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畜牧養殖中飼料安全隱患和預防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文章提出畜牧養殖及飼料安全的概念,分析畜牧養殖中飼料安全隱患及影響因素,探討畜牧養殖中飼料安全隱患預防對策,如加強人為管控、加大研究力度、開展相關知識的培訓、樹立良好的企業經營理念、健全法律法規等,應有效控制飼料安全隱患,滿足實際要求。
關鍵詞:畜牧養殖;飼料安全;影響因素
畜牧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畜牧業生產快速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肉、蛋等動物性食品在飲食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若飼料中含有有害成分,并被動物消化吸收,有害成分將殘留于動物體內。人們食用含有害成分的畜產品,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飼料的安全性可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動物性食品的安全[2-5]。通過排查飼料中的安全隱患,可找出影響飼料安全的因素,總結相關經驗并將其運用于飼料生產,從而增加飼料安全達標率[6]。綜上所述,應提高對畜牧養殖中飼料安全隱患的重視程度,制定針對性的預防對策,促進畜牧業的發展[7-8]。
1飼料安全的特點
飼料是以動物食品作為基準所生產的動物產品,不會影響人們的健康,也不會影響環境[9-10]。飼料安全一般指飼料產品(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在制備和飼喂過程中不會對飼養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且畜禽產品中殘留的有害成分含量在控制范圍內[11]。一些飼料原料的毒副作用無法在短時間內暴露所產生的影響[12]。一般情況下,影響飼料安全的物質積累于動物體內,經食用而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甚至可能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13-15]。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監督管理,注意相關細節,維護養殖安全。
2畜牧養殖中飼料安全隱患
2.1飼料衛生相關知識
對飼料衛生知識的了解程度是影響畜牧業發展的因素之一[16]。若忽視衛生情況或對飼料衛生知識不夠,生產、運輸和儲存飼料等過程中易產生細菌。近年來,時有發現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引發動物飼料變質等問題,威脅動物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不僅危害人體健康,還可對畜牧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17]。
2.2相關制度
制定畜牧業規范化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可對動物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和進境等環節產生積極影響,進而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分析畜牧食品安全隱患,找出影響因素,總結經驗并在食品生產中加以利用,減少各類安全問題的發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利潤損失[18]。
2.3藥物使用
食品安全隱患的成因,包括使用時不看藥品的規格和成分、不清楚配伍禁忌與其他藥物混用等[19-20]。此外,抗生素雖然在促進生長、疾病治療等方面具有相對較好的療效,但也可能造成病原耐藥、殘留于動物體內等問題,影響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21]。目前,隨著禁抗政策的實施,飼料行業已全面進入禁止抗生素的時代。
2.4自然因素影響
自然因素也可能對動物飼料安全產生危害。部分飼料原料中含有有害物質[22],如一些植物原料中含有生物堿[23]和蛋白酶抑制劑,此類物質并非人工添加,不可避免。某些飼料原料在生產和播種過程中需要澆灌農藥和化肥,若農藥和化肥殘留于原料中可對動物健康和動物產品安全產生影響[24]。此外,若飼料原料當中殘留的重金屬等不良物質,也可能會對飼料的安全性產生影響。
3消除畜牧養殖中飼料安全隱患的措施
飼料安全不僅限于飼料行業或畜牧業本身[3],應加以重視并將其控制在較小的影響范圍內,維護飼料行業的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因此,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措施,消除畜牧業食品安全隱患。
3.1加強人為管控
為貫徹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必須控制食物的選擇,嚴禁不合規的食物進入飼養過程;使用飼料時應加強監測、科學儲存;原料和成品必須得到充分保護,防止食品在貯存過程中變質。此外,養殖戶在加工過程中應檢查病原體的種類和含量,定期檢查飼料中是否含有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不可使用病原量超標的飼料喂養動物。須研制新型無污染飼料,從根本上保證飼料安全[25]。為實現畜牧養殖行業的飼料安全,應嚴格按照相關的行業規范,加強對飼料生產過程的約束和管控。生產過程中應嚴格規定違禁、違規的藥物,并避免其不合理應用;飼料投入市場前需要做好檢測工作,保障飼料的安全性,嚴禁重金屬元素含量過高的飼料投入市場;畜牧養殖業業主應做好對飼料的存儲保管工作及應對自然環境變化的防護措施,保證飼料質量。此外,還需要定期檢查飼料中病菌成分以及含量,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
3.2加大研究力度
飼料安全影響人體健康,應加強飼料管理,使用先進的飼料生產加工技術,可有效降低飼料安全隱患。為盡量減少飼料原料中天然毒素的含量,在飼料生產過程中應積極尋求更好的飼料生產配方,降低原料中天然毒素的含量,減少對畜禽的不利影響。通過定性分析,及時了解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深入分析作物的成分,找到最合適的飼養方案。此外,還可積極針對飼料檢測技術展開研究,如飼料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耗時短、便于攜帶、檢測結果靈敏度高、特異度高,符合國家對飼料物質成分的檢出限,廣泛應用于動物飼料檢測工作[26]。
3.3開展相關知識的培訓
可采用知識競賽的方法,引導養殖戶主動了解飼料安全的知識,掌握維護飼料安全的方法,使其在養殖過程中可以使用安全的飼料,維護動物的安全。養殖理念要求養殖戶從心底認識在飼養畜禽的飼料中添加添加劑的危害,讓養殖戶認識到科學生產對企業和人民安全的重要性,使養殖戶樹立科學合理的經營理念發展。
3.4樹立良好的經營理念
企業應該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推動公司科技的發展。企業應樹立良好的經營理念,提高養殖戶對飼料安全的重視度,將安全食品作為工作的中心。企業應建立健全的畜牧飼料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市場上的“三不”產品,推動畜牧食品產業向標準化、合理化,提高企業飼料生產水平。必須嚴格監管食品的選擇、加工、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制定完善的食品生產制度,并根據制度的內容做到安全科學配伍、不添加違規藥物。此外,還需要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規范流程,以免飼料被污染。
3.5健全行業規范和準則
必須高度重視飼料安全監管體系,加強監管力度。企業可選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采購精準性強的檢測設備檢測飼料成分。地方政府應通過宣傳飼料安全的相關資訊等加強企業等的重視程度,確保企業在原材料采購或飼料運輸等環節中能夠嚴格依照相關標準執行;以此為基礎,企業將形成良好的飼料安全生產意識。此外,企業也應完善或制定具備科學性的安全監測制度,明確檢測方式以及問題處理措施,確保工作人員有規可依。企業本身應充分培養或吸收專業型人才,加強飼料檢驗環節的嚴密性,避免存在安全隱患的飼料流入市場,威脅動物健康安全。
3.6降低自然因素的影響
為降低自然因素造成的影響,探索更為健康、科學的飼料生產配方,應調整配方、降低原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含量;結合動物生長各階段所需的營養結構科學優化原料的成分,使其能夠滿足動物的生長需求,促進動物健康生長。
4結論
飼料安全和食品安全同等重要,與民生息息相關。若不遵守飼料衛生標準而引發的疾病不但可對養殖業造成經濟損失,制約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還會產生食品安全隱患,危害人類健康。因此,保證飼料安全,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畜禽產品的安全。
作者:李博寧 岳家琪 秦小亮 馬世鵬 馬寧 武巨生 趙莉 單位:寧夏大北農科技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