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經濟學下畜牧業經濟發展與轉型,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畜牧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畜牧業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農業生產水平。國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是一個系統與整體,需要充足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作為基礎,而畜牧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農業生產對肥料的需求,也可以為“勞動力”的增加提供保障。工業發展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滿足人們當前對肉類的多樣化需求,為國民經濟及個人收入水平的增加奠定基礎。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畜牧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所占比例超過50%,如在美國畜牧業占比為50%左右,在英國占比為60%左右。對于新西蘭和澳大利亞而言,畜牧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占70%。我國畜牧業在農業產值中的占比只有35%。畜牧業相對發達的國家,肉、蛋、奶人均攝入量是我國的2~3倍,因此,必須加大我國畜牧業發展的力度。當前我國糧食生產行業不斷發展,畜牧業也得到較快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為農業技術及工業產品的生產與改革等提供支持,滿足國內對畜牧業發展的需求。
1發展畜牧業的重要性分析
1.1促進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
在進入到新世紀之后三農問題就成為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多次把這一問題寫入每年的紅頭一號文件中。而畜牧業的發展可以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便利與推動作用,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發展奠定作用。同時也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危機。與種植業相比,畜牧業具備投資小、受自然因素影響小等特點。所以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可以為產業結構優化提供積極有效地推動作用,成為經濟發展中新的亮點,讓農村經濟可以得到更好地發展。
1.2有利于農業結構優化
當前各行各業都在極力追求可持續發展,我國農業發展由于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使農業發展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國家制定并大力推行各種措施后,農業已處于供需相對平衡的狀態。這些成果的取得與農業發展結構調整密切相關。畜牧業如果得到比較好的發展,對農業結構的改進起到推動作用,讓三元結構發展的速度得到提升。與此同時,畜牧業的發展還可以使農村剩余產品和剩余勞動力之間的相關轉化關系變得更加明朗,為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產生重要作用。
2畜牧業相關理論研究及作品評價
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有更多地學者關注畜牧業發展的狀態和實踐情況,在充分調研、開展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得到不少研究成果。其中由鄧蓉、閻曉軍、陳躍雪等編著的《畜牧業經濟與發展》選擇2011~2012年的數據,較為詳細地分析了我國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1作品結構構成
《畜牧業經濟與發展》主要是結合實際案例開展分析,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探討分析我國生豬養殖區域發展情況;第二,提出關于生豬生產及穩定豬肉價格的幾點看法;第三,北京市昌平區奶牛產業需求調研報告;第四,山西省清徐縣養豬業生產情況調查;第五,挖掘高校培訓農民工潛力促進畜牧經濟發展的建議;第六,討論我國鄉村休閑農業發展中的豬文化挖掘方法;第七,試論中國農耕文化中的牛文化挖掘方法;第八,淺析中國鄉村羊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第九,“人世”以來我國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第十,我國奶業生產、加工和消費現狀分析;第十一,財政對畜牧業補貼的機理分析;第十二,遼寧省生豬生產發展分析;第十三,北京市密云縣生豬市場銷售情況調研報告;第十四,河南省鄧州市十林鎮豬肉消費調查報告;第十五,解讀有關豬肉漲價原因的不同觀點;第十六,淺析畜牧業結構調整對解決“三農”問題的作用;第十七,論畜產品貿易縮減對高校培訓農民工的啟示;第十八,基于循環經濟條件下的我國畜牧業經濟發展探討;第十九,豬肉價格上漲原因探討;第二十,中國肉牛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整本書中包含20章節,涉及具體調查報告和實際案例的內容占比較多,這些具體數據和案例讓書中相關結論變得更具說服力。
2.2作者主要觀點
第一,畜牧業是人類和大自然交換物質所形成的產業,也是人們在生存活動和生產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之一。人類食物中,動物性食物包含的蛋白質較高,畜產品是主要的食用產品。所以,畜牧業的發展不僅與一個國家的食品安全息息相關,也會對社會和諧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曾經就發生了一些與畜產品相關的不良事件,如“紅心鴨蛋”“三聚氰胺奶粉”“蘇丹紅”等事件,這些與畜產品相關的不良事件導致人們曾對畜產品消費信心不斷動搖。但畜產品又是人們攝入必須成分的主要來源,必須要確保畜產品的安全,推動畜牧行業的全面發展,完善畜牧行業的管理體制,分析以往出現問題的相關原因,尋找推動畜牧業良好發展的途徑。第二,論述我國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在經歷改革開放政策后,我國畜牧業得到相對穩定的發展,不管是畜牧業的種類還是育種都進入明顯上升階段。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加大了農業、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為畜牧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讓畜牧業可以朝著區域化、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當前我國有大約1億左右的人從事與畜牧相關的崗位。對于一些畜牧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畜牧業在農民總收入結構中占據比較大的比例,可以達到40%以上。我國畜牧業對城鄉食品價格的穩定也起到比較好的保障作用。有的地區畜牧業已成為當地農村經濟增長的關鍵產業,成為農民收入水平不斷增加的關鍵,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畜牧業品牌,為我國現代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在取得成效的同時,很顯然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生產方式依然粗放。雖然我國當前畜牧業的發展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但在畜牧業具體發展中采用的仍然是粗放式生產方式。尤其是對那些規模較小的養殖戶,他們在養殖過程中很少按照標準流程來生產,建設廠址也有很大的隨意性。生產中環境比較差,沒有把人和牲畜完全隔離開,不僅加大牲畜防疫難度,也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另外沒有采取科學化的方式處理牲畜糞便,污染養殖場周圍的環境。(2)養殖與生產中未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或者使用了先進的技術,但應用的比較少。導致我國畜牧業科技化發展進程比較緩慢,無法精準預防動物可能出現的疫情,也無法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應對。對禽類育種技術優化和改良產生不良影響。加之缺少專業素質過硬的養殖人員,影響畜牧產品的質量。第三,畜牧業經濟發展和轉型。新時期畜牧業發展面臨著新的環境和需求,需要對現有畜牧業結構進行調整與轉型,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1)建設產業優勢聚集區。當前我國交通設施越來越完善,推動畜牧業的發展,導致畜牧業的發展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如對環境潛力比較大,人口壓力較小的地區可以建立畜牧業產業優勢集聚區,形成較高的生豬養殖規模化優勢,充分發揮畜牧企業帶頭作用,讓畜牧業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可以促使畜牧業實現一條龍發展,融合生產、供應和銷售。同時還可以建立牛養殖基地,完善相應的屠宰工業體系,實現深加工。也可以發展養殖奶牛行業,優化、改良現有的奶牛品種,以更加科學化的方式養殖,逐漸引入乳制品加工行業,改善奶牛養殖的傳統發展現狀。(2)加大飼料行業發展力度。不僅需要加大畜牧業的發展力度,還需要不斷完善飼料行業。需要各地政府部門建設與完善加工飼料的研發基地,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充足且高質量的飼料。為了讓飼料行業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拓展飼料原材料(如小麥)的種植范圍,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讓飼料行業可以實現安全、優質的生產。建立起完善的畜牧業物流中心,不斷提升畜牧業產品的運輸效率,進一步推廣、發揚畜牧業產品。(3)建設防疫體系與畜禽良種繁育。在畜牧業發展中需要結合保種和利用,引種和育種結合的基本原則。外來品種需要加快本地化發展進程,地方品種加快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雜交品種需要進一步改良。對于品種資源必須要加大保護力度,優質品種要建立起完善的資源庫,構建其生產配套、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的育種體系。重大動物疫情需要加大預警和預報、預防控制制度,完善追溯管理制度,應急預警制度,提高依法監管水平,構建和現代畜牧業發展相適應的層次分明、配套且功能完善、高效的動物防疫體系,使動物的防疫工作變得更加具有現代化特點,更規范和科學。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畜牧經濟得到新的發展,也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畜牧經濟在我國經濟體系中起到的作用愈加重要,但當前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最關鍵的方法是實現畜牧業結構轉型,可以構建起優勢產業聚集區,發展飼料行業及優化防疫體系和畜禽良種繁育體系,推動畜牧行業更好發展。在《畜牧業經濟與發展》本書中采用理論與實際數據、案例結合的方式,可以更加生動地呈現出畜牧業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可以作為了解畜牧業行業發展情況的參考資料。
作者:魏禹堯 單位:中共赤峰市委黨校