全性和養殖技術具有直接的關系。近年來,我國在基層積極開展畜禽養殖培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畜禽養殖總量、養殖規模及質量都得到了發展,養殖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力全面提升。但在基層畜禽養殖培訓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對區域內畜禽業的現代化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制約作用。
1 當前養殖技術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人員業務能力不足
目前,基層技術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知識老化,在培訓工作中不能使用電腦、投影儀等一些先進的教學儀器,掌握的現代養殖技術不足,而年輕人員因缺乏實踐經驗無法讓受訓人員感到滿意,部分掌握現代養殖技術的專業人員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停職外出發展[1]。
1.2 養殖培訓經費匱乏
相關部門開展養殖技術培訓需要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技術推廣職能經費,沒有項目支持的專項經費,通常情況下只能利用其他機構開展的培訓工作來實現培訓的目的。
1.3 缺乏先進的培訓儀器和設備
為了保障培訓的效果,技術推廣人員需要需要借助電腦、攝影機等收集相關有效信息,在培訓中利用投影儀等先機設備對培訓對象進行詳細的講解。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基層畜禽管理部門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配套完善的儀器設備。
2 加強畜禽養殖技術培訓的建議
加強畜禽養殖產業的技術培訓,就必須從建立培訓機制、落實培訓經費及培訓內容、建設培訓隊伍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形成機制健全、領導重視、專業人才帶動、合理布局示范基地的良好局面。
2.1 加強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首先省級主管部門在思想認識上能夠充分認識到加強畜禽養殖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從畜禽管理系統由上到下合理安排支持項目、落實培訓經費、配套培訓器材,還要從體制上徹底改變基層獸醫服務單位只有動物防疫人員,缺乏專業推廣人員的局面。此外,相關部門要積極采用市場引導、政策宣傳等多種手段,對現代養殖的先進經驗、政策措施、實施效果進行大力宣傳,使廣大養殖戶能夠在思想上正確認識科技培訓的意義和目的,自覺主動參加技術培訓,了解和掌握先進的養殖管理技術,營造出科學養殖的良好氛圍。
2.2 完善培訓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開展培訓活動前要搞好摸底工作,結合當地實際養殖情況合理制定培訓題目和內容。在制定和實施技術培訓計劃,都要結合實際生產需求來開展培訓活動,對培訓內容、方式、規模及培訓時間需要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調查后,制定出合理的培訓計劃,進一步明確具體的培訓目標,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減少隨意性和盲目性[2]。除此之外,還要充分完善培訓機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開展培訓活動。從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出發,針對基層人員的特點和培訓對象的實際情況,開展陽光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等重點培訓,并大力加強建設示范基地,提高培訓效果和帶動能力。
2.3 整合各種資源,增強培訓力度
建立由市級技術推廣服務站管理,由農業系統中具有畜禽專業中高級職稱的人員組成的畜禽產業培訓指導小組。統籌規劃,主動接受培訓委托和培訓任務,以此制定出合理的培訓規劃和培訓內容。要統籌安排培訓人員,采用集中授課或現場培訓的方式,分類進行指導。還可以積極邀請專家、學者前來對當地的業務骨干進行講課指導,傳授新方法、新知識、新理念等,提高技術人員的培訓能力。
2.4 加大資金投入
政府應將技術培訓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由政府財政部門統籌安排培訓資金。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投入機制和管理體制,促進農民培訓工作實現良性循環,并能夠持續發展的道路,發展現代養殖經濟的同時,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5 科學規劃,抓好農民培訓工作
在開展培訓活動時一定要按照“高、廣、實、活、嚴”的培訓原則。一是在組織領導層面上必須體現出“高”,由主要領導負責,做到由一把手掛帥、由分管領導組織實施、相關人員密切協作,形成自上而下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當地的培訓工作全面順利開展的有利局面。二是在具體培訓對象上必須突出“廣”。在開展培訓前,通過有效的調查分析,按照一戶一人的要求,對農民開展分類培訓,對一些文化水平較高并主動接受培訓的農民,要重點進行培訓,通過培訓使這部分農民先富起來,帶動周圍農民學習和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3]。三是在具體培訓內容上突出 “實”。按照實用、實際、實效的培訓原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當地畜禽產業的整體布局對農民開展實用高效的畜禽養殖先進技術培訓,適應當前形勢下發展市場經濟的需求。四是要在具體培訓的形式上突出“活”。從縣、鄉、村逐級建立完善的農民培訓網絡,靈活采用集中與分散、白天與晚上、長期與短期、送科技下鄉、專家現場授課指導、養殖大戶示范等多種有效方式開展農民技術培訓活動。五是在培訓上突出管理“嚴”。在培訓工作中嚴格落實目標考核管理制度。避免出現走過場的現象發生,注重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2.6 積極開展惠農人才工程
隨著畜禽養殖業的不斷發展,養殖中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些問題只有通過養殖專家和技術人員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降低經濟損失。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地養殖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養殖管理部門中采取各種方式積極引進一些具有高素質的養殖技術人才,也可以牽線搭橋引進養殖專家入駐當地養殖企業,促進當地畜禽養殖的規模化發展。同時,還能推動當地普及先進的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水平,加快基層技術骨干的養殖知識更新,推廣應用高新技術,促進養殖經濟的健康發展。
2.7 建立長效培訓機制
一是構建基層農民科技培訓體系。在此過程中,政府屬于投資主體,實施主體為當地的畜禽獸醫管理部門,組織者為當地的農村合作組織,構建出當地的農民科技培訓體系。以畜禽獸醫管理部門為依托,以鄉鎮技術推廣體系為基礎,以民間科技合作組織為補充,形成上下貫通、相互銜接的技術培訓體系。二是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技術培訓推廣隊伍。保證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是提高農民科技水平的關鍵。畜禽管理部門可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內部專業人員的技能水平,經過嚴格考核,選拔出專業能力強的技術骨干,組建技術培訓推廣隊伍,到鄉鎮基層開展養殖技術推廣培訓工作。三是完善培訓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全面加強人員的考核,不僅考核培訓數量,更要重視考核培訓質量,同時建立學員參與的共同考核機制,對成績突出、培訓效果好的組織培訓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3 結語
政府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基層農民畜禽養殖培訓工作對當地發展養殖經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不僅能夠保障當地的畜禽養殖總量、養殖規模和養殖效益,同時還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從當前農民技術培訓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畜禽管理部門需要合理規劃農民的培訓時間,豐富技術培訓的內容、積極開展培訓推廣活動。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充分考慮養殖發展遇到的新問題,不斷完善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保證培訓的頂層設計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作者:呂克瑞 單位:鳳臺縣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