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養殖技術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羊養殖技術論文
1羊的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1.1養羊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羊的養殖分布十分廣泛,飼養綿羊多分布于新疆、內蒙古和青海等西北部地區省份,而山羊的飼養多在河南省、山東省等中部省份。根據2007年的統計,我國的綿羊和山羊的總數量分別位于世界第一;羊肉產量位于世界第一;羊毛產量位于世界第一,我國仍是最大的羊毛輸出國之一。近年來,我國已經引進了更多優良的肉羊品種,為我國的肉羊養殖帶來了新的發展前景。
1.2我國養羊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普遍的養羊方式仍然比較落后,飼養范圍過于分散,飼養的方式較為落后,這些都制約了養羊業生產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雖然近年來已經引進了一些優良品種,但總體上的品種良化程度仍然較低。在養殖環境方面,由于近年來草場退化較為嚴重,加上原本單位面積的產值就不高,導致了養羊業生產水平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除此之外,我國在養羊業方面的科研進展數量質量都有不足,新的科研成果在養羊業各個環節沒有得到充分應用。所以綜合來講,我國羊類的養殖業發展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發展空間,一些領域甚至可以說是形勢嚴峻。
2科學建立養羊場
2.1選地與蓋建廠舍
鮑魚養殖技術論文
1養殖環境
1.1生態養殖環境
鮑魚養殖環境應選用較為合適的海域,這對后續的鮑魚育苗和養殖成活率具有較大影響。養殖環境一般要求遠離重工業污染區,海水鹽度要求為30譯依5譯。海水應清澈透明,能見度躍4m,pH值為7.8~8.0,海水比重應較為穩定,全年保持在1.020以上。同時,海水應為活水流動,具有適宜的海藻,維持較好的漲落潮幅度。
1.2人工養殖環境
鮑魚的人工養殖離不開科學合理的養殖設施。以福建地區鮑魚養殖為例,鮑魚養殖的人工環境應具有多個不同規格、不同功能的水池,主要有育苗池、生長池、海水過濾池、沉淀池、沙濾池等,同時當鮑魚逐漸增大時還應增加養鮑箱。除了固定功能的水池外,養殖場還應具有一套完善的控溫系統、供氧系統、供水管道等。
2育苗
2.1幼體培育
獺兔養殖技術論文
1科學管理
獺兔各階段的管理尤為重要,總體要求是:三查、五看、八注意。三查:即查食量、飲量、糞便。五看:即看精神、食欲、五官、動作、皮毛。八注意:即聽到特殊動靜應注意、聞到特殊氣味應注意、天氣突然變化應注意、幼兔斷奶應注意、新的飼料更換應注意、更換飼養環境應注意、新引進的種兔應注意、新發生疫情時應注意。獺兔的生長階段分為仔兔期、幼兔期、青年兔期、懷孕母兔期、哺乳母兔期、種公兔期。各個階段的管理如下:
1.1仔兔
從出生到斷奶的小兔為仔兔。此階段要保證仔兔早吃奶、吃足奶,防黃尿病、凍傷、獸害、外傷等。
1.2幼兔
斷奶3月齡的兔為幼兔。這一時期的獺兔最難飼養,應給予富含蛋白質又易消化的飼料,少添勤添,保證定時、定量喂食,積極預防球蟲病及腸炎的發生。
1.3青年兔
泥鰍養殖技術論文
1放養
1.1魚體消毒:泥鰍放養前用5%的食鹽水浸泡10min。
1.2水溫:放養時運輸泥鰍的水溫與池水的水溫溫差不能超過3℃。
1.3放養規格:放養規格要求規格整齊、健壯,做到大小基本一致,在放養時大小要分開。
1.4放養密度:放養規格為5~7cm的泥鰍種1500尾/m2。
2日常管理
2.1水質:水質保持新鮮,含氧充足。注意防止水質惡化,經常換注新水。在夏季,如發現泥鰍將頭部頻繁伸出水面吐食空氣,立即添注新水或換水。
豬養殖技術論文
一、精心挑選豬仔進行育肥
豬仔的選擇對豬的養殖整個過程都是有影響的,豬仔的選擇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豬的成長速度、質量。要做到科學的挑選豬苗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選擇精神好的豬仔,多選擇活蹦亂跳的小豬仔。太過安靜的小豬仔不要輕易選擇。2.看看豬仔的糞便,若是糞便成團,松軟適中,不是硬糞便,便是可取豬仔。3.注意豬仔的皮膚,盡可能的去選擇皮膚光亮,身上無斑無癬的健康豬仔。4.看品種,選擇優質雜交種,比如二元雜種仔豬和三元雜種仔豬,這種類型的豬仔瘦肉多,生長快,可以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5.在對豬仔進行購買時,一定要從正規渠道進行購買,購買前先檢查檢疫證明手續等是否完備。6.在適當的季節購仔,春秋季溫度適宜,是適合養豬的好季節,在這倆個季節里,可多購些小豬仔進行養殖。豬的育肥需要一個適合的溫度,處于溫暖時期時由于豬的育肥。在冬季則不適合豬的育肥,若豬長期處在18)以下的生長環境中,不僅會影響豬仔的發育情況還會誘發各種疾病,原因是育肥過程中豬的抵抗力極差。若是想要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則最好選在春秋季節對豬進行育肥。在仔豬入欄后,要及時給仔豬打預防疫苗,提高仔豬自身的抵抗力,有利于仔豬的健康成長。
二、豬飼料的正確喂養
嚴禁飼料摻水喂養,摻過水的飼料營養成分嚴重流失,營養價值同時也大大降低,所以要將喂養飼料與喂水分開進行。豬有一定的生活習性,一般吃過飼料不會立刻就睡,如果吃過立刻就睡,就有可能是飼料中的藥物導致了豬的生理功能的紊亂。這時候養殖戶就應該注意檢查飼料是否被摻雜了鎮定劑等藥物,摻雜該類藥物的飼料使得豬的心率降低,生理功能遭到破壞,且鎮定劑在豬的體內并不會被完全消化,殘留的藥物存在豬的體內,銷售出去就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若是喂養的飼料味道太濃,也應該引起重視,并不是因為飼料喂養的多就產生的味道濃,很有可能使添加了氨腥香,該種添加劑添加到豬飼料中就會產生濃濃的魚腥味,不僅阻礙了豬的生長發育,一經售出還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所以養殖戶切記要精心挑選飼料,科學挑選飼料,盡量挑選出價格便宜且無毒無害適合豬的養殖的飼料。對于懷孕母豬的飼養不同于一般豬的養殖,懷孕母豬在懷孕期間對飼料利用率提高,所以在前期可以適當減少豬飼料的供給,但是喂養的飼料一定要高品質。在懷孕后期,孕豬的食量增大,這時要注意供給量要增大,而且也要選擇優質飼料。
三、搞好疫情預防工作
在氣溫驟降時,容易出現季節性疾病,這時候一定要做好養殖的預防工作。在季節的轉換期間時,如由秋季轉為冬季時,要尤其注意對豬圈加強保暖措施,可以通過多加墊料保證豬圈內的溫度和濕度。要認真檢查豬圈是否有破損的地方,是否漏水,是否門窗不夠牢固,適當在豬圈里加飼料,保證豬的飽暖問題。及時對豬圈的安全性以及通風保暖保濕等方面進行檢查、修復,同時擴大豬圈里面的采光面積,通過陽光照射為豬圈殺菌消毒。經常讓豬圈里通風,防止疫情病毒在豬圈里蔓延,通風可以使得豬圈里的空氣保持新鮮,從而大大減少了豬患疫病的幾率。從另一方面來說,要選擇專人每天定時打掃豬圈,及時移除豬的排泄物,才能最大程度上杜絕細菌的滋生以及傳播。如果知道疫病情況來勢洶洶,可以先給豬打預防疫苗,一旦發現有患病癥狀,要立刻將其與其他豬隔離開,防止疫情蔓延。
四、采用生態環保的養殖技術
雞養殖技術論文2篇
第一篇
1育雛期的維護措施
所謂的育雛期是指蛋雞0~6周齡的這段時間。在這一期間,有以下幾點必須予以高度重視:(1)育雛期的溫度,毋庸置疑,溫度是影響蛋雞產蛋率的重要標準之一,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將對蛋雞的產蛋量產生一系列影響,適宜的溫度將有效的保持長時間的產蛋高峰。(2)水源,水乃萬物之本,水源是否清潔對蛋雞養殖有著重大影響。其次,要注意合理供水,先開飲后開食,自由覓食,并注意在(7~9)日年齡前后在其飲食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K3、紅霉素等來減少雛雞受病幾率,從而達到提高產量的要求。(3)良好的通風、適宜的濕度對蛋雞養殖百利而無一害。(4)要控制飼養分量與飼養密度,一口吃不出胖子,不能急于求成,要實打實的慢慢來。
2育成期的管理方法
7~20周齡即為蛋雞的育成期。在這一期間,對蛋雞體重的控制可謂重中之重,每周至少稱重一次,稱重之后,根據不同蛋雞的體重進行不同的養殖方法。增重明顯較快的要及時按照標準體重進行控制,必要時可采取隔離單獨喂食以確保控制其采食程度,對于采食較少增重較慢的部分,要適當增加其采食量,通過這樣的調整使整個蛋雞群在較為穩定的情況下不斷增重而又不超過標準體重的上限。蛋雞的養殖要注意因時制宜,不能死板教條,要適時調整方式,根據體重將雞分別圈養在大、中、小三個雞欄中,在之后的飼養中,對三個雞欄的雞的采食分別進行控制,采取不同的飼養方法,漸漸地縮小蛋雞們的體重差距,從而提高蛋雞的均勻度。蛋雞的育成期與人類的青年期相似,育成期的發展好壞對其產蛋期的產蛋情況有著相對深遠的影響,要力爭在育成期使其身架形體發育符合該品種標準,為蛋雞在產蛋時產出健康、穩定數量的雞蛋打下基礎。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要注意與時俱進,科學地進行蛋雞養殖,用現代化技術合理控制光照,控制性成熟,從一批雞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同周齡的育成期蛋雞要采取不同光照,一日齡大約二十四小時;二到四日齡大約二十到二十二小時;五到八日齡的維持在17小時左右;九到十日齡的控制在14小時,其余的可采取自然光照。
3產蛋期的飼養方式及注意細節
在蛋雞到了二十周時,將面臨轉群,在轉群之前,對蛋雞的分類將十分重要。飼養員要根據蛋雞的發育情況對蛋雞進行分類,分別為合格雞和發育不良雞。對于發育不良的蛋雞,要把他們安排在靠陽面的雞欄里,增加它們食用飼料的營養,并且在它們成熟時給予適量的維生素E以促進性腺和性器官的發育。在轉群上籠階段,要注意輕拿輕放,不能讓雞群受到驚嚇以防止對其產蛋產生影響。產蛋后,在一定時期后,要記住及時更換蛋料,為了滿足雞群的生長和生產要求,要保證充分的高質量雞飼料供給。大約到二十五周齡時,要對雞群再次進行檢查,淘汰掉發育較差、雞冠較小、皮膚粗糙在短時間內產蛋無望的母雞,爭取利益最大化。同時,對于雞群內產蛋較多、發育較好、產蛋較多的母雞要注意觀察,注意經驗的積累,觀察這類母雞的生活情況,對其他雞也進行如此飼養方法,提高雞群整體產蛋率并根據經驗研究出特殊的蛋雞飼養配方。在提供高質量飼養雞飼料的同時,還要保證雞群的高蛋白的吸收。當雞群進入產蛋高峰期后,高水平的飼養技術可以使產蛋高峰期維持四個月左右,并且還將擁有高達五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產期。雞群的產蛋高峰期越長,全年產蛋總量越高,在產蛋期間,雞群的蛋白質供給可謂至關重要,因此,飼養人員一定要注意蛋白質的供給量充足。尤其是當雞群處在高產期(90%以上的產蛋率)時,蛋白質的供給量要比原先多大概兩個百分點,其規律為產蛋率每提高百分之十,大約日糧蛋白質提供水平應增長1%。值得重視的是,蛋白質日供給量增加要提前進行,大約提前一周左右就要開始喂食高蛋白質的日糧。當然,為了延遲產蛋高峰期,高蛋白日糧的供給也要在產蛋率下降后一周才開始減少。當然,僅僅是高蛋白還是不夠的。在產蛋高峰期間,蛋雞往往會出現食量減小的情況。因此,即使增大了蛋白質的供給,但是雞群食用的飼料反而比以前小了,自然營養會不足,造成缺少蛋白質的情況,進而導致產蛋減少。因此,在蛋雞產蛋期要特別注意維持營養的平衡,確保蛋雞每日攝入足夠的能量和營養,保證雞蛋的高產。在產蛋期,光有足夠的蛋白質也是遠遠不夠的,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一般蛋雞的每日攝入鈣量為3~4克,在產蛋期要注意及時補充蛋雞鈣量,產蛋期蛋雞日糧鈣量一般以3%最佳。當然,光照仍然是很重要的外在因素。適量光照不僅對蛋雞的育成期和育雛期有著重要影響,對產蛋期產蛋高峰長短也有著重大作用。通過適量光照可刺激母雞排卵,增加產蛋量。二十一周后可以開始適當增加光照時長,可采用人工光照方式進行嚴謹的控制。經過實踐證明,人工光照最適宜的時間是每天早晨天亮以前那段時間。
海參池塘生態養殖技術論文
1坑塘改造及附著基設置
1.1池塘選擇
選擇的區域位于昌黎縣大灘鄉陳啟民海參養殖場,面積53.33hm2。海參出池以后將池水排干,清除池內原有附著基及過多的淤泥,讓池底得到充分的風吹及暴曬。單個池塘面積為2~3hm2,底質為砂礫底或硬泥底質,池塘水深2.5m左右。
1.2池塘的改造
敷設附著基前先在池內開挖一條長0.3~0.4m深的環溝,環溝面積占池塘面積的20%~25%;坡度不宜太大,以免有泥沙淤積。南北各設進、排水閘門一個,以自然納水為宜,夏、冬季水位要納至高位,以利于海參夏眠與越冬;水源應避免淡水注入,無工農業污染,特別注意不得有油污侵入。
1.3敷設附著基
PC管附著基:選擇直徑2.5cm,長、寬各80cm的U型PC管做骨架。把U型PC管倒插入泥土中20cm,從池塘的一頭均勻排列在整個池塘中,每個礁體之間的行距、列距設置為4m,最后用巨型棕色網覆蓋整個池子,再在參礁與參礁之間壓上裝半袋沙子的聚乙烯網袋壓實以便形成多孔的結構。整個附著基的鋪設面積占整個池底的45%以上,比普通石塊附著基鋪設面積提高15%。該附著基使用期限不超過兩年,比石塊礁清塘容易得多,可極大地降低病害的發生。
鯰魚池塘養殖技術論文
1人工繁殖
1.1雌、雄親魚選擇
選擇適宜的親魚至關重要,一般應選擇重量在0.5公斤以上的雌、雄鯰魚。挑選腹部大,生殖孔紅腫且輕輕按壓腹部時有卵粒排出的雌鯰魚,挑選腹部能擠出精液的雄鯰魚,雌雄比例應為1∶1~1.5∶1區間。
1.2卵巢制備及人工孵化
好的卵巢,可以有效提高鯰魚的著卵利用率。底巢一般為人工焊成的長方形的框架,中間著卵位置放上棕櫚皮并縫在篩絹上即可。將親魚產出的魚卵及時放入水泥制作的平坦干凈的孵化池內,并將水溫控制在20℃左右,使其自然發育。3~4天后鯰魚苗會吸附在魚巢上,再過2~3天將魚巢取出進行下塘。
2池塘養殖技術
2.1鯰苗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